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

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

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

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

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

2005年8月6日,黑龙江边的嘉荫县一座崭新的恐龙博物馆剪彩了。第一天观众就达1000多人,宁静的边境沸腾起来。许多中国孩子和俄罗斯孩子在馆里跑着笑着,玩着各种游戏。成人也特别开心,赞声不绝。在这里我见到了著名的恐龙专家董枝明教授和古植物学家孙革教授,他们都称赞说:真不错,比想像的要好得多。

这个博物馆建在盛产恐龙的“龙骨山”上,占地1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50平方米,展厅面积2100平方米。这里不但有现场出土的鸭嘴龙、霸王龙骨骼化石,还有本县发现的恐龙皮肤化石和鸭嘴龙脚印等。也有引进的珍品,如辽宁产的鹦鹉嘴龙骨架,河南产的整窝恐龙蛋……那15米长6米高的完整霸王龙骨架模型,在国内也是很难见到的,因为它由中科院从国外交换到我国还不久。还有奇特的甲龙、凶残的疾走龙、憨厚的原角龙等,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这个馆由著名恐龙专家设计,资料新颖,内容丰富,形式也有突破。一进门就有几个大的地球模型在脚下放光。解说员引导你踩着透明玻璃走过这“时间走廊”,你可看到2.5亿年以来地球板块怎样逐渐分离,陆地和海洋经历了怎样的巨大变化。

在生态厅里,各种恐龙都在动。观众看它们姿态、听它们叫声、欣赏当时的植物,还能通过墙上的小洞洞看“小电影”。从一个孔里我看到一条霸王龙由小变大,从很远的地方向我扑过来,从另一个孔里我看到一些原始海洋动物在水中游弋。解说员介绍说,这是云南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反映的是地球上第一次生物大爆发,是我国古生物学界震惊世界的新成果。

慈母龙旁边围了许多人,一位先生给盒子里投入1元硬币,慈母龙当场下了一个蛋。那边有人正骑“自行车”与恐龙赛跑,车上屏幕即时反映出他的成绩。他想赛过跑得最快的恐龙,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拼图也很好玩,通过触摸电脑,可将已“大卸八块”的恐龙拼装复原,对认识不同恐龙的特征很有教益。

馆前广场很大,草坪与远处的树林相连,花坛与“小建筑”点缀其间。如公厕就在几个白色的恐龙蛋之内;各种恐龙石雕陈放在步道两边。看北侧,一条大恐龙趴在小山岗上。走近一看,是一条80米长的“霸王龙骨架”,才“出土”一半。更令人惊异的是24位铜塑的世界著名古生物学家,正在大恐龙周围进行各自的野外考察。精神矍铄,神志专注,个个活灵活现。其中一位还领着一个小孩,带一条驮资料的牛。游人们很有兴致地从“霸王龙”肚子里走过,几个孩子则爬上了“龙”脖子,好像要骑“龙”腾飞。当孙革教授和董枝明教授发现有自己的塑像时,惊讶地瞪圆了眼睛。我请他们靠近杨钟健先生的塑像摄影留念。

说起已故的杨钟健先生,研究古生物的人无不肃然起敬。他是中国恐龙研究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非常关注嘉荫出土的恐龙,最先指出嘉荫县的黑龙江边是中国最早发现恐龙的地方。他曾去前苏联考察,在列宁格勒看到嘉荫龙骨山出土的满洲龙骨架时心情很激动,仔细观察全身化石后,还要爬梯子上去看头骨,被苏方婉言谢绝了。碍于杨先生的国际地位,答应他回国后寄去该龙头后部的模型,后来果然寄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黑龙江省博物馆又在嘉荫龙骨山挖到大批恐龙化石。要进行装架时,苦于没有头后部化石,靠中国科学院提供了这个模型的复制品,才解决了装架恐龙没有头的难题。

嘉荫龙骨山出土的恐龙主要是一种名为满洲龙的平头鸭嘴龙,迄今已装架成14具化石骨架,这种恐龙已被国人称之为“神州第一龙”。这次嘉荫落成的博物馆也因之名为“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馆中新组装了两具“满洲龙”,分别长9.64米和5.10米,它们站在同一圆形展台上,像母子俩正互相顾盼着向前奔跑。嘉荫这富产恐龙的“恐龙之乡”,近百年来化石不断流失到外地,今天终于有了自己的恐龙博物馆,收藏了地产的恐龙化石骨架,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嘉荫已引起国内外古生物学界的广泛关注。2002年9月曾有7个国家的著名专家聚集这里开国际学术研讨会。我这次参观时又听孙革教授透露,吉林大学将在这里建一个古生物研究基地,还将陆续邀请一些外国专家来开学术研讨会,继续探讨恐龙时代的许多未解之谜。嘉荫神州恐龙博物馆的展品,大多都有两种甚至三种文字对照说明,正是适应了这种国际关注的需要,这也是一般博物馆难以做到的。

恐龙之乡嘉荫县,地下隐藏的恐龙化石不计其数。除了恐龙的魅力,这里还有壮观的国境线大界江、原始红松林自然保护区、黑龙江三峡、茅兰沟瀑布等奇景,是一个旅游度假、科考探险的好地方。(黑龙江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博物馆 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