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寒武纪生物古地理格局与多样性演变的耦合关系

《古生物学》:寒武纪生物古地理格局与多样性演变的耦合关系

图1 寒武纪生物古地理地区性指标(PIE)的变化曲线(PIE值越高,表明地区性越强)

《古生物学》:寒武纪生物古地理格局与多样性演变的耦合关系

图2 基于网络分析法寒武系各个阶的生物古地理格局(不同颜色和数字的多边形代表了不同的生物区)

(化石网)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纪是海洋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关键时期,记录了地质历史中最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之一。在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动物门类相继出现,并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期内(距今5.6-5.2亿年前),发生了快速的生态分化和扩张,从而奠定了显生宙以来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

这一生物事件已被诸多学者广泛研究并深入讨论,并通过将多样性分解为alpha、beta和gamma三个不同尺度;一些研究还揭示了寒武纪大爆发本质上主要是由群落间多样性在第二阶向第三阶过渡期间的快速增长所驱动的。然而,在此过程中,地区间不同群落的分化究竟如何表现在地理空间上,即生物古地理的具体演变模式,一直缺乏基于多门类古生物数据的定量化评估。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层古生物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那琳博士、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启剑副研究员,与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科研人员合作,基于PBDB数据库(https://paleobiodb.org)中4万余条寒武纪无脊椎动物化石产出记录数据,结合网络分析法,对此关键时期的生物古地理格局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探讨寒武纪大爆发及随后的若干次规模不一的生物灭绝事件是如何在全球尺度上对上述格局造成影响。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理论古生物学权威期刊《古生物学》(Paleobiology)上。

研究发现,基于种级分类单元的网络组成显示,在寒武系的前三阶表现为全球生物地理有地区性逐渐加强的趋势,并在第四阶到达辐射期峰值(图1);海洋生物的平均分布范围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收缩,移动能力较强的古生物化石产出记录比例亦在此期显著增加。上述结果不但从生物古地理的角度验证了寒武纪大爆发全球多样性的增长主要是由beta多样性驱动的假说,而且详细勾勒出每个阶生物区演变的细节(图2),暗示了生物地理区域性的增强可能进一步加速了全球多样性的增长。而在古杯动物灭绝事件(AECE)的发生之后,伴随着全球生物区的高周转率,乌溜期的生物古地理格局也几乎被完全重置,表明灭绝事件能对生物古地理格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关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中国科学院青促会项目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课题等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Na, L., Kocsis, á, Li, Q.*, & Kiessling, W. (2022). Coupling of geographic range and provincialism in Cambrian marine invertebrates. Paleobiology, 1-12. https://doi.org/10.1017/pab.2022.36.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地理 寒武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