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六十个馒头做学问的知名古生物学家马廷英教授

吃六十个馒头做学问的知名古生物学家马廷英教授

吃六十个馒头做学问的知名古生物学家马廷英教授

(化石网报道)据《南方周末》(作者:徐自豪):马廷英(1899—1979)。除却古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的专业圈子,马廷英教授的大名知者甚少。2019年3月底的布衣书局拍卖中,出现了一组七册马教授的地质学专著,是日本古生物学家尾崎博的旧藏。

马廷英(1899—1979),辽宁金州人,中国海洋地质科学的先驱者,知名古生物学家、海洋地质学家、海洋生物学家。少年时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系学习,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之后在仙台市东北帝国大学地质系,追随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矢部长克(H.Yabe,1878—1969)教授作珊瑚研究。回国后入职于中国地质调查所、国立中央大学。抗战期间为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抗战胜利后奉命赴台湾接收台北日本帝国大学,即后来的国立台湾大学,马廷英一直在地质系工作到退休。

发现珊瑚的年生长值

教书育人之外,马廷英在地质学领域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上世纪30年代,他发现古生代、中生代甚至现代的珊瑚化石上的生长线(环纹)呈季节变化,类似于树木的年轮,暖季生长快,生长线稀疏,而寒季生长慢,生长线密集。外形上也有显著区别,分别表现为膨大与缩小部分,交替上升,呈现出季候或年生长现象。于是他把珊瑚的年生长值命名为“年层”,与植物的“年轮”相对应。同时他还发现珊瑚的年生长值受海水温度影响很大,呈正相关的关系。海水温度高的区域,珊瑚年生长值大,反之则小。而且离赤道越近,季候生长现象越模糊(四季不分明),离赤道越远则越清晰。

古代生物化石上保存的显现生长节律(节奏与规律),后来被命名为“化石钟”,马廷英早早地就为该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还是将珊瑚成长的古生物资料用于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变迁的第一人,同时也是首位将古生物资料应用于大陆漂移研究的学者。马廷英在古气候与大陆漂移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在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沉寂之时,为之印证,并作出了重大的补充,因此获得了台湾“教育部”颁发的第一届学术奖。

马廷英的研究不只局限于地质理论方面,在经济地质与军事方面亦有贡献。抗战期间他考察研究了盐场的增产问题,实地解决晒盐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还曾在福建沿海调查战略资源,绘制东南沿海军事地形图。马廷英对石油能源也有心得,地壳滑动时会造成大量生物死亡而生成石油,五十年代他就推断台湾西部及海域深处可能蕴藏大量石油与油气。时值台湾浅层油气逐渐枯竭,勘探预算逐年攀升,到底要不要维持钻探,成为当时面临的一个艰难选择。马廷英在台湾“立法院”据理力争,强调台湾西部地质构造与日本、中东产油区相似,所以地下肯定存在大量油气,只不过位置较深而已。他的阐述说服了众人,继续勘探至4000米以下后,果然成功地获得了大量油气。马廷英的执著成为台湾石油地质勘探事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时至今日,台湾中北部居民与工厂仍在使用该处供应的天然气。

六十个馒头

马廷英的地质研究著作深奥难懂,其哲嗣马国光写有一部名为《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的家庭回忆史,加之一些后辈学人的回忆文章,还是记录下不少有关马廷英生动的历史细节。

时下热议的“996”工作制与马廷英的拼劲相比,简直“弱爆”了。他一做起实验来就不分白天黑夜。开始工作了,就带几十个馒头进研究室,在里面靠喝水吃馒头度日,其余时间不分昼夜地工作。实验结束出得室门,只消走上一两步,倒在地上就能入眠。事后别人问起做了几天研究,回答是:“六十个馒头!”

马廷英晚年曾回忆过进入中国地质调查所工作的由来。当年的地质调查所是“中国第一个名副其实的科研机构”(蔡元培语),是中国“最出色的科学研究机构”。入所考试门槛很高,所内工作人员皆为一时之选。第一位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地质学家裴文中,从北大地质系毕业后,连考了两年方才取得入所资格。

丁文江力邀入所

丁文江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马廷英青眼有加,力邀马廷英到地质调查所工作。地质所的Offer,可以使年轻的科学家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下取得更大的进步,但这位“不识趣”的马博士居然无甚兴趣,一口拒绝。吃了闭门羹的丁文江很有耐性,足足劝说了一整晚。倔脾气的马廷英坚决不松口,丁文江无奈悻悻而归。当夜他又来了,敲开房门却欲言又止,托辞说自己肚子饿了。马廷英递给丁文江一整盒“金鸡”饼干,丁文江也不言语,一片一片,细嚼慢咽。两人心知肚明,但谁也不开口提入所工作的事情,寂静的夜里只听得丁文江咀嚼饼干的声音。担心他吃坏肚子,马廷英只得点头同意。可怜丁文江为国举才,祭出饼干计鼓腹而归。

马廷英的研究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副产品”。他在南海东沙群岛科考时发现,海床上有部分珊瑚长在了海底沉船遗留的瓷器上,通过测算珊瑚的成长速度和周期,就可以判断出沉船的年代,进而推断出该片海域早在明代就是中国的领域。对于这个发现,马廷英不以为然,认为在学术上没有太大价值。但后来南海争端时,正是因为这个研究成果,成为捍卫国家主权的有利证据。

接收台北帝国大学

九一八事变后,为收容东北流亡学生,张学良在北平创办了东北中学。抗战全面爆发后,马廷英被委派担任该校校长,组织学生长途跋涉,历时一年多,行程两千多里安顿到大后方四川。完成任务之后,马廷英来到重庆任中国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继续从事地质研究。

战时的重庆,文教军政机构众多,名家汇聚。有次餐会上受人撺掇,要马廷英与同样尧舜千钟的郭沫若比试酒量。两人一杯接一杯地干,无论怎么喝,郭沫若总是领先一杯,马廷英遂停杯服输。但他随后不甘心地提出比赛吃饭,这下轮到郭沫若认输了。打了平手之后,有好事者继续提议,再比谁爬山快!

抗战胜利后,马廷英与陈建功、苏步青、蔡邦华、陆志鸿、罗宗洛等教授赴台接收台北帝国大学,改建为国立台湾大学。当时大部分中国师生强烈要求驱逐日籍师生,但马廷英与罗宗洛等人坚决反对。他们主张留聘优秀的日本教授,以维持台大的教学水准。

马廷英在台大的工作与生活很平静,直到1970年代的“保钓爱国运动”发生。马廷英曾预测钓鱼岛海域富含大量的石油蕴藏,并托人将想法转达给台湾高层,但可惜未受到重视。1971年6月,日美签署了所谓的《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定》,将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海峡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等民间力量率先自主发起了爱国护岛运动。后悔没有坚持己见的马廷英,成为台湾最年长的“保钓人士”。虽然平日里对政治毫无兴趣,但这回他却积极参与各种会议,并通过新闻媒体,多次发表爱国演讲。

马廷英暮年患病住进了他曾经亲自接收的台大医院,可是陋巷箪瓢的老教授只住得起三等病房,新闻界极为不平作了报道,之后当局立即给予极高的礼遇,政要接踵探视,身后备极哀荣,张学良在台湾的首次公开露面,据说就是出现在马廷英的葬礼上。

师生情深

书比人寿,在这七册刊物中,有两册的封面上印有纪念矢部长克教授的字样。

七册马廷英系列著作《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之研究》。

在马廷英求学期间,因为某种文献难以获得,导师矢部教授特地在多国报刊上刊登广告,帮助搜寻。马廷英回国前夕,老师特地关照,如需校中的标本、资料,尽可拿回中国。多年后每每提及矢部教授的知遇之恩,马廷英仍觉得非常感动。当日本战败投降后,老师生计困苦,同样清贫的马廷英还是设法尽力给予资助。而且在矢部教授八十岁寿辰之时,马廷英难忘师恩,特地出版了多种纪念论文,为之贺寿。器重的异国弟子,为矢部教授的耋寿献上如此一片心意,想来也会为他的暮年增添一点暖意。

关于马廷英的博士学位,坊间曾有传闻:马廷英即将完成日本帝国大学学业之时,因为老家在东北,日本军政府希望他能够归化,但他坚决不同意,科学虽没有国界,科学家还是有祖国的,于是日本政府干涉、阻止他取得博士学位。他的老师矢部长克教授是一位正直有良知的科学家,立即将马廷英的博士论文寄至德国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收到后颁发了博士学位。东北帝国大学见状无法反对,也随即颁发了学位,于是马廷英成为获得日本地质学博士的第一位中国人。

目力所及,此说似最早出现在马国光1981年《地质学界马廷英先生生平事略》一文中,随后日本学者长田敏明的文章、作家齐邦媛的小说《巨流河》均沿用此说,但2012年广西师大版马国光著作《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中又表述,马廷英一生均未提及此事,他也是从其他人发表的文章中读到的。笔者曾尝试邮件联系台湾大学未获答复;在同学黄旦峙博士的帮助下,获得了德国洪堡大学(HU Berlin,即前柏林大学)档案馆的英文回复邮件,邮件明确回答“在库存资料中,未能找见马廷英或矢部长克的博士学位及任何文件”。没能找见意味着资料缺失或根本没有此事。即便马廷英没有取得柏林大学的学位,其实丝毫无损于他一生的贡献和成就。如果津津乐道的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言,硬生生地在他身上贴了一张“双料博士”的标签,那就有悖于科学家奉行的严谨务实。马廷英究竟有没有取得德国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还需继续考证,也请识者教我。

马廷英对于古气候与大陆漂移之研究的系列著作,共出版了二十来卷,这七册著作的原主人尾崎博是日本古生物学家,曾担任过国立科学博物馆地学研究部长、斋藤报恩会自然史博物馆馆长。作为生物学方面的指导专家,他还参与过科幻电影《哥斯拉》的制作。尾崎博在1928年的本科阶段就师从矢部教授,而马廷英是1933—1936年间在矢部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学业。未能查到二人在求学期间就有交集的证明,倒是尾崎博1932—1947年间在中国东北工作,曾结识中国地质学家林朝启,林朝启后来去了台大地质系,与马廷英共事。林朝启闻名于学界的成就是与他人一起发现了台湾最早古人类“左镇人”的头盖骨化石。马廷英与尾崎博的结交,或许是因为同门师兄弟的缘故,或许是通过林朝启的介绍,也未可知。

旧居成为网红餐厅

马廷英的家在台北青田街七巷六号,原来是日据时代的大学教授住宅,他在这里生活了半个甲子。房屋因年久失修而时常漏雨,墙垣破旧不堪,室内家具陈旧。但马廷英潜心学术,甘之若饴。这样倒也保存了建筑原有的日式风格,林青霞的电影《窗外》也曾在此拍摄内景。如今这所房子被打造成一处网红餐厅,一座难求。虽然马廷英家中的金质学术成就奖章、毛笔写的英文论文手稿、爱因斯坦的签名信,已然杳无踪迹,只有过道墙壁上满满的地质标本,还标识着此处原来是一位地质学家的住宅。(本文首发于2021年6月10日《南方周末》)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生物学家 马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