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化石修复师:“唤醒”沉睡亿万年的生命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化石修复师:“唤醒”沉睡亿万年的生命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化石修复师:“唤醒”沉睡亿万年的生命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化石修复师:“唤醒”沉睡亿万年的生命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化石修复师:“唤醒”沉睡亿万年的生命

(化石网报道)据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田野):来到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负一楼,还未看到化石修复区,就听见了气动笔发出的“哧哧”声。往里走,右拐,一间明亮的玻璃房映入眼帘。几位化石修复师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化石修复。修复室后方置物架上,是一块块化石,以贵州龙为主,还有海百合、三叶虫等小型化石。这些尚未修复的化石大多呈石板状,骨骼或具体形态被岩灰填充,静待化石修复师将它们从长达亿万年的沉睡状态中“唤醒”。

静坐十几个小时,是工作常态

迎接记者的是一位年轻的修复师,他叫李周强,也是馆内的地质科研人员,接触化石修复虽然只有短短几年,但已参与修复过各类化石,修复经验丰富。

此刻,他端坐在修复台前,手握气动笔,专注地通过显微镜小心翼翼清理化石围岩。这是一项极为精细的工作,修复师必须全神贯注,通过显微镜掌握工作进度。化石修复需要专注和耐心,在修复室静坐十几个小时,是修复师的工作常态。

“每半小时或一小时左右,我们就会休息一下,闭目养神、缓解疲劳。”李周强告诉记者,他们在修复化石时必须全神贯注,因为“一不留神化石就可能被损坏,导致无法修复,所以我们不能出现一点儿差错”。

对很多人来说,化石修复是一件异常枯燥的工作。李周强在刚开始接触化石修复时,常常几个小时都下不了“笔”,第一块化石(直径约25厘米)就修复了足足一个月。“我刚开始学习化石修复的时候,是从简单的三叶虫化石开始练手的。初期主要练习使用手动工具,学习感受修复的深浅,熟悉力度。”李周强告诉记者。

现在,李周强每天和化石打交道,他逐渐领悟到这份工作的乐趣:手中的化石是亿万年前的生命,经过“我的双手”被世人重新看见,这种感觉很奇妙。“我们展馆内所有化石都是由研究人员修复而成,包括兴义的临时修复中心,那里的很多老师傅都有二、三十年的修复经验,经他们手工修复出来的成品,化石呈现效果更加清晰。”

李周强还说,化石修复以科学性为第一要义,修复前必须先了解古生物特征,根据种类进行修复,不能有任何多余的发挥。“化石本身就有形状,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还原化石本身,从骨骼到生物特征。有时候遇到结构复杂的化石或是新的物种,修复时间还会更久。”

“最大海百合”背后的故事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化石修复工作分别在兴义和贵阳两地开展,现有修复师25人,馆内现存化石标本3000件左右,主要来自关岭、兴义、盘州等地,除了供游客观赏外,也会提供给科研机构。其中,序厅展出的巨型海百合是目前全国自然产出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百合化石——面积106平方米,重25吨。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科技研究部负责人刘传远告诉记者:“一开始我们见到这块海百合化石的时候,它被围岩覆盖,又因为地质运动碎成了很多块,我们不清楚围岩下面的具体情况,只能看到疑似有古生物化石。”

这幅巨型海百合化石经过十几位修复专家在兴义临时修复基地对其24小时不间断修复,花费近半年的时间,终于重现众人眼前。

海百合化石运到修复中心之后,因为数量太多,为了避免混淆,工作人员对其根据裂痕进行拼凑,再一块块编号。“当时运来展厅的时候,我们搬运都用了8辆大卡车,还用了最大的展厅来存放这四百多块碎片,先把海百合在地上拼好,再在墙上做好固定标记,最后按编号一块块上墙。从海百合放在地上再到挂在墙上,我们花了近半个月。”刘传远补充说道。

拼好这幅海百合之后,为了更好地呈现效果,工作人员在各裂缝中间用缝隙溶液、粘合剂进行填补。这才有了如今这块惊艳众人的巨型海百合。

说起工作中令人难忘的瞬间,刘传远表示,一些化石存放地比较偏僻,鉴定人员要开车几个小时再徒步几个小时才能到达,还有一些化石临时存放的环境很差,甚至就近放在猪圈、羊圈里。“但负责鉴定的同事看到化石后,都是兴奋得马上趴在化石旁,用袖子简单擦擦周围的灰,就开始工作。初步鉴定结束之后,一个小女生,都没有觉察到自己衣服上已经沾满了灰尘和泥土。”刘传远动容地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贵州的化石修复工作在认知和技术层面目前都已得到了较大提升。大众对化石的认识也逐渐从早期的观赏趣味进入了科普阶段。“沉睡”亿万年的古老化石,正以独特的姿态呈现在现代视野中。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地质博物馆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