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3万年前就会制作和使用“钻头”

古人类3万年前就会制作和使用“钻头”

古人类3万年前就会制作和使用“钻头”

古人类3万年前就会制作和使用“钻头”

图为石头钻具,半个鼠标大小,白色圆圈处为“指垫法”打制的“钻头”。

古人类3万年前就会制作和使用“钻头”

图为兽齿垂饰,中间孔洞呈椭圆形,直径2毫米至3毫米,用“钻头”双面钻孔制作完成。这两件文物拓展了人们对旧石器时代的认识,留下人类文明进步珍贵记忆。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古人类3万年前就会制作和使用“钻头”

鞍山市博物馆展出的小孤山人生活场景模型。 本报记者郭平摄

(化石网cnfossil.com)据辽宁日报:作为我省旧石器晚期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遗址,海城小孤山遗址出土文物拓展了人们对东北乃至全国旧石器文化的认识。如今摆在鞍山市博物馆中的石器、骨饰品,为后人留下了距今1.8万年前的小孤山人用“指垫法”制作石器工具和先进的双面钻孔技艺,引起考古界的重视。

大地震后山洞惊现,洞内发现人类生活遗迹

鞍山市博物馆“鞍山史迹话沧桑”展览的起始部分,展示的是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海城小孤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小孤山遗址引起考古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与我省很多重要的史前遗址发现过程相似,小孤山遗址的发现也带有偶然性。

1975年2月4日,我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海城市孤山镇附近的青云山上震落一块大石头,石头原在的位置露出一个距地面30余米高的小洞穴,省地质工作者在洞里发现了肿骨大角鹿等中更新世的动物骨骼化石。

在调查新暴露的小洞穴后,地质工作者在山脚下又发现了一个保存完整的洞穴,里面也发现了动物化石。这个完整洞穴其实早为人们所熟知,而且本地人还给洞穴起了个名——“玊(音sù)洞”。

这一发现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重视。1979年,当地考古工作者在玊洞内进行了考察和试掘,发现少量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经鉴定,这些石器属旧石器时代。

当然,深入了解之后,考古人员必须面对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从这个洞穴被人类选中的时间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它一直被人们以各种方式利用着。

清咸丰七年(1857年)修订的《岫岩县志》中有:“城西北九十里,小孤山之对面,曰‘仙人洞’。洞有二:稍南者洞口较闳敞,横亘石墙,洞外有药王庙,洞内黑暗无光。土人有欲穷其境者,数人结队笼烛而入,初进颇宽敞,掉臂绰有余,但见石乳所结,万象罗目。再进则稍隘,越此又复宽阔。约行数里抵一河,水流汹注,人莫敢渡。唯见对岸石门有光射入。洞内时有恶风鼓荡,如挟雷霆,故人相戒,不敢复入。每闻风声必有蝙蝠往来洞口,其大倍常。庙祝时一见之。其北复有一小洞,差小,内供佛像,前有池,足供庙祝之饮。洞上横嵌一石,题曰‘玊洞’。”

根据所载,至少在清咸丰年间,玊洞的名称就已经刻在那里,当地人称为“仙人洞”。

研究人员发现,这里是一处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命名为小孤山遗址。因为后人的扰乱,洞内自然状态遭到破坏。

小孤山人制作石器种类多,被称为“旧石器工业”

小孤山遗址真正被唤醒的时间是在1981年,当年9月22日,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慰文来到我省进行古人类、旧石器考察,海城小孤山遗址引起了他们的重视。此后,贾兰坡建议组织力量对小孤山遗址开展古人类学、考古学、古哺乳动物学、地质与地貌学、古环境和年代测定等多学科综合研究。

根据贾兰坡的建议,考古部门从1981年开始,又先后对小孤山遗址进行了3次科学严谨的考古发掘。

考古资料显示,玊洞的洞口南向偏西,洞宽5.8米,深19米,洞后有落水洞相连,那里通向地下暗河或溶洞系统。洞室面积约90平方米,洞顶有两个穹窿,最高一个高出地面4.8米。

洞内的堆积最厚处达6米以上,考古人员共发掘了350平方米的堆积物,约占洞内堆积物的70%。

考古发掘结果显示,小孤山遗址洞内堆积大体可以分5层。经科学仪器测定,最下面一层年代为距今8万年,第二层距今5.6万年至3万年,第三层距今3万年至2万年,第四层距今约1.7万年,第五层为全新世堆积,也就是1.2万年至今形成的堆积。

出土遗物集中于8万年至2万年间,在近6万年时间里,小孤山人在这处依山傍水的洞穴中繁衍生息,留下大量生活遗迹。

考古人员清理出1万多件石器、数件骨角制品、数量可观的动物化石与灰烬等文物,其中数量众多的打制石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因为打制石器数量太多,截至目前,考古人员仅选出600多件进行初步观察分析,如果将全部石器逐一分类,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

这600多件石器可分为石核、石片、工具、碎屑和备料五大类,其中工具部分可以分为砍斫器、手斧、手镐、球状器、盘状器、边刮器、凹缺器、锯齿刃器、鸟喙状器、钻具、雕刻器和尖状器12种类型。

这些数量巨大、样式不同、功能各异的打制石器集中于一个山洞中,反映了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小孤山人在工具制作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甚至可以“批量生产”,考古工作者据此提出小孤山遗址“旧石器工业”的说法,这一说法被《小孤山:辽宁海城史前洞穴遗址综合研究》直接采用。

用先进的“指垫法”、双面钻孔法对饰品进行精雕细刻

在鞍山市博物馆展出的小孤山遗址出土文物中,有3枚骨针和5件垂饰,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骨制品上都有一个细小的孔,表明小孤山人已经掌握精巧的钻孔技艺。

研究人员在众多的石器工具中认真观察、辨认,找到了小孤山人使用过的钻孔工具,命名为“钻具”。

钻具在小孤山人打制的石器中占比较高,人们对随机抽查的551件出土石器进行分类,其中归入钻具的石器达39件,仅次于鸟喙状器和球状器,位列小孤山人常用石器的第三位。

对于小孤山人制作的工具,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顾玉才曾做过专门研究。研究团队通过显微镜观察小孤山人钻具制作时留下的疤痕以及使用时留下的微小痕迹,然后选用小孤山人制作钻具使用的石材进行手工制作及使用方法模拟。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模拟实验,验证了小孤山人的钻具是用石锤一次加工完成,但在制作钻尖的尖刃和侧刃时,使用了“指垫法”。

所谓指垫法,是古人类在制作打制石器过程中取得的一大重要进步:人们在修理石器时,用一只手的食指垫在待加工的石料下面,与拇指相对握住,另一只手握石锤轻轻敲击石料,控制打击点和打击力度,这样能使剥下来的石片较为匀称,制作的石器较为规整、耐用,符合制作者的需要。

研究人员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了钻具的使用微痕,发现多数钻具都具有钻孔功能。研究人员又认真比对了用兽牙、贝壳制成的装饰品,发现绝大多数装饰品采用钻孔或部分钻的方式穿孔,而且孔的大小和深浅在钻具钻尖宽度和长度的加工范围内,这就进一步验证了研究人员的结论。

那么,距今8万年至1.2万年的小孤山人是怎么使用这些钻具的呢?

研究人员通过5件制作精美的装饰品,发现小孤山人制作饰品的穿孔方法有挖孔、磨孔、挖钻结合等多种技术。其中,距今5.6万年至3万年的小孤山遗址第二文化层出土穿孔兽齿垂饰是制作最为精美的一件。

研究发现,小孤山人制作这件饰品,选用的是食肉类动物的犬齿。先截去齿冠部分,再将其通体磨光。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件饰品两面孔的轮廓都是椭圆形,孔壁斜直而规整,可以看到清晰的旋纹和横向转折纹,具有典型的钻孔特征,表明它是用双面钻孔的方法制作完成的。这件兽齿垂饰表明,小孤山人在至少3万年前便已经掌握了双面钻孔技能。

专家指出,在旧石器时代,指垫法加工、双面钻孔是十分先进的工艺,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小孤山遗址这一发现拓展了人们对旧石器时代的认识,留下人类文明进步珍贵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