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恐龙性别:只要看到髓骨就知道这是只母恐龙?

一只成年母暴龙和三个孩子正在撕咬另一只恐龙。 Illustration by Mark Stevenson, Stocktrek Images, Corbis

一只成年母暴龙和三个孩子正在撕咬另一只恐龙。 Illustration by Mark Stevenson, Stocktrek Images, Corbis

怀孕的母暴龙(右)与没怀孕的(左)。 Art by Mark Hallett.

怀孕的母暴龙(右)与没怀孕的(左)。 Art by Mark Hallett.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Brian Switek 编译:袁遥):判断恐龙性别并非易事。就全身骨骼解剖来看,公母恐龙几乎差不多,从骨骸看不出性别端倪;就算是角龙属、甲龙亚目或其他身上有花俏装饰的恐龙,带有刺突、骨板或头冠等外型特征,也无法作为性别依据。

但骨架演变并非全貌,至少有两项惊人发现可供古生物学家辨认某些母恐龙:2005年古生物学家佐藤玉置(Tamaki Sato)在一份联合发表的化石报告中指出,某窃蛋龙髋骨间有两颗恐龙蛋,显然是母的。

更棒的是,几个月后分子生物学家玛莉·史威兹 (Mary Schweitzer)和同事宣布另一种可辨识母恐龙怀孕的方法。他们在编号“MOR 1125″ 的暴龙(另一个恐龙迷比较熟知的称呼是“B-雷克斯")股骨间发现一种特殊软组织──髓骨;而鸟类分泌雌激素排卵也会形成这种组织。简单来说,只要看到髓骨,就会知道这是只母恐龙。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同意这个论点。有专家指出这种骨骼组织是因为暴龙生病才会出现,公翼龙或未成年翼龙的下颔中也能找到类似构造,因此拿髓骨作为恐龙性别的判准,不尽可靠。

针对上述批评,玛莉·史威兹和跨领域专家组成的团队,在原先的研究线索上提出新的研究:MOR 1125死亡时的确有孕在身。

史威兹和同事以各种途径重新检视该骨骼组织,包括以电脑断层扫描其构造和化学成分。研究团队表示,由于髓骨的化学成分和其他骨骼不同,这会是解题关键。

因为髓骨内比周围组织包含更高比例的黏多糖,于是研究人员使用染色剂测试这种成分存在与否,结果符合他们原先的推测:色斑显示这只暴龙的股骨内充满这种组织。

MOR 1125体内的髓骨并不是种病状,而翼龙身上看起来相似的组织一定是其他原因或历程造成。 (史威兹及联合作者指出:髓骨出现是因为雌激素分泌,因此当动物为雄性或幼年时期体内有这种类似组织,也应该是别种情形)

怀孕母恐龙体内长出髓骨,这项发现也为人们研究恐龙的生存之道带来更多研究可能;但人们理解恐龙的方式又是另一个微妙之处。

恐龙在地球上经过漫长岁月变成石头,它们留下的骨骸和软组织就是矿化版,但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史威兹及联合作者指出「原先我们以为恐龙身上的有机物,经过百万年的埋藏和石化过程后会遭受破坏。……然而,我们已经证明了恐龙的软组织、细胞和残缺分子可以熬过千秋万载。」恐龙并未像北欧神话中的巨怪那样,一照到太阳就变成石像;时间再漫长,这些动物的身后事依旧亘古长存。

别把这些恐龙看成一堆骨状石头,而视之为曾在地球上活过的动物,就可以开始了解它们了。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