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院士:25岁发现“华夏鸟”化石 30年执着科普梦

周忠和院士:25岁发现“华夏鸟”化石 30年执着科普梦

周忠和院士:25岁发现“华夏鸟”化石 30年执着科普梦

(化石网报道)据大洋网-广州日报(杜安娜):“你相信进化论吗?”“你可以用一两句话来概括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在接受广州日报专访时,仍不忘来一场科普。这是周忠和从事古脊椎动物研究的第30个年头,他在古生物研究领域突破不断,从发现华夏鸟化石,到组建世界最前沿水平的“热河生物群”课题组,填补一项又一项国际空白。

这些年,周忠和走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讲座,因为在他心里,始终有个“科普梦”。

在一场会议结束后,周忠和一听说记者这次是关于科普主题的采访,本来准备去用餐的他爽快地答应:“非常愿意交流”。

发现“华夏鸟”填补学界空白

30年来一直与化石打交道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在周忠和身上才能找到一些答案。他说:“经常在做梦的时候都会发现化石。”

周忠和是我国著名的古鸟类专家,不过,他的重大发现却是从鱼类化石开始的。1990年,25岁的周忠和与两位研究人员发现了长江白鲟祖先的鱼类化石。但他并“不死心”,感觉还有更多“宝藏”可寻,于是一个人回到原处寻找。之后,他没找到鱼类化石,反而找到了两块珍稀的鸟类化石。

这两块化石后来被证明距今1.2 亿年左右,是迄今为止已知的类似化石中保存最完整的鸟类化石,其中一件被命名为“华夏鸟”,这一发现填补了白垩纪早期鸟类演化史上一个长期的空白。

这两块化石的发现改变了周忠和的一生。从那时开始, 他弃“鱼”从“鸟”,转向中生代古鸟类研究,一研究就是近30年。

国际顶级刊物发表近百篇论文

当时,“热河生物群”化石的发现历史已久,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研究才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正是“保存完整的早期鸟类化石”“带羽毛的恐龙化石”等诸多发现的层出不穷,才将这一研究逐渐推到国际前沿,这其中,周忠和与其团队功不可没。

他们首次从化石证据上使鸟类飞行经历了四个翅膀阶段的古老假说恢复了生机;对早期鸟类和恐龙习性等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一度式微的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假说等,填补了“热河生物群”研究的诸多空白。

周忠和与他的研究团队成果丰硕,在世界顶级科研杂志《自然》《科学》《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近百篇论文,有关成果还多次入选《时代》评选的“年度世界十大科技发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成果”“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等。

科普和科研交织进行

在科研路上“一路狂奔”的周忠和,在科学实践中深切感受到科普工作的急切性。他认为:“一个人年幼时期的兴趣就像是一团不灭之火,可以指引人在科研路上不断前行。”

20世纪80年代,出生于农村的周忠和,几乎没有条件接触课外知识。直到考上县城的高中,遇到高中班主任吴凤彩。“当时吴老师为班级订了一本杂志叫《化石》。”周忠和说,他对人类进化的哲学思考,并选择古生物专业、走上古鸟类研究之路,正是源于青少年时期这段启蒙经历。

他深知科普对社会和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力。于是,从读研究生开始,他就给科普杂志《化石》写科普文章,有些还连载了好几期。

周忠和不断思索拓展科普的途径。1990年,他在鸟类化石上有了一些发现后,有了与媒体打交道的机会。他发现,记者可以把我们的发现和成果写出来普及给公众,效果很好。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他的文章也开始频频发表在如知识分子、赛先生、中国科普协会等新媒体平台。

积极追讨走私出国的化石

2011年,周忠和为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第6版)编写了《古生物学》卷。他做得最多的科普工作,是给大中小学生做科普报告。

他会针对不同的听众,做不同的报告内容,而且每次的内容都会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不断增加幽默感”。周忠和笑道:“我虽然没有天生的喜剧细胞,但一直在努力尝试。”

在大力进行科学普及的同时,周忠和及他的团队还不断在呼吁化石保护,谴责化石走私。他们不断向国内外同行宣讲中国的文物法保护和化石保护法,他还与同事一起成功将走私出国的“古盗鸟”化石追回中国。

周忠和说,他刚刚承担了一个大型科研项目,未来的工作重心还是会更多地在科研上。不过,在他心中依然有一个“科普梦”。

对话周忠和:

科普形式应加强对新技术利用

广州日报:这些年来,你一直在科研和科普第一线,如何看现在的科学教育?你有什么建议?

周忠和:其实科普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问题,更多是传播科学精神。从2017年开始,全国的中小学生全面开设科学课,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这是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关键一步,这一年多来,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我认为,首先,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和科学教材编写工作中,要吸纳热心基础教育的一线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作家深度参与,培养造就一支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专家队伍。同时,作为最了解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群体,科学家在科学课标制定和教材编写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其次,加强师资培训,提升科学教师队伍的科学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第三,引入社会资源,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比如,中小学设立科普讲堂,鼓励一线科学家、退休科技工作者、青年科技人员到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吸纳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理工科研究生、博士后深度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都是很好的方法。

广州日报:你如何看现在各种各样的科普方式?

周忠和:我觉得都不错,科普的形式应当多样化。但是有一点建议,对新技术的利用还有些不够。以前,我们提出“院士进校园”,这能起到一些引导作用,但不能把院士当“神仙”。让院士进入校园,其实影响极其有限。

实际上还是要多发挥互联网、慕课等多种形式,要组织一些精品课,政府和市场要更好地结合,让更多的学校受益。比如,我去过很多贫困山区,就会想如何用新的技术手段,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共享优质课程。所以,假设有人组织让我去讲一些科学课,能影响到几十万的中小学生,那么我就觉得很有意义,很值得,我愿意花时间去做。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周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