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考古专家带你“穿越”回到史前时代

山西博物院考古专家带你“穿越”回到史前时代

山西博物院考古专家带你“穿越”回到史前时代

(化石网报道)据太原晚报(陈辛华):昨天是学雷锋纪念日,4位考古专家走进山西博物院,当起了义务讲解员,一人“率领”一队观众,分主题分领域,讲述文物价值及背后的考古故事。

上午10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益人,做首场“远古溯源”主题讲解。9时40分,王益人出现在省博二层“文明摇篮”展厅门口,胸前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绶带鲜艳夺目,衬着一头华发。

以做义务讲解的方式来学习雷锋,王益人准备得很认真,“长期在办公室、研究室,与外界接触并不多。每次来省博,看到文物和遗迹被那么多人看的时候,特别高兴,觉得我们做的工作值了。”“一次讲解当然不够。山西旧石器考古,经过60年才走到今天,我有义务宣传推广。让大家更关注考古事业发展,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西侯度遗址,二青会采火点

进入展厅,王益人讲解了山西旧石器考古发现的几处典型遗址,“山西是旧石器考古大省,从1954年到目前,发现了500多个旧石器时代遗址或地点,在全国首屈一指,数量最多。”从180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六七十万年前的匼河遗址,20万年到两万年前的丁村遗址,还有许家窑、峙峪、下川、柿子滩等一系列重要遗址,构成从180万年前到两万年前完整的旧石器文化序列,“这在其他地区是没有的。山西旧石器时代考古,在中国原始社会发展史和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史研究方面,独树一帜。”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圣火,将在西侯度遗址点燃。王益人对西侯度做了重点讲解。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是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之一,距今180万年,“最大特点就是早。”

遗址发掘出石制品和带切割、刮削与火烧痕迹的动物骨、角、牙等,“被确认为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遗迹。西侯度是首先登上东亚大陆的人类遗迹,随后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最新的发现是:在西侯度对面的陕西省蓝田县上陈村,发现一处早更新世的古人类旧石器遗址,距今212万年,“佐证了亚洲有距今200万年以上的人类存在过。考古学上意义重大,研究者也深受鼓舞。”

两代考古人,同一项事业

王益人和父亲王建两代考古人,都参与了西侯度遗址的发掘。

“西侯度遗址1959年发现,1960年确认。1961年到1962年,我父亲王建带队发掘。因‘文革’阻断,直到1978年,发掘报告才完成。”西侯度遗址的发现,引发了中国旧石器考古史上的最大争议,“即真假石器之争,最早的人类打制石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西侯度的石器是人类打击出来的,还是河流环境造成的?人类认识文物,也是一个不断精进和完善的过程。”

父亲王建率队发掘了西侯度遗址,参与丁村遗址的第一次发掘,主持第二次发掘,且参加了下川遗址、匼河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关于山西旧石器遗址的研究,有几位前辈不得不提,比如王择义,被称为‘化石猎手’,发现的旧石器遗址100多处。我父亲跟着贾兰坡,在中科院进修旧石器,长期从事遗址的发掘研究。”

山西大学物理系毕业的王益人,最终选择了考古事业,自称被“逼”的,“我从小喜欢地质,大学报志愿,10个志愿里有7个是地质类的。在父亲和前辈指点下,他从1982年开始学习考古学和地理学。”一学就是一生,“没换过职业,一直干这一行。”

听好了,欢迎再来

踏着父亲的足迹,王益人主持的西侯度遗址、丁村遗址群调查发掘多有突破,2016年,他获得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颁发的“裴文中奖”。

考古生涯最难忘的事,王益人说是第一篇学术文章的发表,“观察标本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些石片组合非常有意思,让父亲看,他一拍大腿,觉得有价值。研究了整整两年,才啃下这块硬骨头,1988年,我发表了《石片形制探究》。”从此,王益人对旧石器考古产生了极大兴趣,“搞科研就是,当你的兴趣点得到满足的时候,那种幸福感无可替代。”2015年,在西侯度遗址调查时,王益人发现了新的线索,“我相信那是比西侯度遗址更早的人类遗迹遗存,范围确定在中条山南麓与黄河之间。”

讲解的最后,王益人把话语权交给观众,大家自由提问。观众也不含蓄,“旧石器时代和新时器时代的区别”“怎样确认西侯度有中国最早的用火证据”等问题一个个抛过来,王益人都“笑纳”了,给予了专业的回答。一位观众说,“山西旧石器时代的荣耀,令人印象深刻,老师讲得专业,还想再继续深入了解。”

摘下扩音器,王益人说,“我先去喝口水,再来与大家交流。我很乐意给大家介绍考古小故事,发掘现场工作等,带大家接近历史的真相。”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博物院 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