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荣与海南史前文化

考古工作者在海南艰苦工作的情景

考古工作者在海南艰苦工作的情景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海口晚报:核心提示:

在考古人员眼里,古人类劳动和生活留下的遗迹和遗物就是珍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超荣,为了寻找这类珍宝,已近十年留守海南,一次次踏上艰辛的探宝之旅。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努力,一块块古人类化石、一件件古文化遗物,展现在世人面前,不仅刷新了人们对古人类在海南活动历史的认识,而且还原海南与华南在文化上的一脉相承。那么,考古学家有哪些故事留在了大自然的记忆里?海南岛还有哪些未知的领域值得考古学家去探寻?

勾画海南史前文化序列

2006年,受时任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郝思德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超荣来海南看化石,谈业务上的合作,从此他在海南史前考古便没间断过。时至今日,他和考古工作者已在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流域的台地和中西部、琼南石灰岩地区的洞穴进行了广泛的野外考察。

他们在海南史前考古方面的重要收获是,已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地点3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8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2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1处。从中发现了巨猿牙齿、古人类牙齿化石,属于砾石文化的加工精致的手镐等石制品。这些考古成就,填补了海南岛没有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的空白,并勾画出海南省史前文化序列。

“这些考古发现,可转化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李超荣说,“随着国际旅游岛的深入建设,会有遗址公园出现,未来海南考古有望带动文化旅游热潮!”

史前考古的艰辛与快乐

“2006年初夏,发掘信冲洞,地势很陡,堆积物又集中在洞顶,需要用树枝和藤条搭架子往上爬!洞里不透风,光着膀子,人人出了一身汗!”

“2012年2月试掘钱铁洞,洞里有暗洞,手机没信号,团队也迷路,进去要一路做记号!”

“还有些洞,没法拉电进去,只有把洞口灌木杂草除尽,等太阳光刚好照进去借光作业,这样一干就是一个月!有些地层很坚硬,锤子常常砸到手!”

说起洞穴考察和发掘工作,早已年过六旬的李超荣说算是体验到了在海南的野外史前考古工作的艰辛与惊险。比如海南植物茂密地形复杂,洞穴等遗址常被植被覆盖,找起来如同大海捞针;天气炎热,毒虫毒蛇出没较多,一不留神就会被咬到。

考古学家也是探险家,虽然社会发展给考古工作提供了便利,不用像以前那样背着被子走路探查,现在不仅交通方便,还有先进的仪器配合,但考古工作的劳动量仍然较大,如发掘燕窝岭遗址还要全程录相记录,进行编号处理数据,一刻也不能马虎。

“不过,当我发现一颗古猿牙齿化石,当我发现仙郎洞遗址,当我第一个打电话报喜信冲洞入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时,所有的痛都忘了,所有的苦都变成了乐!”李超荣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考古工作者们虽然没有电影《夺宝奇兵》里的考古学家那样富有传奇色彩,但个个身上都有不少趣味故事,也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般古板。比如有时好不容易发现的一枚化石,众人找半天不知丢哪了,最后才知道就是被眼前的工具所压着;有时从洞穴里出来“望风喘气”,年纪大的就互相开心讲故事,年轻的就较劲比赛看书,野外考察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李超荣对记者说:“我们考古人做事都很认真,因为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担心的是学识还不够,怕宝贝就在脚下却不认识而让它流失。”

水下宝藏期待考古发现

在本报推出“海南史前考古系列报道”期间,李超荣受邀到各地讲学,其中在海南大学举办的一场主题为“海南旧石器考古回顾与史前文化概论”的讲座中,除了展示他在海南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的相关经历和成果,传授考古方面的科普知识,更多地讲述了海南古文化生态的保护问题。

在海南考古发掘工作中,李超荣亲眼目睹了海南古文化生态遭到的破坏与威胁。

信冲洞所在的山岭跟当地一家水泥公司的矿区重合,这一度让他很担心遗址的命运;在世外桃园般的昌化江流域科学资源区和木棉观赏区,也有扎眼的厂区房子大煞风景;在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工程前,幸因抢救性发掘而发现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可是如今在沿海沿江地区的众多房地产开发却无视《文物法》存在,在城市建设中也常有无法精确定位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导致文物保护和城市建设冲突的现象。

海南亟需加强陆地上的史前文化的保护工作,同时要吸纳考古人才更广泛地进行水下考古调查。美丽富饶的海南岛,目前仅植物种类就多达47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500余种,天然港湾68个,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的生态环境,为远古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条件,海南是古文化的富矿,需要更大范围的探索与更多的发现。

2012年12月12日-15日,李超荣到三沙市进行了第一次考察,发现永兴岛跟石岛同在一个礁盘上,永兴岛属于全新世晚期形成的岛屿,石岛是晚更新世晚期形成的岛屿。当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晚更新世有人类活动,这为我们寻找三沙市古人类的活动提供一些线索……”“我作为史前考古工作者,更渴望能在这块处女地上开垦,并有新的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旧石器时代 李超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