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南高原早期先民的足迹——通天河流域细石器遗存调查记

参雄尕朔遗址位于登额曲河左岸台地

参雄尕朔遗址位于登额曲河左岸台地

(中国化石网)据中国文物信息网(何元洪 蔡林海 李 佩 杜 玮):地处长江源流通天河南侧的一级支流登额曲河,发源于青海省玉树、杂多两县交界处,其上游河段自东南向西北流经开阔的高原草甸区,下游河段与当江科河合流后,折向东北穿行于高山峡谷间,最后汇入通天河,全长约103公里。

“三江源地区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古墓群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联合考古队在2012~2013年度的田野考古调查中,于通天河流域的登额曲河两岸首次发现细石器地点26处。石器地点大多分布于登额曲河两岸一、二级阶地上,少数地点处于三级阶地。在两个年度的调查中,联合考古队对参雄尕朔、尕琼两个地点进行了小规模试掘,出土有典型的细石器产品及动物骨块等遗物,初步确认参雄尕朔地点是一处与石工具制作有关的遗址。

参雄尕朔遗址位于登额曲河左岸台地,遗存面积约1平方公里,主要遗存区约15000平方米。遗址海拔4030米。

田野工作将该遗址分为六区,主体遗存区(Ⅰ、Ⅱ、Ⅲ区)位于登额曲河左岸三级阶地上,与河面相对高差25~30米,地表有较多石制品分布,尤以Ⅰ区(阶地前缘西部)最为密集,Ⅱ区(阶地前缘东部)、Ⅲ区(阶地最高处)也有较多石制品;Ⅳ区(二级阶地)、Ⅴ区(一级阶地)、Ⅵ区(两河交汇处的西侧缓坡)仅发现少量石制品。在Ⅰ区布方试掘揭露60平方米,在Ⅱ区、Ⅲ区试掘4.5平方米。

通过试掘,确认参雄尕朔遗址Ⅰ区堆积可分为6层,第②、④、⑤层出土有石制品,尤以第⑤层出土量最大,在面积不足50平方米、厚约5~20厘米的地层中共出石制品1200多件,约占该遗址试掘出土石制品总数的60%。在第⑤层层面(④层下)发现多处石堆遗迹,石堆由近扁平砾石和块石堆成,砾石或石块一般体积都不大,亦未见被火烧燎的痕迹。石堆面积大者3~4平方米、小者不足1平方米,类似的遗迹在②层下亦有发现。石堆下的灰土层(第⑤层)中出有较多石制品和少量动物骨块,其中石制品绝大多数为石片、断块,细石叶、细石核数量较少。细石核中有相当数量是半成品,细石叶中也有较多形制不甚规整或带有石皮的标本,诸多迹象表明该区域极可能是一处制作石器工具的场所。

两个年度的调查试掘共获石制品5000多件,其中大部分为细石器技术产品,少数为以刮削器类工具为主的小型石片石器。总体上看,登额曲河流域的细石器遗存既有与石片石器技术共存的特点,但主体仍是典型的细石器技术产品。5000余件石制品多以灰、绿、黄等各色硅质岩为原料,另有少量角岩、石英、玛瑙等,原材料大多取自附近的河滩砾石,不同类别的石制品并没有明显的石料种类区别。石核标本大多有修理台面的技术特征,较大的石核多保留砾石面,从石片和石叶的剥片特征观察,人工台面明显多于自然台面。细石核的台面修理较为精细,核体形态以近锥体为多,扁体石核亦占一定数量。细石叶的剥制始终集中在石核台面的一侧,未见两侧剥制或沿台面周缘剥制的标本,故可认为锥形石核应是扁体的楔形石核经剥制石叶的最后阶段产品。扁体楔形细石核的底部和一侧缘多呈斜刃状,多采用交互修理技术,可能是为了便于固定石核以利剥制石叶。值得注意的是,参雄尕朔遗址Ⅰ区第②层所出细石叶宽度多为2~3毫米,而第⑤层所出细石叶则多在4~5毫米以上。这种形制上的差异是因技术早晚的特点或是仅因发掘的偶然性所致,还需深入的分析与比较来确定。

登额曲流域26处细石器地点集中分布在下游河段的高山峡谷地带,在上游段河段较开阔的草场宽谷地带却鲜有发现,并且分别以参雄尕朔遗址和角莱遗址为中心构成了两个相对集中的“石器点群”。这种现象对于了解青南高原细石器遗存所代表的人群的移动或聚合通道,以及青南高海拔区早期聚落的分布和环境特征,应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而青海境内发现于地层中的细石器遗存,此前仅公布有海南州贵南县的拉乙亥遗址,其测年数据为距今6745±85年(CalBC4800)。此次在青南高原参雄尕朔遗址地层中测试的2个C14数据,则分别为6590±30BP(CalBC5615-5585)和7290±30BP(CalBC6225-6070),说明青南高原可能存在时代上早于黄河上游共和盆地“拉乙亥文化”的人群活动。二者的细石器遗存在原材料和技术上亦存在一些差异,这对我们认识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与高原“旧石器文化”的交替,以及其后与以彩陶器、粟作农业为标志的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的接触地带,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工作线索和观察证据。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 细石器 青南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