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沈炎彬赴南极科考 带回十大箱化石

南京古生物学家沈炎彬

南京古生物学家沈炎彬

南京古生物学家沈炎彬

南京古生物学家沈炎彬(前排左二)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凤凰江苏综合整理:1988年3月20日,南京古生物研究所沈炎彬参加中国第四次南极考察队,在乔治王岛进行地层古生物考察后归来。在4个月考察中,他采得大量孢粉、树叶、木化石、鸟类足印等标本,发现6处化石新产地。这是中国首次在南极开展这一学科的研究。

将十大箱南极远古化石带回了南京

当时,沈炎彬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所长李四光,代理所长斯行健,赵金科、卢衍豪为副所长。其前身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1959年4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1971年3月,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要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古植物学、地层学、沉积学、分子古生物学等基础理论研究。

1987年11月至1988年3月,沈炎彬随中国第四次科考队赴南极科考,在长城站附近进行远古化石寻找和古地层研究。对于这些搞地质古生物学研究的科学家来说,南极意味着天大的诱惑。在这块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大陆下,有太多远古地球的秘密等待发掘。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派出考察队赴南极考察,至1987年,中国先后派出3批考察队赴南极考察。由于第1次至第3次中国南极科考队的主要任务是建站,科考任务并不多,留给考察的时间也相对有限。为了最大程度利用在南极的时间科考,古生物所在中国南极科考队第四次科考前,特地向极地考察办公室提出了在南极进行地层与古生物调查的研究申请,因为这个项目的重要性,很快获得了批准。

南极科考工作是很艰苦的,科考队员每次外出科考,都是胶皮靴、厚厚的羽绒服打底,背上工具行囊就有十多公斤。南极的寒冷是因为它的纬度低,即便是夏季也常见暴风雪,夜晚的最低温度常常降到零下。在他们科考的三个月夏季,南极的白天特别长,有20个小时左右,而夜晚只有4个小时。

对于南极科考生活的辛苦,沈炎彬回忆说,寒冷、危险都是早就料想到的,最难耐的是寂寞,三个月的时间,每天都只能见到相同的十几张脸,因此,没什么事情比收到家人朋友的一封来信、听到亲人声音更令人盼望和高兴了。

不过,这看似最平常的愿意在南极却并不太容易实现,在上世纪80年代时,通讯远不如现在发达,那时的电信设备还是用的熊猫厂的无线电通讯,而且信号也不是很清楚,每天通讯的时间大约只有两三个小时清晰,而南极站的电话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联系是不可以随便拨打私人电话的,家属也不可能随便把电话拨到南极。

正常的程序是,家人先和北京海洋局预约,然后批准同意后,再由海洋局通知科考队员通话时间,到时大家就等在话机旁边守电话。据沈炎彬回忆,科考队员守在电话机旁排队打电话算得上是南极科考队的一景,许多队员听说家人要来电话,常常激动得几个晚上也睡不好觉。

在南极的三个多月科考任务中,由于天气的关系,能够外出采集化石的机会不超过一个月,科考人员就趁着老天爷赏脸的机会玩命工作。沈炎彬在一个夏季考察结束,自己在乔治王岛和菲尔德斯半岛及纳尔逊北岸约40公里范围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地层古生物调查,共找到11处化石产地,其中7处是新发现的,找到了大量的白垩世至早第三纪孢粉、植物叶、木材、鸟类足迹化石以及淡水硅藻、有孔虫、海生双壳类、介形类化石千余块,有109个属、212种,其中2个新属、48个品种是首次在南极发现。

在整个南极科考期间,沈炎彬他们发现了成百上千块化石,这些化石,他们一块也舍不得丢弃。可是把这些化石带回来却是个难题,常常让科考队员费尽心力。因为每个科考队员能带回国内的行李都限重,最后,自己是缩减了部分行李,才将珍贵的化石贴身带回国内的。另一批化石实在带不走的,也是寄存在了长城站,等第二年南极科考时托人带回来,所有的化石全数运抵南京的时候,有整整十箱。

5000万年前南极温暖如春

实际上,南极作为超级古老的大陆之一,在远古曾是印度、南美洲、南非的近邻。

今天的南极大陆95%被冰层覆盖,仅存的植物只有苔藓和地衣等低等植物。但古生物学家沈炎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南极科考时,在乔治王岛的化石山发现了大量存在于四五千万年前(始新世)的古生物化石。其中以他的姓氏命名的“沈氏密锥蕨化石”尤为珍贵。

这种密锥蕨目前仅存于南美洲南部的费尔南德斯群岛,那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0—14摄氏度,属于暖温带气候,这也是南极大陆和南美洲相连的重要证据之一。

生物化石的证据显示,亿万年前,南极的极地风貌与今天不同,那时南极是一片潮湿、温暖的地带,那里长着高大的树木、森林,沈炎彬还曾推断,当时南极半岛和南美南部存在着一条类似巴拿马地峡连接带。

沈炎彬在南极长城站附近发现了多种南极古老落叶植物的化石遗骸、许多石羊齿、假山毛榉的树叶化石,各种各样的蕨类树叶,甚至还在附近发现了一截粗壮的树桩化石。在沈炎彬发现的树叶和树木化石中,假山毛榉的树叶比较宽大,脉络也非常清晰。树叶的形态、大小是判断它的生产情况最好的依据,通过树叶化石可以推断,当时南极曾经生长过非常粗壮的大树。

此外,丰富的蕨类物种,也是南极大陆曾经温暖潮湿的最好证据。南极曾经温暖潮湿,表明南极在远古是绝对不会在现在的极地位置,古地层的证据表明,在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始新世时,南美南端与南极半岛间很可能有一条不规则的、狭窄的连续陆地相连,其古地理特征与现代连接南美、北美洲的巴拿马地峡十分相似。

沈炎彬的南极科考填补了我国南极古生物学的空白,得益于此,沈炎彬还出版了中国首部研究南极地区的地层古生物的论著。

此后,沈炎彬花费数年时间,在中国科考专家和国外科考专家的基础上,绘制了详尽的南极洲地质图,比例尺为(1:500万)。1994年10月,沈炎彬第二次踏上南极土地,探讨了生物地理区系、古气候类型以及冈瓦纳古陆拼合等一系列科学问题,为揭开南极地质发展之谜,提出了不少有益的启示。

曾作为奥运火炬手

现年76岁的沈炎彬一直从事古生物学,却是个十足的体育“发烧友”。2008年5月25日,北京奥运圣火,由上海转场进入江苏境内,江苏圣火传递正式开始。沈炎彬也成为了当时江苏全省火炬手报名的科学家第一人,并亲身在南京参与了火炬传递。

沈炎彬打小就喜欢体育,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网球、羽毛球。沈炎彬一直梦想着能够驰骋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可是因为体质和环境的制约,他没能实现奥运梦想。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沈炎彬参加奥运火炬手的选拔,一开始沈老的家人是不赞同的,特别是他的妻子明确表示了反对。他的老伴总认为火炬接力是年轻人干的事,沈炎彬上了年纪,怕他跑不完,即便是能跑完,又怕身体吃不消,跑出病来。在妻子的带动下,沈老的儿女都站出来反对。

不过,沈炎彬强烈的参与奥运的愿望让他偷偷地剪下报纸上的报名表,填好后寄了出去。怕报名表最终到不了体育局的报名点,沈炎彬还特地亲自来报名点跑了一趟,重新填了一份表。

2008年5月27日上午8点,北京奥运火炬接力南京传递活动起跑仪式在南京奥体中心东广场举行。参加传递的208名火炬手平均传递时间为1分钟,而这短短的一分钟,也让亲身参与了火炬传递的沈炎彬圆了自己多年来的奥运夙愿。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南极 沈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