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头骨研究显示2000-3000年前我国西北地区人群中已存在欧洲人种特征

中国西北地区古代人群标本的地理分布 (张银运供图)

中国西北地区古代人群标本的地理分布 (张银运供图)

中国西北地区每一人群欧洲人种特征平均出现率(张银运供图)

中国西北地区每一人群欧洲人种特征平均出现率(张银运供图)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甘肃、青海、宁夏是东亚与欧洲交汇的地区,一般认为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古代人群与欧洲人群发生过融合或基因交流。但学术界对欧洲人群进入中国,与中国古代人群发生混合与基因交流的时间、可能的扩散路线,以及对中国现代人群形成的影响等具体细节还不是很清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银运、吴秀杰和刘武对3800-1200年前生活在新疆、青海、宁夏,以及河南安阳殷墟11个古代人群头骨呈现的欧洲人种特征进行了检测,认为至少在2000-3000年前,“西方基因”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人群中存在,这些“西方基因”是经由新疆向东流向内地的,并且欧洲人种特征出现率的分布情况并不受考古学和形态学上“新疆的东部和甘肃的西部之间”这一地理界限所制约,也不受“秦汉之前”这一时代界限所制约。最新一期的《人类学学报》(第32卷第3期)刊发了该项研究。

研究人员收集整理了我国西北地区考古遗址的古代人群头骨。这些遗址从距今约1200年至距今3800年前,年代早晚不同,分布在新疆、宁夏、青海。为便于比较,该项研究还特意纳入了出自河南安阳殷墟西北岗和中小墓的头骨材料。研究人员按照年代的早晚将这些材料大致上分成3组:早期组,距今3000-3800 年前,包括新疆孔雀河古墓沟、青海大通(卡约文化)、河南安阳殷墟的材料;中期组,距今2000-2700年前,包括新疆阿拉沟、新疆焉布拉克、新疆昭苏、新疆楼兰、青海大通(汉代)、宁夏固原—彭阳、宁夏中卫—中宁—常乐的材料;晚期组,距今1200年前,以宁夏吴忠唐墓的材料为代表。

目前,虽然还很难有统一和完全可信的衡量东西方种族的测量标准,但从一般的认知上可以感觉到东西方种族在颅骨学上确实存在并非绝对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面部的某些特征上,尤其是在鼻部和面部突起的强弱上。反映鼻部和面部突起强弱的特征包括鼻颧角、鼻根指数、鼻面扁平度指数和齿槽面角等在欧洲人种和蒙古人种存有数值变异。虽然其中有些特征值的变异范围,在欧洲人种与蒙古人种中互有重叠,通过去除其变异范围中的重叠部分,研究人员可以得到欧洲人种特征鉴别值。

研究人员根据欧洲人种特征鉴别值,从古人类头骨材料中筛选出欧洲人种特征并计算出每个特征的出现率,并以男性例数进行计算统计。由于在一个人群中,各个欧洲人种特征的出现率并不完全一致,研究人员采用这些出现率的平均值—“平均出现率”,表示该人群的欧洲人种特征出现率。某个人群的欧洲人种特征平均出现率的大小意味着在该人群中“西方基因”的混入程度。

张银运研究员等对我国西北地区11个样本组人类头骨标本所作的欧洲人种特征检测结果表明,各墓地人群的欧洲人种特征平均出现率数值大小不等,最高者为新疆楼兰样本,达72.9%;最低者为河南安阳殷墟样本,达6.9%。所检测的11个人群中都有欧洲人种特征出现,表明我国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西北地区乃至中原地区(殷墟)的人群都带有不同程度的“西方基因”,说明至少在2000-3000年前,这类“西方基因”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人群中存在。

据刘武研究员介绍,该项研究主要是尝试用头骨的测量性特征辨认出人群中的“西方特征(欧洲人种特征)”的出现率,为探讨东西方人群之间基因交流的程度和变迁历史提供证据。“无论是在3000年前的早期组人群中,或是在2000年前的中期组人群中,新疆地区人群中的‘西方基因’混入程度比河西走廊附近人群中的显得较高。这似乎意味着‘西方基因’混入程度在地理上是从西向东趋向减弱,这类‘西方基因’很大可能是经由新疆地区流向内地的”。

该项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中国化石网)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