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珍珠鸡在软泥上奔跑表明,用于计算恐龙速度的数学可能不准确
(a) 研究动物。用硬泥(b)、软泥(c)和非常软泥(d)制作的珍珠鸡足迹,比例尺=5cm。(e)测量站姿时的髋关节高度以及股骨、胫骨和跗跖的总和。来源:《生物学快报》(2025)。DOI: 10.1098/rsbl.2025.0191
(化石网cnfossil.com)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Bob Yirka):一个国际团队发现,基于轨道上的足迹来确定移动恐龙速度的方程可能不准确。在发表在《生物学快报》杂志上的研究中,该小组敦促受试珍珠鸡在泥泞的赛道上行走或奔跑,然后使用标准方程计算它们的速度。
20世纪70年代,古生物学家开发了数学方程,根据足迹之间的距离和其他因素来确定恐龙的行走速度。从那时起,这些方程式就一直被使用。但现在,似乎必须重新考虑这些计算的结果,因为这些新实验的结果表明,这些方程可能非常不准确。
为了测试方程的准确性,研究人员转向了珍珠鸡——大型鸟类和唯一幸存的恐龙谱系的成员。他们首先创建了不同稠度的泥泞测试轨道。接下来,他们哄骗这些鸟在测试轨道上行走和奔跑,并使用高速摄像机和计时器记录下来,以确定它们的真实行走或奔跑速度。
然后,研究人员使用标准方程,仅使用鸟类在测试轨道上的足迹来计算它们的行走和奔跑速度。方程式的结果显示,在每种情况下,鸟类的行走和奔跑速度都比实际快(在某些情况下,快了四倍),泥的稠度没有区别。
研究小组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这些方程假设恐龙在固体表面上行走,而不是在泥里。在泥泞中行走往往会减缓步行和跑步的速度。因此,恐龙在泥泞表面行走(并留下足迹)的速度可能会较慢。他们指出,这些方程还假设步幅越大,步速越快。在观察珍珠鸡留下的足迹时,他们发现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