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冲锋衣的让氏昭通鱼

身披冲锋衣的让氏昭通鱼

让氏昭通鱼生态复原图。杨定华绘

身披冲锋衣的让氏昭通鱼

让氏昭通鱼头甲复原图(左背视,右腹视,史爱娟绘)

身披冲锋衣的让氏昭通鱼

让氏昭通鱼(左)和残缺角鱼(右)化石照片。盖志琨 摄

身披冲锋衣的让氏昭通鱼

法国古生物学家菲利普·让维埃。盖志琨 摄

(神秘的地球uux.cn)据曲靖日报(韩婉璐 盖志琨):1991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早期脊椎动物课题组赴云南昭通采集化石,在昭通市东北约10公里的箐门附近下泥盆统坡松冲组中发现了许多早期脊椎动物化石,其中有一件像身披冲锋衣的盔甲鱼化石特别惹眼。1994年, 王俊卿、朱敏在古脊椎动物学报上正式将此鱼命名为让氏昭通鱼,属名指示了化石发现地为云南省昭通市,而种名则献给了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菲利普·让维埃。

让氏昭通鱼的头甲像极了一件挂起来的冲锋衣,圆钝的吻缘和横置椭圆形的中背孔,组成了冲锋衣的帽子;相对于其他有角的鱼而言,让氏昭通鱼的角位置要更靠前一些,基部始于眶孔后,眶孔较大且侧位,由于眶孔的位置下陷,呈深缺刻状,这就使得眶孔和角的基部处像极了衣肩部分;角作侧后掠的翼状,沿角内缘具一行锯齿状小刺,且与头甲后侧缘间形成一组深的腋窝,两个翼状的角便组成了衣服两侧的衣袖,至于角内缘的小刺,就姑且看作袖子上带的线头;而由前向后略收窄,后缘近于截形的头甲后缘,便构成了冲锋衣的主体部分,请大家注意小细节,这冲锋衣的下摆还是收身的。头甲腹面两侧紧密排列的鳃囊,又很像冲锋衣两侧的拉链, 拉链的每一个锯齿都清晰可见。这样对照冲锋衣的构造,是不是就很容易大致辨认出让氏昭通鱼头甲中各个部位的名称了呢?

让氏昭通鱼头甲腹面至少具有31对鳃囊,鳃囊排列紧密。据此王俊卿、朱敏为让氏昭通鱼建立了盔甲鱼亚纲的一个新科——昭通鱼科,可能代表了多鳃鱼目向华南鱼目演化的一个中间过渡类群。在广西横县六景霞义岭那高岭底部灰绿色砂岩层中发现的角箭甲鱼很可能属于该科。角箭甲鱼,跟让氏昭通鱼一样具有一对侧向延伸的角,相对位置也与让氏昭通鱼相同。但两者中背孔的形状差别很大,箭甲鱼的中背孔为圆形,昭通鱼为横置椭圆形,除此之外,还由于不清楚箭甲鱼属的鳃囊数目,而鳃囊数目又是新科的一个重要鉴定特征,因此仅将箭甲鱼属作为昭通鱼科的一个可能成员,二者的“亲戚关系”也只能暂时止步于此了。

尽管昭通鱼科“鱼丁稀少”,但最近新疆的塔里木盆地的志留系可能发现了它的一个远亲。产于新疆柯坪克兹尔塔格组盔甲鱼类残缺角鱼,从角的形态、伸出位置判断,它与昭通鱼科的昭通鱼最为接近,也是角前位、头甲角后区长,两个属种在保存相同部位的两块标本中,均保存了同样的两条侧横管。另外,两者的纹饰也较为相似,均为细小的粒状瘤点。当然,两者仍然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昭通鱼的角内缘饰以齿状小刺,并且其角的内缘与头甲后侧缘的夹角为55°至65°,而残缺角鱼则为80°。因此,残缺角鱼很可能是昭通鱼科的一个新成员,如果这一假说将来能被新的化石材料证实的话,我们可以根据残缺角鱼的时代大胆推测:昭通鱼科很有可能在志留纪早期就已经分化出来了。

背景知识

法国古生物学家菲利普·让维埃

看到“让氏”,想必大家应该已经猜到这是以一位姓“让”的科学家来命名的。正如大家所料,确实如此。那么这位“让氏”是谁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菲利普·让维埃——世界著名的古生物学家之一,专门从事古生代早期脊椎动物研究。1948年出生于法国希农。他写了许多有关古生代脊椎动物的书籍和科学论文,其中就包括同行奉为 “圣经”的《早期脊椎动物》一书。他也为“生命之树”系统发育项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菲利普目前在法国巴黎国家历史博物馆工作,他还是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名誉研究员。

让氏昭通鱼(Zhaotongaspis janvieri

分类位置:盔甲鱼亚纲—昭通鱼科—昭通鱼属

化石产地:云南昭通市昭阳区北闸镇箐门村

层位与时代:坡松冲组,早泥盆世布拉格期

命名人与命名年代:王俊卿、朱敏,1994年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鱼类 昭通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