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天津历史的动物化石

1986年在蓟县白涧乡官善村发现的古菱齿象化石

近年来,在天津相继发现了一些远古时期的陆生动物,如古象、披毛犀、麋鹿等的骨骼或牙齿,有的已经石化成为化石,从而引起了地质工作者的关注。

10年前,笔者在蓟县出头岭陈各庄村曾亲眼见到一枚生活在3万年前(更新世晚期)、长1.2米的古菱齿象门齿化石,这是20年来本市第6次发现古象化石,当时曾一度引起轰动。

象类从第三纪始新世(约5000万年前)产生的始祖象开始,历经渐新世(约3800万年前)的古乳齿象、中新世(2600万年前)的乳齿象类、上新世(900万年前)的剑齿象几个阶段, 到第四纪全新世(1万年前)演化成现代象(真象)。象类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由小到大,臼齿由少横脊变成多横脊,由低冠变成高冠,门齿(大牙)由小变大。

本市山前平原及南部广大地区,自第四纪(240万年前)以来,受全球大陆4次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影响,气候也相应发生过4次寒冷交替的韵律变化。冰期气候寒冷干燥,陆地面积扩大,土壤沙化严重;而间冰期气候温暖湿润,被子植物繁盛,草本植物发达,水草丰美,牛马成群,包括古象在内的哺乳动物从黄河一带向北扩张,最远处到达河北省北部,并成为生物界的主角。这种亚热带气候随着冰期的到来而结束,包括象类在内的许多哺乳动物或者死亡,或者迁徙。随着冰期、间冰期的交替,象类也数度轮回出现在天津平原,在本市曾发现距今3万年、10万年、20万年、70万年和200万年前的古象化石,正是冰期和间冰期轮回出现的生动反映。

在天津,两万年来上演了沧海桑田的真实故事,披毛犀诉说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披毛犀是冻土地带的典型动物,然而,这一动物竟然“下海”了。1979年,在陈塘庄42米地下的上更新统地层,发现了完整的披毛犀下臼齿一枚。经有关部门测定,其生活年代约距今两万年左右。而在此之前的1963年和1970年,在渤海湾先后发现了两具几乎同时代的未经搬运的披毛犀骨骼化石。20世纪90年代,在辽东、山东的渤海沿岸,又数度发现披毛犀的残骸。为什么披毛犀化石会在海里发现?为什么披毛犀化石完好如初?这些现象引起了科学家思考。科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印证了地理学家竺可桢早先提出的研究成果,即有关华北平原和渤海湾沧海桑田的认识:在最近的一次大冰期(大理冰期),随着两极冰盖和山岳冰川的扩大,海面大幅度下降了100至150米,当时的渤海湾露出水面,并与华北平原、辽东、山东两个半岛连为一体,成为低平的湖泊沼泽,局部地区还伴有沙漠。这个桑田变沧海的过程一直到1万年前,随着全新世海侵的发生才逐渐结束。

麋鹿也称四不像,原本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动物。起源于200万前的更新世,生活在华北及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在3000多年前曾高度兴盛,但在19世纪初,最后一批麋鹿却被劫掠到英国,从此,麋鹿在它的故乡消失了。

天津曾经是麋鹿的栖息地之一,数千年前,许多麋鹿在天津平原繁衍生息,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在宁河县田庄坨、赵学庄和西青区梨园头等地相继出土了大量的麋鹿角(化石),经测定,其年龄距今约2700至3000年左右。

麋鹿外形独特,生性温顺,被喻为“活化石”。20世纪50年代,英国动物学会曾经向我国赠送了几只麋鹿,使得麋鹿重新在故乡定居,并繁殖了后代,但由于离开故土时间久远,这批麋鹿已不适应野生环境,因此只得寄生在北京动物园,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由此看来,动物的存在具有指向意义,动物的死亡或消失意味着环境的改变,保护环境无论对动物,还是对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网-数字报刊 侯福志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动物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