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召开“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实施工作座谈会

河北召开“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实施工作座谈会

为落实河北省委关于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总体部署,最近,河北省科技厅组织召开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实施工作座谈会。通报了河北省委关于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总体部署及省科技厅相关组织工作的进展情况。与会专家分别介绍了近年来考古工作特别是在泥河湾人类探源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并对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实施提出了建议。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成立了“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研究项目专家组,初步拟定了项目长期和近期目标和任务,明确了下一步具体工作和推进措施。

贾红星厅长在讲话中指出,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作,明确提出了“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推进,把寻找早期人类活动遗迹作为一个长远目标,造就一支专业队伍,提升一批专业研究机构的考古科研能力,打造一张河北历史文化名片”的要求。省科技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提早谋划,积极推动泥河湾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广泛动员河北省的科技力量参与,立足省内科技资源谋划省重大科技项目,尽快启动实施泥河湾遗址群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工作。他希望有关科研单位抓住国家和省高度重视泥河湾人类探源工作的有利时机,加强人才队伍和考古科研能力建设,争取在寻找人类起源和人类活动遗迹上取得突破,提升河北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据了解,泥河湾遗址位于河北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化稍营镇境内,是国际标定的第四纪地层代表地点,其研究价值可与世界公认的人类起源地东非的奥杜维峡谷相媲美,素被国内外地质和古生物工作者所公认,成为中国以至其他大陆进行地层对比的标准剖面。泥河湾标准地层记录了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地球演化和生物、人类进化的历史,受到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及史前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

1924年9月,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考察内蒙古萨拉乌苏的返回途中来到张家口,会同美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在泥河湾进行了短暂的地质考察。在科学报告中,巴尔博将盆地内的河湖沉积物命名为泥河湾层,从而拉开了泥河湾盆地科学研究的帷幕。从那一刻起至今80余年,经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专家、学者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在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桑干河两岸区域内,发现了含有早期人类文化遗存的遗址80多处,出土了数万件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几乎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发展演变的全部过程。在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25处距今100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存中,泥河湾遗址群就占了21处。如此集中的早期人类遗存在全世界绝无仅有。泥河湾遗址群出土的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各种石器总计达到数万件。这些远古的文化遗址分布面广、内容丰富,囊括了古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学、古生物学、第四纪地质、古地磁学、古气候学和年代测定等多个学科,几乎记录了人类的起源和演变的全过程,是一个天然博物馆,对探索世界早期人类的发展及其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泥河湾早期文化遗存的密度之高,年代之久远,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特别是2001年马圈沟遗址的发掘,首次发现了距今约200万年前人类进餐的遗迹,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起源地。泥河湾向人们昭示:人类不仅从东非的奥杜维峡谷走来,也有可能从中国的泥河湾走来。


中国技术市场报 王占全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