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灰翼黎明女神”是北美洲最新发现的翼龙

这种“灰翼黎明女神”是北美洲最新发现的翼龙

这张由艺术家绘制的重建图显示,亚利桑那州石化森林国家公园一处偏远化石床留存的化石化地貌、植物及动物。 ILLUSTRATION BY BRIAN ENGH

(化石网cnfossil.com)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RILEY BLACK 编译:涂玮瑛):古生物学家在亚利桑那州发现了一处可追溯至2.9亿年前的三叠纪化石宝库。

古生物学家在亚利桑那州石化森林国家公园(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的古老岩层中搜尋时,发现一处独特的化石床。这个三叠纪宝库可追溯至2亿900万年前,其中包含将近1500件鱼、蛙、龟、类鳄掠食者等动物的化石。最令人惊叹的是,这里也出现北美洲目前最古老翼龙的化石化残骸:始灰烬翼龙(Eotephradactylus mcintireae),属名的意思是「灰翼黎明女神」。

早期翼龙以极难寻获而闻名。藉由在身体与超长的第四指之间延展的革质皮肤翼膜,这些飞行爬行类动物能够在空中翱翔。它们的小体型和中空骨骼让飞行变得比较容易,但也代表它们的骨架往往在化石化作用可进行之前就遭到摧毁。古生物学家居然发现一只早期翼龙的颛骨、翅骨和牙齿,对他们而言属于意外之喜。

史密森尼自然史博物馆(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古生物学家班.克里格曼(Ben Kligman)是这项发现的研究团队成员之一。他表示:「这是我们最意想不到会找到翼龙骨头的地方。」

当年,这种体型如同海鸥般的爬行动物在今日亚利桑那州东部的天空振翅飞翔,而当地是一片有河道蜿蜒穿过的泛滥平原。克里格曼解释:「河流带来的沉积物保存了这些脆弱的骨骼。」

这种“灰翼黎明女神”是北美洲最新发现的翼龙

2023年,史密森尼自然史博物馆的脊椎古生物学主任凯.贝伦斯迈尔(Kay Behrensmeyer)在石化森林国家公园记录一处化石床的地质学资料。 PHOTOGRAPH BY BEN KLIGMAN, SMITHSONIAN

克里格曼与同事将这只新出土的翼龙命名为「灰翼黎明女神」,这个名字一方面纪念了化石遗址中的火山灰层,让地质学家能够精准测定化石床的年代;另一方面也象征这只翼龙属于翼龙演化历程的早期阶段。其种小名则是为了向博物馆标本制作人员苏珊.麦金泰尔(Suzanne McIntire)致敬——正是她最先发现了这些细小的翼龙骨骼。研究团队已于7月7日将这项发现发表在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

依据翼龙颛骨的磨损牙齿,克里格曼及同事认为它会捕食史前河道中丰富的有鳞鱼类。这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在其他地方,类似的三叠纪岩层中可能藏有更多来自古河道沉积物的始灰烬翼龙骨骼。为翼龙提供鱼类及其他小型猎物的溪流较有可能保存翼龙骨骼,进而勾勒出这些飞行爬行类动物起初如何分布到世界各地的过程。

这种“灰翼黎明女神”是北美洲最新发现的翼龙

新种翼龙Eotephradactylus mcintireae的正模式标本。比例尺单位为公分。 PHOTOGRAPH BY SUZANNE MCINTIRE

克里格曼说,收集这处化石床的所有物种(包括始灰烬翼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耗时大约十年。他们也在当地发现类似犰狳的鳄鱼亲缘动物(坚蜥〔aetosaur〕)、大型掠食性超级两生类(蒙托龙〔metoposaur〕)、身上复盖大型鳞片、如神话中龙般的爬行类动物(范克里夫鳄〔Vancleavea〕),以及拥有薄壳及颈上尖刺的早期龟类动物。

克里格曼说:「这处化石床的有趣之处是这里包含将在三叠纪之后宰制生态系的动物,例如蛙、龟、翼龙,它们与很快会在大灭绝期间绝种的古老动物群生活在一起。」

克里格曼表示,完整收集这处化石层中所有物种的化石(包括始灰烬翼龙),是一项非常辛苦且耗时的工作,前后花了大约十年。除了翼龙,他们也在当地发现了类似犰狳的鳄鱼亲戚(坚蜥〔aetosaurs〕)、体型巨大的掠食性超级两生类(蒙托龙〔Metoposaurs〕)、身上复盖大型鳞片、宛如神话中龙一般的爬行类动物(范克里夫鳄〔Vancleavea〕),以及拥有薄壳和颈部尖刺的早期龟类动物。

克里格曼说:「这处化石层有趣的地方在于,这里同时保存了三叠纪后期将主宰生态系的动物,例如青蛙、乌龟和翼龙,它们与那些很快会在大灭绝期间消失的古老动物群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中。」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