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界的“神雕侠侣”:雷倩萍和刘青

化石界的“神雕侠侣”:雷倩萍和刘青

化石界的“神雕侠侣”:雷倩萍和刘青

(化石网报道)据常州晚报(汪磊):10月26日上午8点,安徽省萧县凤凰山,常州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雷倩萍博士,准时到达了山脚下。从这天起的20天里,她每天要在山里“早八晚五”,寻找4亿多年前(寒武纪)的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开展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课题组的另一名重要成员,就是她的丈夫刘青。

“因为热爱化石,喜欢研究那些神秘的远古生物,所以这是我们一起追求梦想、实现理想的20天。”雷倩萍说。常州晚报记者也有幸临时加入课题组,跟随这对化石界“神雕侠侣”探索、追梦。

下陡坡的要诀:重心降低、双脚分开,慢一点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属相山山脉。境内大部为平原,其余则是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岭。

我们拐进一个典型的皖北风格的小村子。村子中间有一条地势缓慢上升的小路,直通半山腰。“萧县有四五十座小山,最高点是395米的官海山,这座凤凰山海拔200多米。”雷倩萍说起山来如数家珍。

虽然凤凰山海拔不高,但因为是石头山,山势有点陡峭,其中有一段四五十米长的山路,接近60度角。爬上去后,记者已经感觉有点吃力。“上山容易下山难!”雷倩萍说,这段路下山时更是考验。

果然,中午12点第一次下山,记者脚底打滑摔了一跤。下午5点再次下山时,因为牢记倩萍所说的“重心降低、双脚分开”的诀窍,记者虽然还是滑了一下,好在并未摔跤。雷倩萍和刘青却是如履平地:“我们爬了不知多少山头,最陡的地方只能蹲着一点一点滑下去,这种山路才是哪到哪。”

准备阶段:测量特定区域每层岩石的厚度

10月26日上午,是这次野外课题研究的第一个“半日”,也是准备阶段。登上一个小山头,已经可以把小县城尽收眼底,雷倩萍带着记者环视一周,介绍道:“金坛的茅山主要是土山,而这里都是石头山,主要是种植一些松柏类树木,现在也开始种植一些色叶植物,比如黄栌和槭树。在4亿多年前,这里是一片浅海区域。”

在漫长的地质变化过程中,因为板块和板块之间的碰撞,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了强大挤压作用,过去的海洋中沉积岩石被抬升起来变成了如今的山脉。又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山脉发生了倾斜甚至翻转。

“这座山脉就发生了一定角度的倾斜,原来的水平的岩层向上倾斜翘起,就是我们现在走过的山顶小道。所以,现在测量这些石灰岩的宽度,可以计算之前岩层的厚度。”雷倩萍拿出了一盘卷尺,开始测量一层一层的岩石宽度,为测量更精确,还要经常走到乱石堆和草丛,披荆斩棘,“我们要统计每一组岩层里的三叶虫种类和数量,厚度要精确到0.1米。”

从8点到12点,课题组测量了长约百米的山体,标记的岩层接近20个。

山里8小时:寻找远古海洋生物,敲到停不下来

在雷倩萍眼里,10月下月到11月中旬的20天,是进行野外科考的最佳季节:山顶的温度不冷不热,植被没有夏天茂盛,大部分岩层裸露在外。

下午1点钟,课题组成员们在上午测好的岩层段,正式开始工作。工具并不复杂,就是两种锤:开山锤和地质锤。

刘青抡起带有长柄的开山锤,砸开一处岩层,一大块岩石瞬间裂成了十几个小块。放下登山包、带上布手套,找处相对平整的岩石坐下,大家就拿着地质锤开始“敲敲敲”,“当当当”的清脆声,打破了山头的寂静。

“三叶虫是寒武纪出现的最有代表性的远古动物,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分为头、胸、尾三个部分,在海洋里生活了3亿多年,生命力极强,在当时就像如今海洋中的小虾一样常见。”雷倩萍拿起一块岩石,指着清晰的层理说,寻找化石是个技术活,找到层理后,垂直着从边缘一点点打下去。“手上要有巧劲。”

很快,她好像发现了什么,放下地质锤,用记号笔在岩石上画了一个小圈。在小圈里,是一处光滑的黑色突起物。在旁人眼里,这可能就是个小圆圈,但其实这是一只三叶虫的尾巴。“三叶虫的头和尾大多是半圆形,有时具有突起和刺,造型各异,这只是什么样子的,还得在实验室里打磨清楚。”雷倩萍拿过一张报纸,把石块包好放进背包里。

20天,每天“早八晚五”,中午吃饭休息一个小时,课题组每天要在山里待8小时。他们不停地“敲敲敲”,把一只又一只神秘的“小虫子”,从几亿年的岩层里“扒”出来。

8小时之外:秋天光秃秃的石头山,处处都是美丽的精灵

“这个时候,山里的秋色正浓。这一棵黄栌,叶片已经变换出了好几种颜色,铁线莲的种子长着五根白色的‘羽毛’,木防已蓝紫色的果子,看着都很诱人;山里的花也很烂漫,褐色的瓦松开出了最后精致的粉色花朵,白色的毛曼陀罗,里面含着东莨菪碱,在古代被称为蒙汗药。茜草果实,听说能染出红色的丝绸……”雷倩萍对于山上的这些花花草草格外感兴趣,用手机拍到停不下来。

刘青的目标,则是一些小动物:背部一张人脸图案的土蝽,白色和粉色相间的斑衣蜡蝉,古灵精怪的山地麻蜥……

突然,头顶传来一阵嘈杂的哇哇声,记者抬头看向天空,原来是一群南归的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如此近距离看到大雁南迁,让大家都很兴奋。“我好像只在电视里看过这种画面。”雷倩萍兴奋地说。

化石被制成标本后,将来可以在博物馆见到它们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是哲学界一直存在的三大难题,雷倩萍笑称,“这也是我们承担的这项国家课题的终极目标。”一枚枚小小化石,竟然和苏格拉底的“千年之问”有所关联?

雷倩萍继续娓娓道来:这项课题名叫《安徽北部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及生物地层研究》,主要是以这里的三叶虫化石为研究对象,对华北和江南斜坡带三叶虫动物群进行对比研究,不仅可以对我国南、北方寒武系地层的对比作出贡献,更可以对全球其他地区进行地层和生物区系的研究提供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研究三叶虫的数量和种类,以及不同种类三叶虫在时间序列中的演化关系,来研究四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晚期这片海洋的生物面貌和生态环境。这里面也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这个疑问哦。”

雷倩萍介绍,这也是我市目前唯一正在进行的地学部古生物学方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课题组将把20天里采集到的化石标本,带回常州博物馆细致修理,两年后课题结束时,将会从所有标本里挑选出一部分,结合馆藏标本举办一个三叶虫的科普展览。“到时候,常州市民就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4亿多年前的‘老虫子’了。”(感谢常州博物馆青萍提供线索)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