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功能

古人类遗址空间分析是解读遗址功能、阐释先民在遗址中的生产生活状态的重要手段。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和他的科研团队选取水洞沟遗址2号地点第2文化层的遗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出土的各类标本和火塘遗迹进行空间复原、时序性和相关性研究,探讨了遗址居民行为方式、群体规模与构成、遗址功能,指出2号地点第2文化层为晚期智人居住的开放式大本营,居民以火塘为中心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的生活模式:骨针和装饰品的存在指示了现代人行为和一定的劳动分工现象。《科学通报》2011年56卷33期刊发了该项成果,这是在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中发现的最早的此方面的证据,对研究同类遗址的空间利用和先民适应方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东28公里,1923年被法国古生物学家Licent和Teilhard等人发现,以后历经多次考古发掘,出土古人群在3-1.1万年前期间断续在该地区生产和生活留下的遗物和遗迹。2号地点揭露面积约80平方米,自上而下含有5个文化层,出土包括石制品、骨制品、动物化石、烧骨、碳屑、鸵鸟蛋皮装饰品在内的数万件标本。出土石制品组合以碎屑和断块为主,随后为石片、石核和石器;石器所占比例较小,组合中以石片为毛坯的刮削器占多数,随后为尖状器、端刮器和极少个体较小的砍砸器。考古学家认为2号地点与众多华北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材料相似,属于中国华北石片石器主工业范畴。

高星研究团队对出土材料、各类遗物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判定水洞沟遗址文化层为原地埋藏,未遭受远距离水流搬运, 或长时间的暴露等其他外力影响,基本保持了原生状态,认为遗址中出土物的分布状态能够如实地反映古人类在遗址中进行的生产生活活动。2号地点第2文化层遗物遗迹分布较为集中,其中厚度突增的位置均为火塘文化遗存,从三维空间分布上看,应是在一个连续的时段内形成,代表古人类生存行为的一个历史横断面。

古人类“居住事件”的主要标志为居住面中的火塘,火塘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状态可以指示“居住事件”的频次和程度,进而提示居住者的生存状态和对居址的利用方略。2号地点第2文化层出土若干火塘,在平面图上至少可以识别出7处。高星研究团队经过细致研究分析后,认为至少经历了2次古人类的居住使用,而这两次居住使用的间隔最短为相继发生,最长可能为3千年。在此过程中,遗址占据者进行了包括剥离石片、制作工具、加工装饰品、烧烤消费食物等一系列活动,这些行为的发生表明第2文化层的大本营性质,指示了当时居民以火塘为中心的生产生活习惯。

文章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生关莹解释说,距离火塘较近处遗物密度较大,而远离火塘的外围区遗物密度逐渐变小,文化层在剖面上呈现“透镜体”状。此种遗物的散布状态还指示了居住面不存在“围墙”的遮挡,即处于露天的状态,而古人类是否有用于睡眠和进行其他活动的小型遮蔽所则有待今后的发掘工作检验。

高星研究员说,“水洞沟遗址古环境综合资料显示,2号地点第2文化层形成时,该地区属于开放的疏林草原旷野环境,其间分布着小的湖泊和河流,古代居民靠近湖岸或河岸居住以便获取水源;居住区内动植物资源较充沛,为先民提供了便利的生存条件;第2文化层遗址结构表明了居民以火塘为中心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的生活模式;骨针和装饰品的存在指示了现代人行为和一定的劳动分工现象。这是在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中发现的最早的此方面的证据”。

该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资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旧石器 水洞沟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