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波:“我和古人类有个约会”

黄万波正在细观化石埋藏情况

“80岁高龄,本该是在家颐养天年的年纪,您为何还坚持工作,甚至亲临野外考古发掘现场?”9月27日,记者在三峡古人类研究所见到了现已80岁高龄的黄万波,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

“我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古文化研究工作,如今一个甲子过去,这份执著已不可能放得下。”黄万波这样回答。在之后的采访中,黄万波从容地讲述着几十年来的考古经历,岁月仿佛不落痕迹地溜走,只沉淀下一股执著的学术气息。

“那些化石,犹如出海的珍珠,犹如开启宝箱的钥匙”

黄万波于1932年出生于我市忠县新立镇,现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约研究员、重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名誉所长,也是我国目前最高龄的野外调查与发掘者。

1951年,黄万波乘船离开忠县去长春地质学院读书,第一次看见了三峡。

在此后的20年间,黄万波的考古工作几乎都徘徊在陕西、宁夏、甘肃、山西等北方地区,找到的蓝田猿人化石也局限在距今80至115万年之前。“我意识到一些问题,260万年以来,在冬季风的作用下,北方很冷,而湿热的南方可能更适合古人类居住。”黄万波想起了记忆中的三峡——那是一个半封闭的森林、河流环境,温度适宜,植被繁茂,就像一块神秘的处女地。

1984年夏,黄万波组织了一支考察队,浩浩荡荡地回到了三峡。

“老乡,知道哪里有龙骨吗?”到三峡后,黄万波四处向村民打听一种名叫龙骨的中药材(即古代哺乳动物骨骼形成的化石)。后来,他从一个赤脚医生口中得知,在巫山县龙坪村一个山坡地里,曾出土过上万斤的龙骨!

在那片山坡地,黄万波和考察队队员们陆续找到了一些碎骨,其中,有乳齿象、鬛狗、剑齿虎、祖鹿等曾生活在100万年以前的动物化石。“我把它们捧在手心,犹如出海的珍珠,犹如开启宝箱的钥匙。”黄万波如此回忆道。

1985年深秋,黄万波组织的发掘队陆续在龙骨坡挖出了一颗人类门齿和一段带有两颗牙齿的下颚骨。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古地磁测定,该人类化石的年代为距今204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早期!

消息一出,整个考古界都为之震惊。有国外学者评论说,这证明,从非洲来到东亚的直立人不是100万年前,而是200万年前。这将改写人类演化历史。

80高龄再进三峡 只为探寻人类起源

惊喜之外,考古过程中更多的是艰苦而漫长的挖掘,以及不断地被质疑和再证明。

为了找到更早的人类化石,黄万波体会过42℃高温下发掘现场的灼热,体会过耳边全是蚊虫飞过之声的烦燥,也体会过在老乡家,盖着5公斤重潮湿棉被的难眠。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黄万波最怕的是下雨。一下雨,发掘现场就只能停工。

黄万波最不怕的是来自其他学者的质疑。

龙骨坡的石器出土后,曾有学者提出:为什么一个遗址中只有两块石器?黄万波只找到了两块,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我不怕质疑,科学就是在质疑中前进。”黄万波说得很坚定。

1997年,黄万波和另一名学者一起回到龙骨坡,经3年时间的挖掘,找出了20多件石器。可新的质疑又来了:巫山猿人的化石就那么两块?2003年,黄万波又下三峡,4年后,他找出了上千件石器,甚至还有猿人吃剩的动物骨头,但猿人化石却再没现身。

这成了黄万波的一块“心病”。今年7月,已80岁高龄的他又进三峡,开始了第四阶段的挖掘。

“目前已有重大突破,但暂不能公布。”说起发掘情况,黄万波神秘地笑了笑,他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华夏儿女由来之梦想;一个是人类由来之梦想。我要力争在三峡地区找到5至10万年前后的智人化石,以此证明华夏儿女是由本土成长起来的;力争在三峡地区找到200至4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或古猿化石,以此证明人类起源地除了非洲大陆,还有亚洲。


重庆日报 刘洋 颜若雯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 黄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