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探访化石修复师的幕后工作

走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探访化石修复师的幕后工作

走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探访化石修复师的幕后工作

走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探访化石修复师的幕后工作

走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探访化石修复师的幕后工作

走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探访化石修复师的幕后工作

(化石网cnfossil.com)据动静贵州(记者 陈艳 陈久菊):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博物馆的最高等级。5月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对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进行公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入选。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是省内建筑面积最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馆藏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岩矿标本、自然资源文化物件、地质资料等10余万件,集中展示了贵州作为“古生物王国”“沉积岩王国”“喀斯特王国”的独特魅力。博物馆于2021年8月14日开放,去年接待线下游客近94万人次。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走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探访化石修复师的幕后工作,看他们如何“唤醒”三叠纪的古生物,揭秘亿万年前贵州生物密码。

细微处一天只能修2毫米到3毫米

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负一楼的化石修复研究室内,化石修复专家罗永明正坐在操作台前,借助显微镜全神贯注又小心翼翼地进行着一块巨胫龙化石的清理与复原工作。“出土时这块化石是被包裹在岩石中的,需要先对岩石进行清理,围岩的清理不能直接用刀去拨开或者捶打。”

在罗永明身旁的抽屉里,放着笔芯大小不同的气动笔,拨开围岩和修复化石都是通过这些气动笔来完成。“我们的笔尖是不直接触碰化石的,要用气动笔的震动把包裹在化石上的围岩逐层抛掉,让围岩和骨化石骼分开,这样才能保证在化石的表面不留下气动笔的针眼。”

罗永明修复的这块化石的岩石部分是泥灰岩,有2亿多年的历史,经过罗永明2个多月的精修,尾鳍、鱼头等主要结构已清晰可见,犹如浮雕一般呈现在石板上。但要全部完工,罗永明说至少还需要一个多月。“因为这块化石有三处最难修复的地方,它的头正常来讲是接着颈椎的,但现在头错位了。其次是身体,它身体大部分都是细小的肋刺,很细很密集,要在肋刺下面找骨骼很难。还有就是牙齿,它的牙齿比较密集,牙齿大约1毫米左右大小,牙齿之间的距离也只有0.5公分左右,很脆,要一个个剔出来,稍微不注意气动笔一靠上去,就会断掉,这些细微的地方一天只能修2到3毫米。”

贵州的巨胫龙化石主要来自兴义,生活在约2.37亿年前,目前全国总量不超过一百块,是陆地和海洋两栖生活动物。罗永明说,“这种化石形成的概率都很低,所以非常珍贵,我们修复的不止是化石,更是在翻译历史,对于人类现在以及未来都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

修复化石是一场感知生命伟大的曼妙体验

在多数人眼里,化石修复是一件枯燥难熬的事,但罗永明说,“修复化石能体会到生命进化这一漫漫长河里的美妙,有时它像开盲盒,能带给你很多惊喜。”

在修复的众多化石中,给罗永明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化石,是目前在展厅陈列的一米多长的周氏黔鱼龙。他说,通过修复发现,这条鱼龙生前肚子里怀有至少9个幼体,并可以推测出它死亡之前,头部和胸部遭受过大型生物的攻击。“有几块脊椎骨发生了错位,还有几根肋骨也断裂了。身负重伤后,应该是母性的本能,为了让肚中的小鱼龙顺利出生,它选择了所有鱼龙都不敢进入的还原水层(富硫层)。还原水层不适合游泳类的生物生活,因此攻击他的生物没有继续追击。遗憾的是,周氏黔鱼龙因身负重伤,加上不适应还原水层,最后死在了还原水层。”

这块周氏黔鱼龙化石,罗永明和其他专家前后修了近8个月,才得以看清它肚子里的9条小鱼龙。而这块化石带给罗永明的不仅有2亿多年前,鱼龙妈妈为了保护幼崽多次躲避攻击的感动,更让他对古生物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这块化石能看到鱼龙怀孕的情况,对辨别鱼龙雌雄,以及研究古地理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说到化石修复,罗永明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力求真实、完整、清晰地还原古生物本来的模样。”

如何辨别修复出来的化石是否真实还原了古生物本来的样貌?

罗永明指着正在修复的巨胫龙化石说,“就像这块,首先是看围岩和骨骼的成分,它的围岩是碳酸钙,它的骨骼大部分是磷酸钙。其次,如果是靠想象雕刻上去的,是没有化石骨纹的。你看这个化石上面,细看就能看到很多孔和纹,和动物的骨骼一样。而雕刻的就只有雕刻的印子,没有骨头的纹路。”

特有的地理特点造就了贵州的“古生物王国”

今天的贵州,是一幅水绿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但你知道吗?两亿年前的贵州却是一片汪洋。经过复杂多样的地质演变,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

目前,贵州是全世界发现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数量最多、种类最多的地区。这里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化石门类,2000多个属、5000多个种类,贵州也因此在国际学界有了“古生物王国”美誉。随着贵州地质博物馆的开馆,浓缩了贵州近9亿年的地质历史以及6亿多年的古生物史展现在大家眼前,一块块化石串起了贵州的古生物演变进程,追溯了从海洋到陆地的古生物多样性。

为什么贵州能保存下来这么多珍贵的化石?罗永明介绍,主要源自贵州当时特殊的海洋环境。“无论是关岭还是兴义,它的海洋环境都非常特殊,是一个比较静谧的海湾,类似于泄湖。靠深海那面有很多隆起的岛屿把海水阻隔,并分成了两层,表层是含氧丰富的正常水,但底层的是还原水,以硫化物为主,基本上没有什么高等的生物可以生存。所以死亡在海底的水生物遭到的破坏性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形成了现在的古生物化石。”

化石修复需要持续的热爱 当前人才匮乏

修复化石枯燥辛苦,有时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很多细微地方往往就在毫厘之间,稍不注意就可能对化石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加之古生物化石修复大多都需要借助显微镜,为了缓解长期在显微镜下工作损伤眼睛,以及缓解久坐带来的身体疲劳,修复工作每隔一小时左右都需要休息一次。

此外,化石修复主要使用的是气动笔,长期听尖锐的气动笔声会给耳朵造成损伤,为了保护听力,修复师通常会带上耳机,听一些清缓的音乐阻隔刺耳的噪音。罗永明说,“化石修复需要持续的热爱、耐心和专注。”

因为化石修复工作的特殊性,目前化石修复人才比较匮乏。罗永明说,“化石修复专业能力要求高,目前国内大学又没有这个专业。”

日常工作都还好应付,尤其是一些赶时间的修复工作,人手不足带来的压力很大。“为了筹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2018年开始,我们在外培训组建了20多人的临时修复组。2019年开始进行化石修复,修复了3年,到开馆都没有完全结束。我们每次到下面去指导,一去就是一两个月。”目前罗永明所在的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只有三个化石修复的工作人员,且都不属于博物馆自己的编制。

对于修复人才紧缺的问题,罗永明说,这是一个全世界都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采出来的化石是受保护的,如果大学开设这样的专业,学生们的就业问题很难。用人单位要养一批人来等着修化石,又是一大笔开销。“目前普遍的解决办法就是,博物馆一般会招收学习地质专业且对古生物化石有基本认识的人才,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化石修复工作。”

从事化石发掘、修复、研究工作20多年了,罗永明说,“化石它可以告诉我们亿万年前这片土地发生的故事,通过修复化石,探索地质变化的奥秘,探寻亿万年前的沧海桑田,我乐在其中。”(原标题:我感知到了2亿年前的母爱!)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博物馆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