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山县苟家山狼叫屲发现的38000年前“武山人”化石

   甘肃省武山县苟家山狼叫屲发现的38000年前“武山人”化石

甘肃省武山县苟家山狼叫屲发现的38000年前“武山人”化石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天水晚报:甘肃省博物馆展厅陈列着一件距今约三万八千年的国家一级文物,这就是被考古界命名为“武山人”的颅骨化石。从化石特征来看,颅骨化石仅有颅盖骨部分,包括额骨和左右顶骨,在额骨鼻突前端附着一小段鼻骨,鼻根部完整,颅骨两侧翼区各附着一块蝶骨大翼的顶端。右侧顶骨的枕缘(人字缝)保存一块缝间骨,从骨壁较厚、额部后倾、眶上缘较圆钝以及额骨眶突粗壮等特征,可判断该颅骨属男性个体。依据颅缝的特征,参照现代人和资阳人颅骨内面与外面颅缝愈合时间与年龄间关系,该颅骨个体的年龄大约为20岁左右。

这个人头骨化石的发现,一直流传着一种掐枝去叶的说法,时日一久,以讹传讹,倒将真相湮灭了,正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近日,笔者去洛门拜访文物界的老前辈臧志军先生,言谈中,获悉了“国宝”发现的曲折经历。

那是1984年的夏天,核工业部502地质勘探队的杨福新等顺渭河进入鸳鸯大林山中寻找镍矿。在苟家山村前的大沟中探寻矿点时,杨福新等二人发现了草丛中掩埋的一块骨化石,仔细一看是人的下颌骨,而且石化程度较好。凭着多年的野外工作经验,二人认定该骨化石年代久远,心想上交社科院将会得到一定的奖励。于是二人带着骨化石到北京古人类研究所鉴定。结果正如当初的推断,那是一个古人类下颌骨化石,该人种与河套人同期,并将标本转交甘肃省博物馆,要求继续进行有关勘探工作。当时省博物馆副馆长谢骏义专门负责并研究旧石器文化。组织上决定由谢骏义负责,对标本出土点的地质地形地貌进行调查。

谢骏义到武山后,由县博物馆臧志军陪同调查。首先确认了地质队人员发现下颌骨的地方不是骨化石形成处,下颌骨化石是从别处流来的。在臧志军的积极配合下,经过多次现场调查,谢骏义完成了有关调查取证和资料整理。

期间,臧志军凭着对文物工作的热爱,以及善于钻研、不畏艰难的精神,多次只身前往大林山,寻找下颌骨化石的出土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地调查走访,终于找到了一个苟家山村的老农,他根据臧志军所聊和先前的发现,来到大沟顶的一个平台上。平台上保存有许多文化遗迹,臧志军根据那些石刀、石斧和陶片等推断,这是一个仰韶文化遗址。如此发现着实让他心中一阵惊喜,再看沟畔裸露的红色砂砾岩,一层层结构分明的地质构造,晚更新世的地理特征,正是形成骨化石的地理环境。这块山坡当地人称“狼叫屲”。后来,老农在狼叫屲发现了一些兽骨。又过了些日子,老农在狼叫屲挖出一个人头骨化石,带到博物馆后,臧志军进行了精心修复,发现人头骨化石的大牙磨损严重,是由于吃粗糙的食物所致,颅内还藏一节颈椎骨。谢骏义要的答案找到了,臧志军的一桩功德圆满了,武山的史前文明向前推进了,古人类研究的又一珍贵实物资料现世了,大家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之中。后来,人头骨化石被国家命名为“武山人”。发现人头骨化石的老人也得到了当时全县最高的奖励300元,不过老人领的不是现金,而是协商好的一幅价值300元的棺木,当时也是挺贵的。此后,臧志军又在狼叫屲发现一个石球和一个尖状器。而今,石球和尖状器保存县博物馆,那具人头骨化石展在省博物馆,它们在不同场所向世人讲述着同一个故事。

1987年,村民苟菊林平整荒地时,在狼叫屲发现了第二具人头骨化石。经过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王亚东博士等人多次到狼叫屲遗址现场查看,确认了两具人头骨化石出土于同一地层。经兰州大学碳14测定绝对年代为距今38000±500年,其体质特征接近广东马坝人,属于晚更新世中期,代表着比山顶洞人更原始的早期蒙古人种类型。狼叫屲遗址是与河套人同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也是甘肃境内发现的有人骨化石的三处旧石器遗址之一,“武山人”证明了陇原大地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域,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相关报道:“武山人”头骨化石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武山电视台宁远纪事:行进在清明的节气,海拔1780米的苟家山黄草萋萋,清冷萧瑟。山色苍茫,群峦叠嶂,苟家山笼罩着一派远古苍老的气息;或许也只有这一望的荒凉和无边的瑟风,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这里便是38000年前的“武山人”生生不息的所在。

苟家山位于武山县鸳鸯镇西南,距县城30公里。这本是黄土高原上千千万万普普通通山塬的一个,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里的乡民过着鸡鸣而耕、日落而栖的平淡生活。然而,公元1984年的这个时间点,竟把武山人的目光冻结,一段凝固了38000年的记忆被重新发掘。

前核工业部某地质队的地质工作者来到苟家山一个叫狼叫屲的地方,就在他们勘测地质土层时,意外的发现了一具抛落在田野的头盖骨化石,凭着多年的地质工作经验和对古生物化石的认识,他们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年代久远的古生物化石。

经过兰州大学的碳14检测鉴定,这是一具有着38000年历史的人类头盖骨化石,经过文物工作者科学细致的勘察研究,认定这具头骨为男子头骨化石,并命名为“武山人”头骨化石。这也是天水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一结果惊动了文物工作者和古生物专家,他们不曾想到,地处渭河上游的武山县竟会有如此久远的人类化石,这对于研究黄河流域人类的发展进化具有重大意义。

就在甘肃省的文物专家对“武山人”头骨化石进行全面研究的同时,时间移到了1987年。有趣的是,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武山县文物工作者在苟家山距前一头骨化石1.2米处又发现了一具女子头骨化石。年代依旧为38000年。

意外发现,给这两具头骨化石笼罩了层层神秘色彩,这两个“武山人”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呢?我们或许可以假设,这一男一女,应该是武山人最早的父亲和母亲。大量的考证表明,甘肃天水及其周边地区是伏羲活动的主要范围,而伏羲活动在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阶段,距今5000年左右。可以这样说,“武山人”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而伏羲部族正是这个文明继承者和发扬广大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武山人”是伏羲的先祖丝毫不为过。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具头盖骨化石就是由武山县博物馆保存的女子头骨化石,这具头骨化石包括完整的顶骨、额骨、颧骨和下颌骨,整个头骨化石的眉骨稍突出,颧骨低于眉骨,上下颌骨略突出,牙齿有些缺失,其中最大宽处13厘米,高21.5厘米,同时还发现有肋骨及打制石器等文物。

武山地处西秦岭北侧,文化遗址非常丰富,勤劳、智慧的先民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远古文化,闻名陇上的石岭下仰韶文化遗址与大地湾文化一脉相承。“武山人”头骨化石的发掘,为黄河流域远古文明提供了新的物证,也为研究渭河流域人类的进化繁衍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如今,我们踩着春天的脚步,漫步在苍苍茫茫的苟家山上,依旧能够感受到皇天后土的厚重,感受到生生不息的繁盛力量,仿佛一段旷古的声音从38000年前的时间隧道悠悠传来,而正是这种向上的活力,才有了羲皇故里的传承,才有了羲里子孙的接力,也正是这久远的声音激励着我们今天的武山人去创造新的辉煌。

相关报道:寻访“武山人”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兰州日报(令陆胤):距今38000年的“武山人”头骨化石属于一级文物,出土于武山鸳鸯镇大林山狼叫屲遗址。该遗址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循着“武山人”的足迹,来到充满神秘色彩和古老气息的苟家山。苟家山是大林山南部紫燕山下一道山梁的称谓,也是大林山中一个村庄的名字。山名与村名到底哪个早?说不清。只知道村里的人以苟姓为主。村名和山名或许都是因苟姓所居而起名的。

冬日的骄阳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挥洒着一年中最后的热情,温暖的阳光漫过一畦畦麦田,跃动在农人期盼的目光中,化成一穗穗沉甸甸的希望,演绎着传承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大林山从名字推想,曾经森林茂密,可惜已找不到昔日林木蔽日的踪迹,只有苟家山村后的紫燕山上,还保留着一片充满生机的树林。苟老说,这座像晨曦中的紫燕一样的山,孕育了这块风水宝地,远古时候这里就有人类生存,在上世纪70年代兴修梯田时,村民发现了好些石器、陶器,有些彩陶造型精巧,纹饰优美,还有玉器等古董。那些彩陶及其纹饰,是先民们用生活的积淀和艺术的手法,重现了他们的生活景象、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老人深沉悠长地讲述,仿佛又看到这块土地沧海桑田的变化。在植被茂密、气候温润的远古时代,渭河桀骜不驯,傍沙河惊涛拍岸,先民们对水心存敬畏,便选择了临河又与河保持一定距离的二、三级台地而居。经过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漫长生活,在守畋渔猎、驯养禽畜、采种黍稷的劳动创造中,掌握和积累了定居生活的经验,开创了农耕文化。那些精美的彩陶和“高贵”的祭祀玉,显示了先民的智慧创造、生活演变、精神寄托和信仰追求。

一阵轻风吹过,蓝天上骄阳金色的光芒在轻轻摇曳的麦苗上漫过,那青翠的光泽,在老农略显沧桑的双眼中,仿佛已化作丰收在望的喜悦,激荡着农人的心弦。知了声声,夏虫啾啾,收获的时节到了,农人心花怒放了。这是苟家山村千年不变的节律,只是即将挥舞的是银光闪闪的钢镰,而不是石镰、石刀;脱粒不再是棒槌,而是电动打麦机;存放食物也不再用陶罐、陶瓮,家家粮仓满满的……走出遐思,抬头仰望,几片白云悠然飘荡,与这里安静的充满古老气息的情景相映衬,让人感到一种空灵,感到山野的空阔,感到生命的原始真义,感到时空的邃远和人生的渺小。紫燕山以一种苍茫横亘在天地间,以一种精神的震撼,一种静雅的大美,一种空阔的灵性,一种坦然的淡定,静观这里的风云变幻,世事变迁,未曾想,它却成为赏景人眼中的一道美丽风景。明代的宁远知县江万玉曾赋诗“雨过寒山云雾散,紫霞烟景接长空。”赞美紫燕山雨霁云空青岚散的景致。

苟老自豪地说,他们村虽不大而且还比较落后,但是几乎家家出了大学生,看来这里真是人杰地灵的福地。是先民择居有法,还是后人经营有方,抑或造化钟灵,或许兼而有之。北面的阳山梁蜿蜒起伏,像一条巨蟒潜行在渭河畔,将狼叫屲和渭河隔在山梁的两侧,山麓北临渭河建有红一方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碑。那里是毛泽东和彭德怀当年带领红军长征抢渡渭河的地方,也是中国革命进入战略选择前突破敌方渭河封锁线的地方,是红旗飘过渭河插向榜罗的地方,也是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熠熠生辉的地方。紫燕山和阳山梁是大林山从西向东延伸的南北两条山岭,像巨人的长臂把苟家山村揽在怀中。

走在狼叫屲的黄土上,可以看到地坎断面暴露有坚硬的白灰居住面、红烧土等古人类活动遗迹,文化堆积达1米厚,距地表约3米。在这片寂静却传递着古人类文明温热的土地上,曾出土了原始人头骨化石、颈骨化石、肋骨化石、石球、尖状器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物标本,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以及带有血渗的铜箭头等。

1984年夏,一个晴朗的晌午,前核工业地质部的杨福新等人走进苟家山,在狼叫屲进行地质勘察时,无意间在蒿草坡土中发现了一具人类颅盖骨化石(现存甘肃省博物馆),凭着长期野外勘察的经验,认为这是一具年代久远的古人类化石,而采集移交县博物馆。该化石仅颅盖骨部分,包括额骨和左右顶骨,属男性个体,年龄为20岁左右。这具颅盖骨化石的发现,不仅为考古学、古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而且与“平凉人”一起共同填补了甘肃旧石器考古只见器物不见“人”的空白,证明了武山在远古时期就是人类繁衍生息之地,是渭河文明的肇启之地。大概是灵地生辉,狼叫屲在发现古人类颅盖骨化石的神秘面纱尚未完全揭开之时,奇迹再次出现。1987年,一村民平整荒地时,在1984年出土颅盖骨化石的附近又发现了一具人头骨化石,由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员采集。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王亚东博士等多次到狼叫屲遗址调查,认定两具人头骨化石相距约1.2米,出土于同一地层。后一具头骨化石比前一具要完整得多,高21.5厘米、宽13厘米,几乎是很完整的一具人头骨化石,为一35岁左右的中年女性颅骨。

狼叫屲,西部群山中的一道山坡,没有奇峻的面貌,没有圣人的遗迹,只有狼的传说,和深厚的黄土,以及黄土上生生不息的野草。谁曾想,沉睡千万年的这块土地,有着与母亲一样的胸怀,就像佛所说的因缘出现一般,竟石破天惊的相继出现两具远古先民头盖骨遗迹,这是狼叫屲的奇迹,是苟家山村和武山人的惊喜,也是陇原人民和世界古人类学界的惊喜。

狼叫屲遗址两具古人类头骨化石的出土,不仅让学界振奋和欣喜,而且让名不见经传的狼叫屲,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研究者、爱好者、好奇者和媒体人等步履匆匆,在原始风貌依存、古朴气息浓厚、民风淳朴传统的苟家山往来穿梭。狼叫屲人头骨化石因出土于武山,被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命名为“武山人”。狼叫屲是与河套人同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是甘肃境内发现有人骨化石的三处旧石器遗址之一,说明陇原大地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山风吹过,深吸一口滋养过人类摇篮的清新空气,那种生生不息的力量仿佛在血管中奔突,让人对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产生敬意的同时,也为人类先祖的创造而钦叹,为“武山人”开创的文明而自豪,为陇原大地深厚的人文积淀而景仰。

相关报道:探秘3.8万年前的武山人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甘肃网(王文元):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两个3.8万年前的人头骨化石在天水武山神秘出土,专家们将这两个人头骨化石命名为“武山人”。众所周知,天水是“羲皇故里”,在距今约五千年时,人文始祖伏羲和他的子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武山人”头骨化石和伏羲部族有什么关系吗?他们会是伏羲部族的先祖吗?8月中旬,我们来到武山,探寻3.8万年前的蛛丝马迹。

神秘出土

让我们寻找“武山人”的原因是,今年8月13日,兰州晨报刊登《6万年前大地湾就有先民》的消息。这个消息刊出后,一时间关于天水境内原始先民的话题,再次成为一个热点。由此,人们的目光也关注到了天水武山出土的3.8万年前“武山人”头骨化石。

早上8时半刚过,我们就如约赶到了武山县博物馆,寻找已久的“武山人”头骨化石就藏在博物馆的库房内。尽管前一天已经说好了,但文物局的张志理还是再次请示了武山县文物局局长张耀德之后,才和另外一位库管员打开沉重的铁门,将一个40厘米高的木箱抱了出来,打开木箱我们寻访了十多天的“武山人”头骨赫然出现。“这是个女子的头骨,石化得比较好。”张志理简单介绍了一下情况后,又小心地从木箱内取出了另外一件东西,他细心地去掉层层包裹的报纸,原来是一个下颌骨,将下颌骨仔细安在人头骨上,一个完整无缺的头骨化石就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它牙齿掉了几颗,两眼空洞无神,似乎还在回忆着3.8万年前的往事。

“这就是在武山县城西北鸳鸯镇苟家山村附近农田内出土的人头骨化石。这是天水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也是甘肃境内为数不多的旧石器时代原始先民的头骨化石。”张志理介绍说。

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在武山县鸳鸯镇苟家山村的狼叫屲附近两次发现人头骨化石。第一次是在1984年的夏天,核工业部某地质队的地质工作者在勘测地质土层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具抛落在田野的头盖骨化石,凭着多年的地质工作经验和对古生物化石的认识,他们意识到这可能是一具年代久远的古生物化石。第二次是在1987年,此时正值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武山县文物工作者在距前一具头骨化石1.2米处又发现了一具头骨化石,这具化石石化程度较好,较为完整,根据外部形态,专家确定这具化石为女子头骨化石。两具头骨化石都先后经兰州大学碳14检测,年代均为3.8万年。

意外发现,给这两具头骨化石笼罩了层层神秘色彩,这两个头骨之间究竟有没有关系呢?他们是伏羲的先祖吗?看完人头骨化石后,我们匆匆赶往武山鸳鸯镇。

遍地彩陶

武山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的西南边缘和西秦岭北坡的接合地带,境内分布着5条河流,村庄农田基本上沿着河谷两边分布,所谓“一道山来一道道川”似乎指的就是武山的这种地形。武山县城修建在渭河边上,出县城一路西行,直奔30公里外的鸳鸯镇。通往鸳鸯镇的公路就修建在渭河和大山之间,或者说是,公路修在大山延伸出来的缓坡上。

我们沿渭河而上,没有走多远,就到了同样修建在河边的山丹镇,镇子上有一条玉石街,鸳鸯镇的玉石基本上都在这里加工,被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夜光杯,销往全国各地。过山丹镇后,公路拐入一座大山中。当我们的采访车呼哧呼哧爬上山顶后,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两山相夹的河谷,在这里形成了西到南的拐角,山下房舍农田井然有序,炊烟袅袅而起。在半山腰有一个岔路,一条通往鸳鸯镇,一条通往兰州。我们拐入通往鸳鸯镇的路,继续寻访“武山人”3.8万年前的家园。

鸳鸯镇内有一条沙石路,可以通往苟家山村。出发之前,文物局的张局长曾给我们简单说了这里的地形。苟家山村背靠林家山,属于山前坡地,发现人头骨化石的地方名叫狼叫屲,那里距离苟家山村还有三四里路。

20多分钟后,我们来到了苟家山村。小村很安静,看到有人来了,村里的人都围了过来,几位热心的村民给我们指点了去狼叫屲的路。自从发现了“武山人”头骨化石后,这里的宁静就不时被寻访者打破。

顺着一条土路,我们走向田野,走了不大一会儿,我们在一块石碑前面停住了脚步,这里就是狼叫屲。收割后的田野安静而萧瑟。今年雨水充足,农田中的野草长得格外茂盛。1988年11月26日武山县人民政府将这里设立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张耀德局长介绍,狼叫屲遗址坐落在大沟以南山坡上,东接小咀梁,西到老鼠沟,大约700米;南到苟家山村,北临大沟,宽约500米,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这里处于渭河和滂沙河之间的山体下部。依山傍水,避风向阳,山原开阔,非常适合先民们居住。3.8万年前“武山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苟家山村背靠林家山,最新的田野调查表明,围绕着林家山分布着大量的人类活动遗迹。从3.8万年前至今,人类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活动痕迹,田野中平均每平方米就有两三片彩陶,一些地方的文化堆积层厚达一米,还有大量的灰层灰坑。

众多的彩陶片显然不是“武山人”所使用过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肯定是“武山人”的后裔。

伏羲先祖

看着茫茫的田野,我们的话题又回到了“武山人”。“武山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部落呢?

“武山人”生活在距今3.8万年前的原始社会,他们生活的年代要比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早2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1.8万年左右)。

因为没有找到更多的材料,人们只能通过山顶洞人来认识武山人。3.8万年前,武山一带的植被要比今天好得多,可以说是绿树葱茏,流水潺潺,处于母系时代的“武山人”,他们已经能够制造简单的工具,掌握了磨光和打孔技术,过着捕猎生活。他们已经能够使用火了。

“武山人”头骨化石的出土惊动了文物工作者和古生物专家,专家们认为“武山人”头骨化石已经具备了早期蒙古人种的头骨形态。大地湾考古的最新发现表明,从距今6万年前开始,原始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薪火相传。武山境内不仅有“武山人”遗址,而且有与大地湾文化一脉相承的石岭下仰韶文化遗址。可以这样说,包括今天天水、平凉等在内的甘肃东南部地区,是中国最早的开发地区,先民们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史前文明。同时,大量的考证表明,甘肃天水及其周边地区是伏羲活动的主要范围,而伏羲活动在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阶段,距今5000年左右。

“完全可以这样说,‘武山人’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而伏羲部族正是这个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武山人’是伏羲的先祖丝毫不为过。”张耀德认为。

“武山人”头骨化石的发掘,为黄河流域远古文明史提供了新的物证,也为研究渭河流域人类的进化繁衍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站在苟家山上,人们能轻松地将周围的山川一览无余,收割后的田野中,开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它们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正是在这种生生不息力量的推动下,“武山人”走出大山,走向更为广阔的黄河流域,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明。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武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