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水源自彗星?
有关地球水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地球上的水是在数十亿年前,透过彗星、小行星、与陨石撞击共同带来的。最新研究显示,地球水中的同位素比例(氘氢比,D/H)与庞士-布鲁克斯(12P/Pons-Brooks)彗星所携带的水相符。
(化石网cnfossil.com)据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网站(编译 段皓元):天文学家利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次毫米波阵列(ALMA)观测庞士-布鲁克斯(12P/Pons-Brooks)彗星,发现其中的水具有与地球海洋几乎相同的同位素组成比例。 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了彗星可能在年轻地球上带来水与部分生命所需分子原料的假说。
一般认为,地球上的水在数十亿年前由彗星、小行星及陨石撞击带来。 然而,过去观测多数彗星的水同位素比例与地球差异明显。 本次结果则提供了迄今最有力的证据,显示至少部分彗星携带的水与地球水有相同的化学「指纹」。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首次绘制出12P彗星的彗发(包围彗核的气体)中普通水(H₂O)与重水(HDO,即水分子里的一个氢被带有额外中子的氘取代)的空间分布。 观测时间点为 12P 彗星接近太阳之际,结合毫米/次毫米波与红外线数据,精确测定了氘氢比(D/H)。 透过绘制 H₂O 与 HDO 的分布,研究团队判断这些气体确实来自彗核内的冰冻物质,而非在彗发中由化学作用或其他过程生成。
测得的 D/H 比值为 (1.71 ± 0.44) × 10⁻⁴,这个数值在所有已观测的彗星中偏低,并与地球海洋完全一致。 像这样的彗星是太阳系45亿年前形成时的冰冻残余物。 由于地球最初被认为缺乏水分,科学家一直以来推测彗星撞击可能是水的重要来源。 本次研究结果提供了最强而有力的证据,支持至少部分彗星携带与地球相同同位素特征的水,并可能帮助地球成为适合生命存在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