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颅内腔演化的研究进展

图为A:大熊猫小种(Ailuropoda microta),B:大熊猫巴氏种(A. baconi),C:现生大熊猫(A. melanoleuca)和D:北极熊(Ursus maritimus)的虚拟三维颅内模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为与张觉非在最新一期的《古脊椎动物学报》(49卷2期)上发表了他们关于大熊猫颅内腔演化的研究进展。文章描述了早更新世大熊猫小种(Ailuropoda microta)、晚更新世大熊猫巴氏种(A. baconi)、现生大熊猫(A. melanoleuca)和北极熊(Ursus maritimus)的虚拟三维颅内模,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大熊猫脑窝内模的形态在小种、巴氏种和现生种之间大致相似,而与北极熊区分明显。大熊猫的脑窝内模容积从小种到巴氏种呈增大趋势,但从巴氏种到现生种呈减小趋势。大熊猫的大脑沟回在脑窝内模上留下的印痕非常明显,并从小种经巴氏种到现生种则呈稳定增长趋势。相反,北极熊的大脑沟回在脑窝内模上留下的印痕不明显,而血管印痕在脑窝枕区的两侧很明显。嗅球窝内模腹部的纵沟在大熊猫小种发育,在巴氏种较弱,在大熊猫现生种几乎不存在,而在北极熊较发育。大熊猫的脑量商在小种、巴氏种和现生种之间差别不大,但大熊猫的脑量商明显大于北极熊。大熊猫的副鼻窦在小种、巴氏种和现生种之间的差别不大,但与北极熊差别较大。大熊猫的额窦很长、较高、背侧脊形,而北极熊的额窦长度相对较短、高度较低、宽度稍大、背侧平缓。大熊猫的上颌窦较宽,而北极熊的则较窄。大熊猫的蝶窦很小,而北极熊的则较大,覆盖在脑腔前侧。大熊猫这3个不同时期的种与北极熊在颅内腔上这些明显的差异支持将大熊猫从熊科中独立出来的分类。

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