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一个因考古发现而被不断放大的村庄

泥河湾村,位于桑干河畔,这个普通小山村如今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因为位于泥河湾盆地的这个小山村现已成为世界古人类文化研究的宝库。

遗址

泥河湾村座落在桑干河北岸,背依几个矮矮的小山丘,来到村口时,忽然有种神秘感,连见到路边的泥洼、土墙都会让人浮想联翩。

往村里走了几十步,在一户院墙边,一帮老人靠着墙根闲散着在聊天,见到我们,几个人围拢了过来。“你们是来考察的?”有人问道。

“前些年来过好多人找‘土龙骨’,现在少多了。”

“可不是嘛,这会儿都到南边的村子去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议论了起来。

 村民所说的“土龙骨”指的是化石。一位叫常桂林的老人自告奋勇,愿意将我们带到村北的白草沟遗址去看看,那里正是泥河湾动物群化石主要出土地点。

在一处“泥河湾动物群复原图”石碑上,可以看到这一带重要化石种属,像丁氏鼢鼠、泥河湾巨颏虎、长鼻三趾马、板齿犀等。

一路上,常桂林讲着泥河湾村的历史。从老辈人口中得知,泥河湾村在清朝时就有了。由于村南是桑干河河水缓流之地,淤泥形成了大片河湾地,故名泥河湾。

走到一处荒凉、有着一个个奇形怪状土丘的地方,常桂林停下脚步,指着一个像塔一样的土丘说:“过去这里出土过很多‘土龙骨’。”

离土丘不远处有座石碑,碑身有裂痕,上面刻着“泥河湾遗址”几个字,从字迹中能辨出是1982年7月阳原县政府所立。

踏着地上蓬松的枯草,土地软绵绵的,常桂林静静地站在眼前这座土丘旁有些出神。

在这里,能看到泥河湾村的全貌,整个村庄在落日余晖下显得深沉、庄严。

化石

在与泥河湾村村民交谈中,他们更愿意讲当年挖化石的故事。

陈贵喜今年54岁,是村民中接触专家、学者最多的人,如今也是村民们眼中的“土专家”。

“听老辈人说,当年在正沟、白草沟一带挖出好几百箱的‘土龙骨’,后来就不知道运到哪去了,有人说运到了国外,也有人说保存在天津自然博物馆里。”村民陈贵喜说。

从前辈的口中和不时造访的客人身上,村民们也隐隐约约能感觉到地里面的“东西”似乎取之不尽。直到70年代以后,他们才从专家口中得知,原来自己住的村子竟是有名的“泥河湾地层”。

陈贵喜小时候常到村北沟里面捡羊角、马头骨之类的化石玩。长大后才知道捡的这些东西是上百万年前的动物化石。

1972夏天,泥河湾村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中国科学院“双古所”的盖培和卫奇。当时陈贵喜只有14岁,卫奇在他家住了一周。“每天他都去沟里转悠,一有空我就帮他找化石,把自己捡的化石都给了卫奇。”陈贵喜说,就在当年,他们在村西约1公里处的泥河湾地层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纳玛象头骨化石。

泥河湾村的村民大多都认识化石,却认不得石器,因为它看起来和普通石头没太大分别。有一次,一个村民去东谷坨村帮忙干活,推了一车土,然后把里面的石头拣出来都给扔了,后来才知道那些石头是200万年前古人类用的石器。

2001年发掘马圈沟第三文化层时,泥河湾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一度平静的泥河湾山村又沸腾起来,有些村民也纷纷开始去寻找石器。

保护

1935年,法国考古学家步日耶推测“泥河湾一带可能有过古人类生存”起时,从此泥河湾声名鹊起。

近百年来,共有50多个国家的1000多名考古专家进行考察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专著760多篇,对提升泥河湾在国际地质和古人类学术研究领域的知名度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阳原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县委、县政府为把泥河湾这一世界绝无仅有的文化瑰宝打造成金字招牌,让泥河湾闻名于中外,让泥河湾产业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政府把泥河湾文化产业立为该县八大产业之首。建设了以小长梁为中心的泥河湾世界级地质公园,泥河湾温泉休闲度假区,辅以寺庙文化,融入皮草文化,开辟泥河湾经典旅游线路,全面叫响泥河湾世界品牌。

走进村民李福英的家,宽敞的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菜园里一畦畦菜地被雪覆盖,月台上整齐地摞着三大堆玉米。当听说某某村又发现了新“石器”,人们也会议论一番。然而更让李福英深有感触的是,沟里的遗址日益受风沙侵蚀、雨水冲刷严重,有的地方已经坍塌……谈到这些遗址的现状时,李福英表现的忧心忡忡。

偶尔,村里也有客人造访,他通常会带着过去看看。天气好的时候,村里老人们也会登上这些‘土丘’附近转转。

现在的泥河湾村显露更多的是一种宁静。村民们除了种田外,有的也在外经营一些小买卖,如贩卖蔬菜、毛皮等生意。

当问这些年村里有哪些变化时,李福英挠着头想了一会儿, “觉得做泥河湾人很自豪。有时候去外面提到自己是泥河湾村人,都会有人热情的问这儿问那儿。”说话间他点上一根烟,嘴一咧,笑了。


张家口新闻网 记者 张泽民 通讯员 亢晓明 王月良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 泥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