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湖北大学国宝级化石木之来龙去脉

探寻湖北大学国宝级化石木之来龙去脉

随着湖北大学校庆期间化石木在校博物馆的全球首次公开展出,“新洲之根”成为热议话题。“之所以被誉为‘新洲之根’,是因为它们最先由我校教授齐国凡于1984年在新洲发现。”校博物馆馆长熊劲峰说。

1984年,该校地理系教授齐国凡受武汉市政府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主持论证武汉地区的地壳稳定性。在新洲阳逻北部丘陵地带进行地质勘查期间,他偶然在半边山采集了一颗重逾300公斤、长2.56米的化石木。他如获至宝,迅速将其运回学校实验室并认真分析。1985年10月,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湖北省地质矿产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11人聚集我校,对化石木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严格鉴定。经过多次取证,1987年该化石最终被确定为最高级的被子植物樟科木材。“这是国内首次发现如此完整大型的被子植物化石木,被命名为‘武汉樟形化石木’(新种)。”齐国凡回忆说。

伴随着樟科化石木的发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数十家大型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齐国凡回忆,有一天他走在校园,突然迎面走来一个人打听“您知道齐国凡住哪吗?”经询问得知,此人正是阳逻电厂的负责人,他在新闻上得知阳逻地区存在化石群,便主动提出给予资金帮助。随后,在武汉市政府和阳逻电厂的系列资助下,齐国凡与我校地理系徐瑞瑚等教师组成“阳逻地区被子植物化石群研究”专家组,专门到新洲采集化石。“丑石成了宝物!”看到大量专家聚集新洲,当地农名乐开了花,他们纷纷献出或帮忙采集“丑石”,根据石头大小材质、完整性等,以几百元不等的价格卖给齐国凡。

经过长达20年的努力,齐国凡采集了20多种、13个科目的600余块(棵)化石木,总重达数十吨。他先后将大部分珍贵的化石标本捐献给资源环境学院化石木陈列馆(2006年)和武汉市科技馆,供人们参观和研究。

在对化石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齐国凡项目组先后在《植物学报》、《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大会专辑》、《古生物学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填补了我国新生代被子植物化石木群的空白,丰富了世界植物研究资料。这些化石木的年代在距今250万至2000万年前,包括了20多种古植物,如海南红豆、秋枫等,全部属于热带和亚热带树种,因此推断,当时的武汉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比现在炎热、湿润得多。

齐国凡等人撰写的《中国武汉被子植物化石木群》著作,由贾兰坡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签发,中国科学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2006年,中国气象局又对《中国武汉被子植物化石木群与古气候》进行专题拍摄,并将其搬上银幕。

这些研究成果被誉为是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果。其发表的论文,有的被俄国《古生物学报》等刊物转载,有的被美国权威性只读光盘(CD--ROM)数据库BA《生物文摘》摘录收藏。著名古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仁教授,德国古植物学家斯威彻教授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库柏教授等百余名国内外学者先后来到湖大参观、交流。

湖北大学80周年校庆期间,一部分化石木被运至校博物馆展览,据博物馆副馆长鲁双清介绍,这些化石木的内部结构保存完好,有的树型完整,纹理、年轮、树节都很清晰,远看是木,近看是石,是一项重要的文化载体,博物馆将通过日后展览给人以启示,实现其科普教育。另一部分化石木则存放在资环学院化石木陈列馆,资环学院院长李兆华教授介绍,学院将采取“保护为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这批宝物。


长江网(通讯员 湖北大学 叶文波、周远)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