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阳原泥河湾有一支农民考古队

河北阳原泥河湾有一支农民考古队

河北阳原泥河湾有一支农民考古队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河北新闻网(通讯员 仝辉):在享誉世界的泥河湾遗址所在地阳原县活跃着这样一支农民考古技工队伍——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有的只是小学毕业,但他们能说出“可以在河湖沉积物中找到石器或化石”的考古专业术语,一眼辨别出旧石器;他们没有职称,但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旧石器考古现场,被考古界公认为“专家”;他们没有过多的话语和感人的事迹,但个个心思缜密,对考古工作非常地执着。他们中的胡忠、白世军、王明堂等10人于2015年还被阳原县授予“优秀农民考古技工”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卫奇教授称他们“具有找石器的丰富经验,是捕捉旧石器的好猎手,能够独立进行调查,只要有石器就逃不脱他们的火眼金睛”。

据了解,目前阳原县重点挖掘的考古村有十几处,以村命名的遗址更是多达315处,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当地的农民技工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锻炼。这些有着过硬的本领的“土专家”得到了中科院和省文物局等部门的厚爱,每当有重大考古发掘活动都要点名让他们前去。他们凭借着在各地丰富的调查和发掘经验,成为中科院、省文物局等处的“御用”考古技工,也使“阳原考古技工”这张名片在全中国都亮了起来。

相关报道:河北阳原泥河湾孕育了一支农民考古队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燕赵都市报(刘雅静 田建辉):说到“文物考古”,人们很难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联系起来。然而,在张家口市阳原县却活跃着这样一支农民考古技工队伍——他们没有很高的学历,有的只是小学毕业,但他们能说出“可以在河湖沉积物中找到石器或化石”的考古专业术语,一眼辨别出旧石器;他们没有职称,但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旧石器考古现场,被考古界公认为“专家”;他们没有过多的话语和感人的事迹,但个个心思缜密,对考古工作非常地执着。他们中的胡忠、白世军、王明堂等10人于2015年还被阳原县授予“优秀农民考古技工”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卫奇教授称他们“具有找石器的丰富经验,是捕捉旧石器的好猎手,能够独立进行调查,只要有石器就逃不脱他们的火眼金睛”。日前,记者怀着敬仰和好奇,采访了这支颇具传奇色彩的农民考古队。

边种地边考古 农民技工热爱考古

近日,记者在阳原县文物博物馆馆长成胜泉的带领下,从县城驱车40多分钟来到浮图讲乡下卜庄村,我们见到了考古技工胡忠。

年已六十岁的他走起路来健步如飞,他正忙着和老伴一起收拾家里农具准备春耕。“今年要种十多亩玉米、黍子等作物,抓紧播种完就能去考古了。”谈话间胡忠流露出对考古工作的无限热爱,他每年至少有半年的时间都用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上,先后在泥河湾遗址群发现60多处遗址,是考古队里发现遗址最多的考古技工。

聊天中,记者得知胡忠家里种着13亩地,每到春种时,他抢时间把地种好,后期管理全部交给老伴,到秋收时再集中时间和老伴把粮食收回来,除此之外的时间都放在了考古工作上。起初,胡忠和普通村民无异,除了种地对考古一无所知,直到1998年村里来了文物考察队,在村里南山一带发现了旧石器遗址,他才得知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地方竟是古人类的活动地,于是也跟着考察队每天去现场考察,从此对考古着了迷。

鉴于泥河湾遗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更源于他们对考古工作的热爱和执着,每年最少有半年的时间都用在了考古调查和发掘上。“一开始,家里人都反对,觉得种地就天天跟黄土打交道,这考古更是成天的钻土坑,爬山坡,整天灰头土脸的还挺危险,可当一处处遗址被发现,一大批一大批的石器和化石从土里冒出来的时候,那种喜悦和被大家的认可,使家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反对到默认,现在是全力支持了!”胡忠笑着说。

由于阳原当地丰厚的文化遗存,使一批普通农民成为考古工作的参与者,穿梭于家乡的沟壑之间,协助考古工作者寻找新的发现。成胜泉告诉记者,目前经常参与考古工作的农民技工除了胡忠外,还有王明堂、白日有、白惠元、武进和、高文太等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阳原考古工作的大力开展,先后培养出十几名考古方面的农民技工。他们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支旧石器时期考古挖掘农民工技师队伍,这些人先后去过河南、山西、陕西、广东等多个地方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时期的遗址。。

当记者问及胡忠,如今他年事已高,考古准备干到什么时候时,他憨憨地笑了笑:“咱农民身体好着嘞,要是比爬坡下沟,你们年轻人也不见得比得过我,怎么还得干个十来年吧!王老哥还干着呢,我和他比还年轻得很呢!”

考古经验丰富 不畏艰辛与危险

胡忠口中的“王老哥”是谁?成胜泉馆长告诉记者,“王老哥”叫王明堂,东城镇虎头梁村人,今年73岁,最早参与泥河湾考古,是农民考古队伍中最年长的一位,也是从事考古工作最长时间的人,是这个队伍中师傅级的领路人。

因为王明堂不在家,所以记者只能从大家口中了解这位传奇老技工。

成胜泉告诉记者,王明堂在1965年第一次参与发掘虎头梁遗址,那年他21岁,当时是村里的护秋员。考古专家来到虎头梁后,王明堂就成了他们的向导。从1965年首次与考古结缘,到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考古农民技工,48年来,王明堂先后参与了全国10个省市的考古普查和发掘工作,发现旧石器时期遗址百余处。

说起王明堂的本事,胡忠赞不绝口。他给记者讲述了一件他们一起考古的事:2012年秋收后,他和王明堂一起与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及当地考古人员进行考古普查。一开始大家在海拔较低的地方看,一直没有什么发现。后来王明堂提出,南方降水多,下面沟壑里经常发水,而人不能在水里生活,旧石器遗址很可能在海拔较高的地方。于是他们开始往高处走。很快,在罗定市一高地上发现石核、石片,之后他们又去郁南县在丘陵上发现了四五十处旧石器遗址。

经过多年考古经验的积累,现在农民考古队的骨干们越来越专业。胡忠告诉记者,他们也总结了很多经验:比如在北方普查时主要寻找河湾、水库及水源地等,从河流的两岸调查,一边走一边观察有无石器、化石,有了化石就要更认真地寻找;当时人们以吃肉为主,有了化石再找石器就容易多了,有了碎化石的地方,十有八九会发现石器;南方雨量大,遗址一般不在沟涧中,主要分布在台地上;河流碰撞石块和人工打制的石器是有区别的,河流碰撞的是同一个地方,是天然的,而人工打制的石器是有目的的,打击的位置也不一样。

胡忠说,考古工作有时候也是有危险的。1998年在发掘于家沟遗址时,下了点小雨后,参加考古发掘的六七个人正在发掘面下坐着,“王大哥”突然发现上面的土在往下掉,急忙喊道:“要塌了,快跑。”大伙刚跑开,一块七八米宽的土方就塌了下来,把大伙刚坐的地方给埋住了。

白世军是这支特殊考古队伍中最全能的农民技工。无论是发现遗址、发掘遗址,还是看地层、辨石器,他样样精通。在广东省磨刀山遗址的调查发掘过程中,由于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加上饮食上的不习惯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白世军和其他两个队友先后病倒了,但他们没有放弃,把发掘出来的剖面图及时传给现任阳原文保所长的成胜泉,成胜泉看后的答复是:“肯定会有所发现,继续发掘,你们现在不仅代表你们自己,更重要的是不能给咱们阳原考古人丢脸。”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磨刀山遗址取得重大发现,也使磨刀山遗址成为2014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考古挖掘 也是精细活儿

随着泥河湾遗址群的考古发掘工作不断深入,考古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在东坊城堡乡西白马营村,村民张欣平高兴地说:“考古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不少知识,还能和专家交流呢。”不同于考古技工的是,他只负责发掘,这其实是“体力”和“精细”活儿。张欣平为记者介绍道,去年夏天村里发现了遗址,村里20多名村民都参与到了发掘工作中。他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考古专家的指导下,用一把一尺来长的手铲,每次沿一米见方的面下挖5公分,一旦发现了石器或者化石,先原地留下不动,等测量完倾角、倾向、长轴方向和海拔高度,以及进行绘图、照相、量坐标、编号、起标本、点红点、画指北箭头一系列工序后才能继续挖。去年挖了三个月,现在,他盼望着考古队早点能来。

“参与发掘200万年前的马圈沟遗址,我们很自豪!”白日有和白惠元是爷儿俩,考古现场发掘也是他们的强项。他们参与发掘了马圈沟、侯家窑、东谷坨、后沟等闻名世界的遗址,还被邀请参与了北京、三峡等地的考古发掘。

由于北方气候原因,一年中能够在野外作业的时间最长为8个月,考古挖掘的队员们把白天的时间都放在野外,晚上和冬季休息时间也不闲着,用来做后期整理,包括给发掘出来的每件石器或化石分类、编号、排序。年轻一点的农民技工顺应时代的要求,熟练掌握了电脑,运用现代化工具辅助考古的能力越来越强。当问到1987年出生的白惠元为什么不去做生意或外出打工赚钱时,他回答:“干了十来年这个了,就是喜欢,放不下了。”

泥河湾的水土 孕育了农民技工

成胜泉告诉记者,农民技工是业内对具有一定考古知识和经验、掌握一定考古技能、能完成一定考古任务的熟练农民工的称呼。一般说来要想成为一名考古方面的农民技工,起码得在考古工地上干3-5年。

目前,阳原县重点挖掘的考古村有十几处,以村命名的遗址更是多达315处。成胜泉说,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农民技工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锻炼。这些有着过硬的本领的“土专家”得到了中科院和省文物局等部门的厚爱,每当有重大考古发掘活动都要点名让他们前去。他们凭借着在各地丰富的调查和发掘经验,成为中科院、省文物局等处的“御用”考古技工,也使“阳原考古技工”这张名片在全中国都亮了起来。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了考古?胡忠由衷地说:“神秘的泥河湾养育了我们,我们的老祖宗泥河湾人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历练出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们为自己生长在这块土地上而自豪。”

听着农民技工的肺腑之言,成胜泉颇为感动:“从王明堂接触考古开始至今已经48年了,这支农民技工队伍在不断地壮大,他们愈发专业,不怕艰苦,不惧危险。我相信,有了他们,泥河湾考古事业会代代传承;有了他们,不仅仅是泥河湾,全中国乃至世界更多的遗址将会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有了他们,土生土长的泥河湾农民考古技工队伍将继续在考古界闪烁出耀眼光芒。”

相关报道:阳原农民考古队——叫响考古“金色招牌”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张家口日报(记者 张泽民 通讯员 田建辉 仝辉):在阳原,有这样一支农民队伍: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能看懂地层,一眼识别出旧石器;他们没有职称,却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旧石器考古现场,被考古界公认为 “专家”;他们用汗水和专长将 “阳原考古技工”这张名片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近日,记者怀着崇敬和好奇之心探访了这支队伍。

从县城驱车40多分钟来到浮图讲乡下卜庄村, 我们见到了考古技工胡忠。年已六旬的他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正在忙着和老伴一起收拾家里农具、准备春耕。 “今年要种十多亩玉米、 黍子,抓紧播种完就能去考古了。”谈话间, 胡忠流露出对考古工作的无限热爱。现在的他,每年至少有半年的时间都用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上,先后在泥河湾遗址群发现60多处遗址, 是考古队里发现遗址最多的考古技工。

起初,胡忠和普通村民无异,除了种地对考古一无所知。 直到1998年村里来了文物考察队,在村里南山一带发现了旧石器遗址,他才得知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地方竟是古人类的活动地,于是也跟着考察队每天去现场考察,从此对考古着了迷。 农忙时种地, 农闲时考古,日积月累,他竟练得一双 “火眼金睛”,看上一眼就能断定是不是石器。

胡忠是阳原农民考古队中的一员。不光是他,这支热爱考古的农民队伍里每个人各有专长。东城镇虎头梁村73岁的王明堂是最早参与泥河湾考古的农民,也是其中最年长的一位,考古经验十分丰富。白日有参与发掘了马圈沟、侯家窑、东谷坨、后沟等闻名世界的遗址,还被邀请参与了北京、三峡等地的考古发掘。当问到80后的白惠元为什么选择考古时,他的回答简单而朴实: “入了这行,喜欢得放不下。”白世军是这支特殊考古队伍中最全能的农民技工,无论是发现遗址、发掘遗址,还是看地层、辨石器,他都样样精通……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阳原考古工作的大力开展,先后培养出十几名考古方面的农民技工。”阳原县文保所所长成胜泉介绍,他们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支旧石器时期考古挖掘农民工技师队伍,这些人先后去过河南、山西、陕西、广东等地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时期的遗址。他们在广东磨刀山遗址获得的重大发现, 还成为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随着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发掘工作不断深入,农民考古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在西白马营村,村民张欣平高兴地说:“考古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不少知识,还能和专家交流呢。”不同于考古技工的是,她们只负责发掘———这其实是“体力”和“精细”活。张欣平介绍,去年夏天村里发现了遗址,20多名村民都参与到了发掘工作中。她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考古专家的指导下,自己用一把一尺来长的手铲,每次沿一米见方的面下挖5公分,一旦发现了石器或者化石,先原地留下不动,等测量完倾角、倾向、长轴方向和海拔高度,以及进行绘图、照相、量坐标、编号、起标本、点红点、画指北箭头等一系列工序后才能继续挖。去年挖了三个月,现在,她盼望着考古队早点能来,自己和村民们还能大显身手。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