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赉诺尔披毛犀的远古爱情

同一化石坑埋藏的两具披毛犀全身骨骼化石

同一化石坑埋藏的两具披毛犀全身骨骼化石(中国化石网配图 图片:内蒙古博物院)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内蒙古日报(记者 宋武 通讯员 王思琪):11月16日,记者在内蒙古博物院远古世界展厅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场面:一对披毛犀骨骼化石面对面侧卧着,非常平和而安详,似乎是在缠绵细语中安然入睡。而在这里,其它古动物骨骼化石均为站立姿势。

据内蒙古博物院讲解员介绍,1980年6月,在呼伦贝尔扎赉诺尔煤矿工作的专家和古生物工作者,刚刚结束了对两具猛犸象骨骼化石的发掘清理工作,还沉浸在获得珍贵古象化石的喜悦之中,扎赉诺尔煤矿工地再次沸腾了:“在清理土方掘进面上,又发现了不少化石,它们的个头也不小!”

古生物工作者闻讯后,立即赶到发现古动物化石的现场,顾不得几个月来工作的疲惫,又投入到新的发掘工作中。

古动物化石埋藏在露天煤矿中地表表面以下39米深的黑褐色泥沙层里,距离两具松花江猛犸象出土地点40米左右,仍然处在古河道中。据古生物工作者考查确定,新发现的古动物化石为两具完整的披毛犀骨架化石,其表面骨骼呈黑褐色,里面呈浅褐色。这两具披毛犀骨架化石头部向北,尾部向南,头对头,尾对尾,8只脚微微相触,头与头间的距离仅有50厘米。东面的那只略大于西面的那只,楚楚动人的俯卧姿态令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这种罕见的亲密姿态,在我国古动物发掘史上还是第一次发现。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相守在一起?难道人类以外的动物也会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殉情吗?种种猜想,使古生物工作者陷入了对遥远冰期时代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的思索。

第四纪冰期的规模很大,在欧洲冰盖南缘可达北纬50度附近;在北美,冰盖前锋一直伸到北纬40度以南;南极洲的冰盖也远比现在大得多。在我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范围,不仅包括东北、西北、西藏和西南等地区的山地及高原,而且波及东部山区和山麓平原。这次大冰期,至少可分4次冰期和3次间冰期。在最大的一次冰期中,世界大陆有32%的面积被冰川覆盖,大量的水分停滞在大陆上,海平面只是下降了130米。在第四冰期中,气温平均比现在低3摄氏度。雨雪降量也比较大。不但高纬度地区为冰川覆盖,中低纬度地区也出现寒冷气候,并在山区出现寒冷气候,发育出山岳冰川。猛犸象和披毛犀生存于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和间冰期,它们在自我发展的进化中,遵循自然法则,走出了一条优胜劣汰为特征的演化道路。体态高大、身披长毛等生理结构特征和群居的生活特点,使它们活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北部的广大区域。在我国,包括披毛犀在内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主体种类,主要生存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根据化石资料,披毛犀的骨骼化石在黄河流域多有发现,而且向南可达北纬33度左右的安徽省宿县附近,但是在北美洲却没有发现它们的足迹。

经过对披毛犀骨骼化石的研究发现,这是两具性别不同的史前巨兽,雄性大于雌性。它们腹部还存有大量未经消化的食物。它们侧卧在地,骨骼左右叠压,排列清晰有序,头尾相顾,好像是被按计划摆放的。在埋葬状态下,雄性个体长3.6米,高1.9米;雌性个体长3.4米,高1.8米;骨骼化石完整程度达90%以上。埋藏学家研究认为,骨骼未经搬运,原地埋葬,而且死亡速率较快,挣扎时间短,是窒息而亡。

古生态学家研究认为,披毛犀是群居动物,以灌木枝叶、芦苇等植物为食,常聚集于灌木丛林和河湖边缘觅食、沐饮,时常奔驰、戏耍、交尾、角斗于山坡旷野或溪边湖畔。这一对披毛犀可能是因为坡体坍塌坠落溪滩或误入迷潭而导致身亡。生理比较解剖学家研究认为,它们与该处出土的两具松花江猛犸象,生存于同一时期,即3.3万年前,均为中年个体。这些推测与猜想,使这两具披毛犀更具神秘色彩。

为加强对化石的深入研究,不失骨骼化石埋藏的真实性,给观众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这两具披毛犀化石被按照发现时的埋藏状态,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院。这两具披毛犀化石不仅成为披毛犀个体生理状态比较、种群演化历程、分布规律和模拟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珍贵生物资料,同时也向人们展示了它们之间永恒的爱情。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披毛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