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地块中二叠世特色有孔虫组合为古地理重建提供依据

Shanita, Hemigordiopsis等有孔虫

Shanita, Hemigordiopsis等有孔虫

Shanita-Hemigordiopsis组合的分布图

Shanita-Hemigordiopsis组合的分布图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复杂的古地理演化一直是众多学科研究的焦点。青藏高原整体是由众多地块在不同时期逐渐拼合而成,其中拉萨地块的古地理演化长期备受争议。了解青藏高原上特色的古生物地理对于二叠纪时期古地理重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团队张以春研究员课题组对拉萨地块中部扎布耶茶卡湖北面中二叠统地层中的有孔虫动物群开展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在线发表于《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期刊上。

研究发现该有孔虫动物群中含有重要的Shanita-Hemigordiopsis组合。该生物组合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缅甸发现,但其时代一直无精确约束,一般都认为是中晚二叠世。本研究中发现了与其伴生的KahlerinaNeoschwagerina等类,这些的时代明显为中二叠世。

另外,科研人员对Shanita-Hemigordiopsis生物组合在全球的分布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证实了该组合只分布于基墨里陆块和部分冈瓦纳大陆北缘。这种特殊的古地理分布很难单纯地用古生物地理的纬向差异来解释。通过结合Shanita的演化、生长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证据,研究提出了控制Shanita-Hemigordiopsis组合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洋流,沿新特提斯洋的洋流对Shanita-Hemigordiopsis的扩散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该模式也进一步证明了新特提斯洋在中二叠时期就已经打开。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国科学院先导战略专项B类项目共同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Ju Q., Zhang Y.C., Qiao F., Xu H.P., 2021. A Middle Permian assemblage of smaller foraminifera (Shanita-Hemigordiopsis assemblage) from the central Lhasa Block and its paleobi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572, 110417.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1.110417.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二叠纪 古地理 有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