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岩画上的神秘动物。图片来源:Julien Benoit, 2024, PLOS ONE,CC-BY 4.0(化石网cnfossil.com配图)
(化石网cnfossil.com)据参考消息网:德国《世界报》网站10月4日报道,朱利安·伯努瓦在电脑摄像头前举起的模型看上去就像一个奇异的杂交种,仿佛是犀牛与蜥蜴交配的产物,还拥有一颗远古乌龟的头颅和一对向下翻转的獠牙。伯努瓦说:“类似于海象。”
伯努瓦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金山大学从事研究。正是这对醒目的獠牙令他宣称,自己在一个不寻常的地点——也就是南非一处绘有当地原住民桑人画作的岩壁上——再度发现了某种早已灭绝的四足动物。
发现化石
这幅岩画位于“布拉克方丹洞穴”内,可能绘制于1821年至1835年间。上面除了人像,还能辨识出几种动物,其中就有那只令人联想到短腿海象的生物。但此地距离海岸很远,从未有过海象这种海洋哺乳动物。那么,这难道是某个灭绝的物种?
伯努瓦坚信,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桑人对化石很有研究,其中包括哺乳动物的祖先“二齿兽下目”的化石。
伯努瓦解释道:“它们是大中型食草动物,生活在约2.5亿年前的卡罗地区,比第一批恐龙还要早很多。”他说,它们的化石很容易通过獠牙辨认,而且经常出现在南非自由邦省鲁维尔镇以北的洞穴附近。
大约200年前,桑人可能从中受到启发,将这些典型特征赋予某种神秘生物,就连岩画上神秘的圆点图案也与时而出土的木乃伊化的化石皮肤相符。
伯努瓦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详细介绍了这幅岩画。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明了为何他的研究小组要寻找能证明桑人是“土著古生物学家”的证据。他说:“我们发现,很容易就能发现化石的地方,往往也能找到石器。”
伯努瓦认为,桑人不可能对二叠纪和侏罗纪时期的骨骸一无所知,“它们在这里几乎随处可见”。他说,桑人还会收集三叶虫等动物的化石。“所以我想知道,是否有其他迹象表明桑人在试图理解化石的含义。”
古老传说
传说中,很久以前,一群“巨大的野兽”曾生活在这片地区,但后来灭绝了。伯努瓦认为,如果将这些民族志的证据与考古学和古生物学证据相结合,就可以推测,桑人画家的确会被散落四周的化石吸引:“这是一种诠释,一种试图理解其意义的尝试。”而且是以桑人自己的方式,在他们自己的信仰体系中。
伯努瓦认为这幅岩画的创作与一个降雨的咒语有关:巫师们跳着舞,试图到达冥界,从这个“水的世界”中带回一些“雨的动物”。“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仰体系。”
伯努瓦对向现存的桑人群体(例如卡拉哈里沙漠中的桑人)打听曾生活在此地的桑人的信仰不抱什么希望,因为他们各自的神话与仪式大相径庭。不过,伯努瓦想尽快探访一个位于莱索托的档案馆,深入了解生活在卡罗盆地的桑人及其历史。
了解南非桑人的另一个途径是遗传分析。位于德国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与南非的同行一起在《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描述了如何通过遗传物质理解桑人一万年的进化史。研究结果令人吃惊:尽管南非拥有世界上最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生活在最南部的人类在漫长、惊人的岁月里与世隔绝。
生活在非洲大陆南部和西南部的土著群体如今被简单地概括为科伊桑人。他们是最古老的人种之一,其血统属于最早从智人的谱系树中分离出来的几支。今天,科伊桑人的数量在10万人左右,其中只有少数仍沿袭狩猎采集文化的传统生活方式。
遗传信息
由于DNA在炎热的气候下难以保存,迄今为止的比较分析中还欠缺来自非洲的、可追溯到早期人类历史的数据。但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古遗传学家们还是成功从奥克赫斯特遗址出土的13具遗骸样本中提取到古老的遗传物质。
开普敦大学生物人类学教授、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维多利亚·吉本表示:“奥克赫斯特是研究人类历史的理想地点。”当地发现了40座儿童和成年人的坟墓,以及可追溯到1.2万年前的石器层位。
从遗骸中提取的遗传物质尽管没有那么古老,但目前解码的DNA序列已涵盖距今一万年到1300年的时间段。这是除马拉维的基因组(1.4万年)之外,非洲发现的第二古老的基因组。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甚至可以确定其与今天桑人的基因相似性:他们具有直接的亲属关系。
研究第一作者约沙·格雷青格介绍,此外,研究小组还在南海岸发现了“相对的遗传稳定性”,也就是说,“在一段异常漫长的时期内,没有任何群体遗传学方面的变化”。
南方的桑人显然与北方的邻居没有任何往来。但这种情况在大约1200年前发生变化。先是来自东非,然后是来自西非的族群进入桑人所在的地区,带来畜牧业、农业和新的语言,并与桑人混居。基因数据还显示,在17世纪欧洲移民到来后,他们的遗传信息也很快出现在桑人的基因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