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研究发现云南澄江可能是现代生物发源地

两位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马晓娅博士和祁昌实博士在打钻地合影

两位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马晓娅博士和祁昌实博士在打钻地合影

(化石网报道)据扬子晚报:中国专家牵头的一个团队近日在《自然·通讯》杂志发表一篇论文,指出很多现存生物物种可能源自中国云南澄江的一个浅水三角洲。

这篇论文题为“澄江生物群栖息于三角洲环境”,是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马晓娅团队十年磨一剑的成果,研究的是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生活环境。

大约在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地球上突然出现生命大爆发,很多新奇物种好像从无到的一般大批出现。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澄江生物群有5.18亿年历史,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早的地区。1984年7月,古生物学专家侯先光在澄江发现古生物化石群,其化石之精美、门类之众多,为世界古生物之最。

马晓娅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物种特别丰富,现在已经发现了250多个物种,涵盖了将近18个动物门。从最基础的藻类到海绵、刺细胞动物、腕足类动物、形态丰富的节肢动物和各种各样的蠕虫,它们的祖先在那里都能找到,结构形态和今天的生物已经差不多,可以连接进化桥梁的很多信息。人们现在熟悉的动物基本上都是两侧对称的,它们在澄江古生物化石群中已经出现,包括最早的鱼、最早的脊椎动物等等。

寒武纪的大陆板块和现在很不一样,澄江当时处在一个小板块的边缘,距离赤道不是很远,靠近大海。为什么寒武纪在澄江出现生命快速进化事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论。

马晓娅团队从2013年开始打钻,从约有400米深的地下打出岩芯,研究古生物的生活环境和化石的沉积环境,判断出澄江古生物化石群处在一个三角洲前缘的浅海环境,淡水河流在这里汇入大海,淡水和咸水交汇,营养比较丰富,有助于生物的繁盛发展。

马晓娅说,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不稳定的,比如遇到暴雨或者山洪爆发,淡水就会突然大量注入,盐的浓度不太稳定,可能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而且带来大量的泥沙沉积,把一些生物掩埋起来,从浅海冲刷进深海环境,形成化石。

这项新研究推翻了先前的一些结论。此前有研究认为,类似澄江生物群的古生物应在更深的水域、更稳定的海洋环境中生活。而马晓娅团队发现,当时海水的氧含量总体比现在低,只有表层海水氧高一些,深海是厌氧环境,这也有助于大量化石的保存。

马晓娅的团队成员来自云南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中国科学院、瑞士洛桑大学和英国莱斯特大学,该论文是一个国际合作成果,为深入理解寒武纪早期以两侧对称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物群落的繁盛的原因及其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提供了新的思路。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