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时期的四川树木遮天恐龙遍地

四川恐龙化石分布图

四川恐龙化石分布图(制图/司婉靖)

峭壁上的古蔺恐龙足迹

峭壁上的古蔺恐龙足迹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华西都市报(王茜):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作为我们生活的星球,它已经在宇宙中存在了45亿年之久,而我们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活动的时间不过数万年而已。从生命出现到人类出现以前,上亿年的时间里,有无数生命在这个星球的生物链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生活在侏罗纪的恐龙,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华西都市报曾经在以前报道过,在四川古蔺县南部,发现了一批来自早期侏罗纪恐龙留下的清晰足迹。经过学者的研究发现,这些足迹,属于一种新形态的蜥脚类恐龙,并被命名为“蜀南刘建足迹”。恐龙足迹,可以说是恐龙在四川地区生存生活留下的痕迹,和恐龙化石一起,为四川侏罗纪的恐龙生活情形再增加了一些细节。那么,在侏罗纪时期,四川是怎样的呢?

在学地质和古生物的学者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四川恐龙多,自贡是个窝。自贡挖掘了不少恐龙化石,成都理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蔡开基教授介绍,现在的自贡恐龙化石博物馆,就是在大山铺的化石挖掘现场就地修建的,在大山铺挖掘恐龙化石时,大量暴露出来的化石标本“简直像捡红薯一样”。

自贡这么多的恐龙化石,也是帮助学者们还原侏罗纪时期四川的环境、生物的重要研究资料。在四川,发现恐龙化石的当然不止自贡一处,中国青年古生物学者邢立达介绍,根据目前的考察发现和研究成果来看,四川盆地的恐龙化石和遗迹主要分布在自贡、永川、遂宁及其泸州一带,川北、川西地区则比较少见。而从恐龙化石的时间来看,蔡开基介绍“侏罗纪的上、中、下世都有。”

蔡开基介绍,在四川出土的恐龙化石里面,兽脚类的恐龙有建设气龙、甘氏四川龙、开江龙和自贡四川龙。蜥脚类的恐龙则有李氏属龙、大山铺龙、巴山酋龙、天府峨眉龙、珙县龙,以及大名鼎鼎的马门溪龙。鸟脚类的恐龙则有大山铺晓龙、多齿盐都龙、华阳龙等等。这些恐龙的生活时间则从侏罗纪的早期横跨至侏罗纪晚期,也就是说,在整个侏罗纪,上亿年的时间里,四川都有大量恐龙在陆地上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恐龙是爬行动物,是陆地上的庞大群体,但是在当时的水中、空中,还有其他的生物存在和生活。它们也留下了化石。”蔡开基讲道。“像水里的鱼类,就有鳞齿鱼、软骨鱼类,还有肺鱼目等等。”当时,龟类、蛇颈龙类、鳄类形目等动物也在水域和陆上的空间里,占据着自己的生存空间。如果我们抬头,把视线投向上空,会发现还有翼龙在空中翱翔。“而在陆地上,虽然恐龙在生物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似哺乳类爬行动物也在这片陆地上生活。

在这些恐龙中,有食肉的恐龙比如说永川龙,蔡开基说:“永川龙是一种大型的食肉恐龙,仅头长就将近一米。更多的恐龙是植食性的,比如马门溪龙和合川马门溪龙。”邢立达则介绍:“就全世界范围来说,全部恐龙里,植食性的恐龙占据了绝大多数,就四川来看,自然也是如此。”在四川的恐龙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什么植物在恐龙的食谱里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可以推测,大到松柏、小到地边的蕨类植物,很有可能都在植食性恐龙的菜谱中。而当时四川丰富的植被也给恐龙提供了丰富的食材。

中华龙鸟可能是彩色的毛茸茸的?

在那些讲述恐龙这种史前生物的电影,比如《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世界》中,恐龙的外皮呈鳞片状,颜色灰暗,虽然很有质感,但看起来就让人觉得“此物不善,要敬而远之”。但事实上,恐龙足迹研究学者邢立达介绍,根据最近20年的研究表明,有些恐龙的样子可能和这些刻板印象相去甚远,它们可能是毛茸茸的,而且颜色绚烂。

1996年,在辽西地区发现了中华龙鸟化石,让学者们震惊的是,皮肤上的部分衍生物和软组织也被保存了下来,化石上一圈纤维状的印记被证实为原始丝状羽毛,经过研究与比较,学者们确定这只生物属于美颌龙类。

从2009年科学家们在辽宁先后发现了有类似羽毛压痕的恐龙化石“孔子天宇龙”,和带羽毛的恐龙化石“郝氏近鸟龙”,2012年,华丽羽王龙也被发现,恐龙在科学家们的眼中,再也不代表着粗糙而丑陋的外皮,而可能身披毛发的可爱萌物。

2010年,来自中国、英国和爱尔兰三国的科学家发现了中华龙鸟化石中的黑色素体: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这为恐龙体表颜色的复原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这两种色素在现代鸟类的羽毛中也存在,科学家们根据与现代鸟类的对比,推测带羽毛的恐龙具有灰色、褐色、黄色及红色的基础色。在研究者的推测中,中华龙鸟从头顶到背部是栗色的,腹部是白色的,尾巴则是栗色和白色的环带相间,一圈一圈的。而小盗龙则很有可能长有黑蓝色的羽毛,这些羽毛还闪烁着金属光泽,像极了现在的乌鸦羽毛颜色。

不过,邢立达说,长毛的恐龙在恐龙这个大族群中还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多生存在侏罗纪中晚期到白垩纪时期。四川地区发现的恐龙基本上还是不长毛的,类似鳄鱼皮的模样。

侏罗纪时期的四川水网密布

四川的恐龙化石多,也跟四川在侏罗纪时期的环境有关系。因为恐龙遗迹的保存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想要知道造成这种分布的原因,就不得不提侏罗纪时期的四川地形地貌。邢立达说,在一亿九千万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今天的四川盆地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地质上叫“古巴蜀湖”,到了侏罗纪,也就 是距今约一亿八千万年前,四川盆地内部湖泊众多、河流纵横、沼泽广布。“目前,我们在四川盆地发现的恐龙化石都是在砂岩层中,这是一种河湖环境的沉积物。恐龙死后,遗骸被冲入水中,被埋入泥沙沉积物中,逐渐形成了化石。”

成都理工大学古生物学家王洪峰教授介绍,在侏罗纪时期,古巴蜀湖的范围很广,往东到鄂西,往南到黔东,往西南到滇东,往西到龙门山地区。换句话说,今天我们所说的四川盆地,当时都在湖底下。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在地质岩层上也留下了痕迹,“早侏罗世的沉积岩是灰黑色的砂岩页岩,有煤层和磷铁矿,说明当时气候湿润,而且说明这是一种典型的湖沼沉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四川盆地地区的气候逐渐变得炎热。岩石颜色以紫红色为主,沉积物的特征是灰绿色的砂岩和泥岩,说明这个时期的气候是温湿到炎热的。而到了侏罗纪晚期,沉积岩则呈现棕红色、砖红色,说明当时的气候特征是炎热而干燥的。”

王洪峰介绍说,砂岩和泥岩都是典型的沉积岩,砂岩是湖底的淤泥经过沉积变成的岩石,岩质细腻,而且越往湖中间走,越细腻。但是,这种水网纵横并不意味着这片湖泊只是一望无际的碧波浩淼,这片大湖中间,还有不少岛屿,这些岛屿上,也少不了恐龙的踪迹。

古巴蜀湖的范围并非一成不变,它的面积在侏罗纪中世最大,而后慢慢变小,到了中生代,就变成了陆地。

成都理工大学古生物学家蔡开基和王洪峰说,严格说起来,只有陆地上的“龙”才是恐龙,也叫真恐龙,而天上飞的翼龙、水里的龙,尽管翻译过来都带有“龙”字,但并不是恐龙。

植物密布 恐龙活动范围广

当时四川的环境十分利于恐龙的生存和繁衍。“地质学者们根据形成于当时的岩石与岩性分析,岩层的红色外观表明其氧化作用强烈,暗示着当时当地处于干燥炎热的气候环境条件下。总体说来,侏罗纪时期的四川盆地,气候湿热,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可能相当于现在云南南部和海南岛的气候。”青年古生物学者邢立达说,“在湿热的环境下,植物种类繁多,除了大家熟知的桫椤、蕨类植物以外,还有高大的松柏类植物。”射洪等地曾经发现过侏罗纪时期的硅化木,相当粗壮,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植物的生长情况。

王洪峰介绍,具体来说,当时的植物有椎叶蕨,毛羽叶。这些蕨类植物并非我们今日看到的这么弱小。举个例子,当时就已经有拟木贼了,当时的拟木贼长得跟树一样高大,而现在,很多有亲缘关系的植物以及变成了匍匐在地上的草本植物。

在1.6亿年的时间里面,恐龙占据了食物链的大部分。在这个庞大的族群中,不同的恐龙有不同的生活习性,比如植食性恐龙多为成群结对出现,而肉食性恐龙可能有领地意识,体型大一点的肉食性恐龙可能单独行动,小一点的肉食性恐龙可能有一个族群。这与现在的野生动物种群类似,只是种群换成恐龙而已。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场景:古老的四川盆地湖泊边缘,植被茂密,丛林里,成群的恐龙在漫步、觅食。有食肉的恐龙在伺机狩猎,如果有现成的其他的恐龙尸体,它们也不会放过,将骨架上的肉取食殆尽。有时候,一些恐龙遗骸被山洪冲入水中,并迅速被水底的淤泥掩埋,然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成为化石,给后人讲述那个它经历过的时代。当然,这种能形成化石的遗骸少之又少。

恐龙会一直长大你知道吗?

四川目前已发现的已命名恐龙:27种体型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生存在距今1.56亿至1.45亿年前的晚侏罗纪。体长21-25米,体重30-50吨,植食性。

体型最小的恐龙:隐龙。生存在距今1.61亿至1.55亿年前的中侏罗纪,体长1米。

生存年代最早的恐龙:珙县龙。生存在距今2亿年至1.75亿年前的早侏罗纪。体长14米左右。

生存年代最晚的恐龙:鸭嘴龙。生存在距今1亿年前的早白垩纪,体长约10米,植食性。

需要说明的是,恐龙是一种冷血动物,和哺乳动物限制性生长不一样的是,恐龙只要活着,就会一直长大,所以恐龙的大小更多的是个体数据。

悬崖上的恐龙足迹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华西都市报(刘建):2015年7月,中、美、德等国古生物学者宣布,他们在中国四川古蔺县椒园乡下侏罗统地层中发现了一批恐龙足迹。

化石的研究者,青年古生物学者邢立达,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教授马丁·洛克利,德国古爬行及两栖动物博物馆教授亨德里克·克莱因等专家学者在最新一期国际学术刊物《历史生物学:国际古生物学杂志》撰文描述了这批特殊的标本。

这是一片2亿多年前早侏罗纪恐龙留下的清晰足迹,蜀南刘建足迹点位于古蔺县南部的椒园乡,距古蔺县城62公里,是古蔺最偏远的一个乡镇,隔赤水河与贵州仁怀市、金沙县相望。是制砖工人无意间取土翻开了一页崭新而古老的古蔺历史。这么完整的恐龙脚印遗迹化石在我国比较少见,自贡虽然发现了很多恐龙化石,却没有恐龙脚印化石。

这主要是因为恐龙脚印很难形成化石,恐龙只有在温度、黏度、颗粒度非常适中的地表行走时,才会留下脚印,而且这些脚印要暴露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等留有脚印的沉积物“风干”,再及时被外来的沉积物覆盖,覆盖得过早或过晚,都不能形成脚印化石。所以,恐龙脚印化石很稀少。从某种角度来说,恐龙脚印化石是大自然用天然的录像机为动物活动录下的“特写镜头”。

在研究者们的眼中,此类遗迹化石,和骨骼化石一样,不可或缺。以恐龙脚印为例,这是恐龙活动的原地证据,古生物学者们可以借此判断恐龙的类型、大小、数量、行走方向,甚至是相对速度。更重要的,恐龙的脚印能直接呈现恐龙的足部形态和脚趾数目信息,能帮助古生物学者推断恐龙是肉食性还是植食性的。

其实第一天考察下来,马丁·洛克利已经隐约感到这次考察非同寻常。几天时间里,马丁一直在近距离观察测绘并将在晚上回来后将现场与数据库中的资料做对比。一天深夜,马丁叫醒了同行考察的邢立达,说:“这些足迹与此前发现过的都不同。”

古蔺足迹的长度约37厘米,属于中大型的蜥脚类足迹。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形态混合了原始的基干蜥脚形类足迹(如大龙足迹)与晚期蜥脚类足迹(如雷龙足迹)的特征,比如它的后足迹被一道横向的折痕分成前后两个区域,前部是四个近乎平行、延长的、与足迹中轴近平行的趾头痕迹,后部是呈抛物线的脚跟迹;而其对应的前足迹则有五个钝钝的大爪。

“这是一个新物种!这种新的形态极为罕见。”马丁很兴奋。古蔺发现的这些足迹处于侏罗纪早期,正是基干蜥脚形类恐龙逐渐消亡,蜥脚类恐龙崛起的时期,可以预见有一些蜥脚类恐龙的形态会介于这两种恐龙之间,古蔺的发现则证实了古生物学家这个猜想,提升了蜥脚类足部形态的多样性。在恐龙研究中,恐龙的足迹与分类一一对应,新的足迹预示着是一种新的恐龙,为遗迹学记录增加了新的形态,是极为难得的发现。

邢立达介绍,根据恐龙脚印的轮廓和形状,可以大致分为兽脚类、蜥脚类和鸟脚类等,兽脚类通常为三趾型的,蜥脚类有前后脚印,都像大型的圆坑。其中,蜥脚类恐龙是恐龙总目蜥臀目中的一大类植食性恐龙,于四川宜宾马门溪渡口发现的马门溪龙,也是蜥脚类恐龙中的一员。长脖子、长尾巴和巨型的身材,是学者和普通人对这类恐龙形象的还原。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龙 侏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