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琥珀中发现1亿年前昆虫结构色:这是恐龙见过的颜色

缅甸琥珀中发现1亿年前昆虫结构色:这是恐龙见过的颜色

缅甸琥珀中发现1亿年前昆虫结构色:这是恐龙见过的颜色

缅甸琥珀中发现1亿年前昆虫结构色:这是恐龙见过的颜色

缅甸琥珀中发现1亿年前昆虫结构色:这是恐龙见过的颜色

(化石网报道)据北青报(北京头条记者 屈畅):“这些带有金属色泽的颜色,是我们首次用肉眼看到大约1亿年前恐龙看到过的颜色。”6日上午,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蔡晨阳,其所带领的团队在距今约1亿年的35枚琥珀中发现了保存较为完好的昆虫结构色,这些颜色经过了1亿年,仍旧呈现出闪亮的金属光泽。蔡晨阳介绍,这些颜色多接近绿色和蓝色,是早期昆虫适应自然的保护色。据介绍,此类颜色是由昆虫体内的多层反射膜通过物理方式形成的,与今天金龟子等甲虫身上的颜色原理一致。“今后我们有可能在琥珀中发现更多古生物的痕迹,比如从蚊子中找到古生物的血液等。”

受现代昆虫颜色成因启发 古生物学家探索琥珀中的色彩

“这个琥珀中的青蜂,身上有着闪闪发亮的色泽,但它生活的时候距离我们已经有大约1亿年了,这种肉眼可见的颜色保存非常完好,当时这种青蜂和恐龙在一起生活,可以说,我们看到的这个颜色,就是当年恐龙见过的颜色。”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蔡晨阳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蔡晨阳和该研究所研究员泮燕红一起带领研究团队,从距今约1亿年的缅甸琥珀中发现了大量具有金属色彩的昆虫,“这是我们首次可以通过肉眼看到和恐龙同一时代的昆虫的颜色。”近日,该成果在线发表于英国知名学术刊物上。

蔡晨阳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中国古生物学家从2013年开始逐步探索在缅甸琥珀中寻找古生物的痕迹,至今已收获颇丰,但对昆虫颜色的研究尚有很大的空白。“2014年我在美国交流期间,偶然看到了同事桌子上摆着很多标本,比如蝴蝶、甲虫等,标签上标注着昆虫身上呈现颜色的原理,这也是我首次注意到昆虫颜色的问题。”

蔡晨阳介绍,除了依靠色素这种化学手段为自己涂上各种色彩,昆虫还会利用纳米级的鳞片、多层反射膜等物理方式来展现出绚烂的色彩。“比如蝴蝶身上美丽的颜色,就是由非常细小的鳞片通过一种叫‘衍射光栅’的方式,将光衍射形成的。再比如金龟子身上也有很炫目的色彩,这种色彩来源于昆虫的多层反射膜,这种纳米级的结构同样可以创造出夺目的色彩。”

此外,蔡晨阳注意到,由于是利用物理方法创造色彩,蝴蝶、金龟子等的昆虫标本可以长期保存,而不会褪色。“当时我就开始思考,这种产生颜色的结构在琥珀中是不是会保存得更久?”

4万枚琥珀中找到35枚“有色”标本 多接近蓝色、绿色

回国后,蔡晨阳和团队开始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收藏的约4万件缅甸琥珀标本,最终从中挑选出35件保存着完好昆虫结构色的琥珀。“这个过程花了大约2、3年的时间,为了看清琥珀里面昆虫的颜色,我把琥珀放在一个黑色底的显微镜下,用强光去照射,来辨认它的颜色,虽然不会晃到眼睛,但是看久了确实会比较晕。”

在观察中,蔡晨阳和团队发现,这些1亿年前的昆虫全身或是部分身体结构呈现出强烈的具金属光泽的绿色、蓝色、蓝绿色、黄绿色或蓝紫色。“之所以多接近蓝色、绿色,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昆虫身处森林环境,这些色彩是它们避免被天敌发现的保护色。”此外,蔡晨阳和团队通过将琥珀中的昆虫与它们在现代的“亲戚”对比研究,发现琥珀中的昆虫和它们对应的“亲戚”同样有类似的带有金属光泽的颜色。因此这一发现直接证明了当时昆虫的结构色是可以保存下来的。

虽然找出了适合研究的琥珀,但要想利用仪器对这些昆虫产生颜色的身体结构进行分析,就要将琥珀切成相当薄的切片,“我们平时做此类研究都是用新鲜的生物,对琥珀做切片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好在在专业的同伴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蔡晨阳介绍,切片用的切割器材只有50纳米厚,相当于1毫米的2万分之一,而切割的操作需要纯手工完成。

通过对一枚琥珀青蜂标本的超微分析,蔡晨阳和团队确认,这些艳丽的颜色是由类似现代金龟子的多层反射膜产生的。“今天我们看到的颜色,至少在一亿年前已经诞生于地球之上了。”

用肉眼看到恐龙看过的颜色 未来有望于琥珀中发现更多古生物痕迹

“以往我们重建恐龙时代的复原图,除了依靠想象,就是依靠部分恐龙羽毛化石的结构,通过和现代鸽子等鸟类的羽毛结构对比,来寻找最可能的颜色。然而此次发现的琥珀中昆虫的结构色,是我们第一次用肉眼可见的方式看到恐龙们曾经看到过的颜色。”蔡晨阳表示。

“有一枚琥珀,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蔡晨阳说,在这枚琥珀中,分别有两只1亿年前的蜂和蚂蚁,“这两种动物同属于膜翅目,也算是亲戚,但蜂身上有明显的金属光泽结构色,蚂蚁身上是普通的棕色,一亿年前的两种动物以两种颜色出现在同一块琥珀中,让我着实惊喜。”

蔡晨阳表示,由于产生这些颜色的结构为纳米级,很容易在琥珀形成的过程中被地质活动等原因损坏掉,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仍有不少结构完好地保存至今。“此前就有人发现,古生物的蛋白质也可能通过琥珀保存到现在,未来我们也许能够从琥珀中找到更多古生物的痕迹,比如在蚊子里找到古生物的血液等。”不过蔡晨阳表示,由于DNA的半衰期只有500年左右,像电影《侏罗纪公园》那样利用DNA复活古生物是肯定不可能的了。

相关报道:中英古生物学家揭秘1亿年前昆虫真实色彩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南京7月6日电(王珏玢):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英古生物学者在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一批保存有1亿年前彩色昆虫的琥珀化石。这些昆虫具有强烈的金属光泽,呈现出绿色、蓝色、黄绿色等色彩,为了解远古生物的真实样貌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悉,此次研究的化石共35枚,产自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其中的远古昆虫涉及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中的多种类型。从外观上看,它们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结构具有强烈的金属光泽,呈现出绿色、蓝色、蓝绿色、黄绿色或蓝紫色等多种色彩。

结合显微镜观测及与现代同类昆虫比对,研究团队发现,这些金属色泽来自昆虫自身结构。对其中一枚青蜂标本的超微分析显示,其呈现出的蓝绿色色彩源于多层重复出现的纳米级结构。这些微小的结构形成多层反射膜,与自然光作用,呈现出金属般的光泽。

“色彩斑斓的各种生物,让我们的自然界绚丽多姿。可惜的是,以往发现的化石里,很少能保存有生物的色彩。此次发现,让远古世界增添了更多细节。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后人类也许能还原出一个更加真实的彩色远古世界。”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蔡晨阳说。

相关研究成果于7月初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琥珀 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