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发现1.3亿多年前的剑龙类皮肤化石

(化石网cnfossil.com)据新华社(记者 曹国厂、杜一方):记者9月7日从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恐龙化石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漫长的挖掘修复工作,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发现的两例1.3亿多年前的植食性恐龙化石揭开神秘面纱:一例属于较为原始的角龙类,填补了角龙类恐龙演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一例属于剑龙类,其骨骼、皮肤化石保存完整程度近100%。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发现1.3亿多年前的剑龙类皮肤化石

图为极为罕见的恐龙皮肤化石。新华社记者曹国厂 摄

据了解,2017年,化石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了部分裸露的恐龙化石骨骼,为避免次生破坏,经自然资源部批准,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修复。

记者在丰宁化石保护研究中心看到,长约5米的剑龙类恐龙化石保存近乎完整,尾部有四根骨刺,辨识度极高。其骨骼化石四周散布着大面积完整的皮肤化石,似鳞片状排列的纹路十分清晰。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发现1.3亿多年前的剑龙类皮肤化石

图为此次发现的剑龙类恐龙化石。新华社记者曹国厂 摄

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副教授郭颖说,该剑龙类恐龙皮肤化石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极为罕见,保守估计面积约为3平方米,对认识剑龙类恐龙乃至所有恐龙的体表特征、生理机能以及早白垩纪时期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例恐龙皮肤化石珍稀无比,是因为恐龙的骨骼和牙齿等硬体部分相对容易形成化石,目前保存下来的这种恐龙皮肤化石可谓凤毛麟角。”郭颖说。

另一例恐龙化石的保存完整程度同样令人惊叹,其属于较原始的角龙类,为恐龙新属种,头部出现微弱的颈盾,后肢明显长于前肢。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发现1.3亿多年前的剑龙类皮肤化石

图为此次发现的角龙类恐龙化石。(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张福成介绍,一般认为角龙类恐龙演化由原始到成熟过程中,头上逐渐出现大型的角等头饰,本次发现的角龙类恐龙化石是填补角龙类恐龙进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目前恐龙化石修复项目已经完成化石前期主体修复工作,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后期,项目将进入化石周边修复、科学研究和模型及复原图制作等工作阶段。

河北省近年来相继完成了全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登记和数据库建设,开展了丰宁、滦平、宣化等地古生物化石调查、评价和抢救性挖掘及修复工作。

相关:出土完整剑龙化石和约3平米皮肤印痕!关于恐龙化石,这里有重大发现

(化石网cnfossil.com)据新华社:如果说恐龙是我们对生灵驰骋大地的想象,那化石就是时间长河中翻滚起伏的波浪。

日前,历经5年多时间的发掘修复,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两例恐龙化石被揭开了神秘面纱。

长约5米的剑龙类恐龙化石和长约1米的角龙类恐龙化石

这两只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35至1.31亿年,其中,剑龙类恐龙化石保存近乎完整。

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副教授郭颖说,在丰宁发现剑龙类恐龙化石,证实了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核心区域内依然有剑龙类活动的痕迹,这为研究剑龙类恐龙的演化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提供了化石依据。

更为罕见的是,剑龙骨骼化石四周散布着完整的皮肤化石似鳞片状排列的纹路十分清晰,类似于现在的蛇或者蜥蜴,其鳞片状印痕保存完整程度,超过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所有恐龙皮肤化石,保守估计面积约为3平方米,堪称世界恐龙皮肤印痕化石之最。

因恐龙的骨骼和牙齿等硬体部分相对容易形成化石,目前保存下来的这种恐龙皮肤化石可谓凤毛麟角,这对认识恐龙体表特征、生理机能和复原恐龙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例恐龙化石的保存完整程度同样令人侧目,该角龙类恐龙生存于1.35亿年前,它的发现,不仅为早期的角龙类恐龙的演化研究提供更多的新证据,也再次证实了新角龙类恐龙可能起源于东亚。

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张福成说,从侏罗纪原始的角龙“隐龙”到白垩纪著名的三角龙,演化过程中头上逐渐出现大型的角等头饰,这具丰宁出土的角龙是填补角龙类恐龙进化发展链条的重要一环,该标本近乎完整保存的骨骼,将为进一步厘清原始的角龙类恐龙演化路径提供最新证据。

作为世界知名的古生物产地,丰宁热河生物群古生物较其他产地更加原始,分布集中、保存完好,种类繁多的趋势也较明显,这些保存精美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地区的古生物种类多样性,对探索热河生物群的演化历史、追根溯源早白垩世陆地生态系统的面貌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中国是中生代陆相古生物资源最富饶的国家之一,海陆沉浮、气候变迁、物种兴衰在地球上曾轮番上演,不知还有多少秘密穿越时空的洗礼,等待与我们相遇。

相关:两具完整“热河生物群”恐龙化石修复完成

(化石网cnfossil.com)据《光明日报》(记者 陈元秋 耿建扩 通讯员 朱鹏涛):7日,记者从河北省自然资源厅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地化石保护工作人员近年来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相继发现的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目前已修复完成。其中一只为新属种,属于较为原始的角龙类,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是填补角龙类恐龙进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另一只属于剑龙类,骨骼、皮肤印痕保存近100%,保存面积大,且较为完整。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处长刘彩欣介绍,2017年11月,丰宁县原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在当地四岔口乡芥菜沟巡查时,发现了暴露地表的大型动物骨骼2块,初步认定为恐龙腿骨。他们对附近地表进一步清理时,发现4~5块大小不等、不能确定部位的恐龙骨骼及疑似小块尾椎骨化石,即本次发布的较为原始的角龙类恐龙化石。2018年6月,丰宁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四岔口乡尖长沟巡查时,发现了一块长度约1米的大型动物化石,初步判断为恐龙肋骨。经进一步清理后,他们发现了尾椎、前肢等完整的恐龙化石躯体,即本次发布的剑龙类恐龙化石。为避免次生破坏发生,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相关单位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修复。

本次发现的角龙类恐龙化石体长约1米,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化石修复团队负责人、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张福成介绍,一般认为角龙类恐龙演化由原始到成熟过程中,头上逐渐出现大型角等头饰,行走方式也从两足转向四足。芥菜沟发现的角龙类恐龙出自约1.3亿年前的地层,已有微弱的头饰结构,似处于这一转变的中间位置,这是填补角龙类恐龙进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该标本近乎完整保存的骨骼,也将对原始的角龙类恐龙演化研究提供更多新的证据。

本次发现的剑龙类恐龙化石全身骨骼完整、清晰可辨,体长约5米,比河北省内以往发现的其他恐龙都要大得多。张福成介绍,这也是首次在河北及热河生物群核心区域内发现剑龙类恐龙化石,说明早白垩世时期中国北方依然有剑龙类恐龙活动。该剑龙类恐龙保存有完整的皮肤印痕,其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堪称世界恐龙皮肤印痕化石之最,对于认识剑龙类恐龙乃至所有恐龙的体表特征、生理机能以及早白垩世时期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对它的修复工作对于揭示剑龙形态特点、时空分布、骨板的作用,以及剑龙灭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据了解,目前这两具恐龙化石修复项目已经完成,后续化石发掘修复团队将根据化石标本,制作等比例的3D复原模型,并开展相关科研和科普工作。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明才介绍,针对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工作,近年来他们相继完成全省古生物化石保护规划、重点古生物化石登记和数据库建设,开展了丰宁、滦平、宣化等古生物化石调查、评价和抢救性挖掘及修复工作。

相关:河北首次发现两具完整“热河生物群”恐龙化石

(化石网cnfossil.com)据中新社石家庄9月7日电 (赵丹媚 张帆 朱鹏涛):河北省自然资源厅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一只为新属种,属于较为原始的角龙类;一只属于剑龙类,骨骼、皮肤印痕保存近100%,其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堪称世界之最。

此次发现的两具恐龙化石,是化石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部分裸露的化石骨骼,为避免次生破坏,经中国自然资源部批准,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修复。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王明才介绍说,此次发现的角龙类恐龙化石,属于较原始的角龙类,体长约1米,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一般认为角龙类恐龙演化由原始到成熟过程中,头上逐渐出现大型角等头饰,行走方式也从两足转向四足。此次发现的角龙类恐龙化石出自约1.3亿年前的地层,已有微弱的头饰结构,似处于这一转变的中间位置,是填补角龙类恐龙进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

王明才说,剑龙类恐龙化石是首次在河北及“热河生物群”核心区域内发现,说明1亿多年前的早白垩世时期中国北方依然有剑龙类恐龙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剑龙类恐龙化石保存有完整的皮肤印痕,其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堪称世界恐龙皮肤印痕化石之最,对于认识剑龙类恐龙乃至所有恐龙的体表特征、生理机能以及早白垩世时期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恐龙化石修复已经完成,后续化石发掘修复团队将根据化石标本,制作等比例的3D复原模型,设计开发文创产品,并开展相关科研、科普工作。

相关:世界罕见!1.3亿年前恐龙化石被发现,皮肤印痕保存完整

(化石网cnfossil.com)据央视新闻客户端:9月7日,记者从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一只为新属种,属于较为原始的角龙类,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是填补角龙类恐龙演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一只属于剑龙类,骨骼、皮肤印痕保存近100%,其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世界罕见。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两具恐龙,是化石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部分裸露的化石骨骼,为避免次生破坏,经自然资源部批准,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修复。

其中,角龙类恐龙为较原始的角龙类,体长约1米,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张福成教授介绍,一般认为角龙类恐龙演化由原始到成熟过程中,头上逐渐出现大型角等头饰,行走方式也从两足转向四足。出自早白垩世地层,两足行走、具有微弱的头饰结构,恰好处于这一转变的中间位置,是填补角龙类恐龙演化发展“断链”的重要一环。

剑龙类恐龙化石全身骨骼完整、清晰可辨,是“热河生物群”以及河北省境内首次发现剑龙类恐龙,体长约5米,比河北省内以往发现的其他恐龙都要大得多;也是首次在河北及“热河生物群”核心区域内发现,说明早白垩世时期中国北方依然有剑龙类恐龙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该剑龙类恐龙保存有完整的皮肤印痕,其保存面积和完整程度世界罕见,对于认识剑龙类恐龙乃至所有恐龙的体表特征、生理机能以及早白垩世时期地理环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对它的修复工作对于揭示剑龙形态特点、时空分布、骨板的作用,以及剑龙灭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科学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河北承德恐龙化石修复项目已经完成,后续化石发掘修复团队将根据化石标本,制作等比例的3D复原模型,并开展相关科研、科普工作。

相关:皮肤印痕保存完整!河北修复完成两具1.3亿多年前的植食性恐龙化石

(化石网cnfossil.com)据人民网石家庄9月7日电(记者方童):9月7日下午,从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的河北省热河生物群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修复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发现的两具1.3亿多年前的植食性恐龙化石已修复完成,一条为恐龙新属种,属于较为原始的角龙类;另一条属于剑龙类,骨骼、皮肤印痕保存近100%。

“此次发现的两具恐龙,是化石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部分裸露的化石骨骼,为避免次生破坏,经自然资源部批准,进行了抢救性挖掘修复。”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明才介绍,两具恐龙一条为角龙类恐龙化石,体长约1米,全身骨骼保存近乎完整,两足行走、具有微弱的头饰结构,是角龙类恐龙由原始到成熟进化发展过程“断链”的重要一环;另一条为剑龙类恐龙化石,长约5米,全身骨骼完整、清晰可辨,这是热河生物群以及河北省境内首次发现剑龙类恐龙。一般认为剑龙家族的全盛时期为比白垩纪更早的晚侏罗世,这条剑龙类恐龙的发现首次证实了在更晚的时代热河生物群核心区域内依然有剑龙类活动,为研究剑龙类恐龙的演化过程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提供了化石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剑龙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