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生物所古生代中期界面研究小组赴湘皖地区开展野外地质考察

   湖南浏阳地区跳马涧组底部砾岩层

湖南浏阳地区跳马涧组底部砾岩层

安徽黄山区举坑剖面举坑群上部地层

安徽黄山区举坑剖面举坑群上部地层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0月19日至26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生代中期界面研究小组王怿研究员、唐鹏副研究员、黄璞博士及研究生汪瑶、马嘉欣赴湘东、皖南开展野外工作,期间考察了志留-泥盆纪地层,对多条出露良好、沉积连续的剖面进行了观察,并采集了大量植物及微体化石样品。

古生代中期地层界面的研究对于华南广西运动进程的研究至关重要,其上下地层的综合研究为确定广西运动起始提供地质时代依据。为此,本次野外重点关注两个重要地区:湘东和皖南地区。

在湘东地区,重点关注古生代中期界面上覆地层的地质时代,涉及到广西运动结束时间的确定,研究重点是浏阳地区跳马涧组底部地层。过去,由于缺少化石证据,有关该组地质时代存在较大争议,特别是底部数十米砾岩层。通过这次野外工作,在该组砾岩层的泥岩透镜体中发现了丰富的植物化石。综合对两条剖面的工作,基本认清该时段植物群组合面貌,将为该组的地质时代确定提供了重要化石证据;同时,在该植物群中发现了前裸子植物,这是在我国华南该时段的首次发现,将为该时段植物演化、植物区系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皖南地区,重点研究古生代中期界面下伏地层的时代,关系到广西运动在下扬子发生时代和进程。该地区志留系最上部地层称为唐家坞组,过去被称为举坑群。通过对该地区数条志留-泥盆纪剖面的野外观察,以黄山区举坑剖面最为发育和出露良好。举坑剖面是举坑群的命名剖面,地层厚度巨大,达到千米以上,主要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化石十分稀少,对其时代归属至今尚有争议。通过本次野外工作,系统采集了举坑群顶部和上覆晚泥盆世五通组植物和微体化石样品,其系统研究将为该地区志留系地层时代确定提供证据,为今后在该地区开展早期陆生植物起源和演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地质 古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