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稻作文化已有12000余年历史

江西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万年县作为鄱阳湖东南岸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成为现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址之一。江西稻作文化延续至今已有12000余年历史,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使江西万年成为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地。

今年12月3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交流暨万年稻作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万年县召开。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北京办事处、农业部国际服务交流中心等组织、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专家出席了此次研讨会。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北京办事处官员戴卫东和多位农业专家对万年县稻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表示肯定。

江西省稻作文化始于12000年前

昨日,万年县农业局陈章鑫局长告诉记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外考古学家联合对万年县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进行多次考古发掘,在该遗址的旧石器晚期的G层(15000~20000年前)发现了大量野生稻植硅石,特别是在该遗址新石器时代 早期的E层(约12000年前)发现存有栽培稻植硅石,把世界栽培水稻的历史推前了5000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成为当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址之一,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到12000年前。这次考古发现有力地昭示了赣鄱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稻作起源中心区,万年也因此被考古界公认为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

“这次考古发现昭示着万年稻作文化始于12000年前。在这12000余年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万年形成了‘野生稻—人工栽培野生稻—栽培稻—稻作文化’这一稻作发展历程,构成了‘百年贡米产业、千年贡谷遗存、万年稻作起源’的稻作文化系统。”陈章鑫向记者介绍道。

农耕信仰延续至今成江西稻作文化活化石

“1978年,在江西境内与万年县相距不远的东乡县发现了野生稻群落,从而在该区域形成了由野生稻经人工驯化逐步过渡到万年贡米,再发展到目前栽培稻这一水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进一步证明了万年在水稻生产和栽培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万年县农业局党委副书记陈化寨认为,万年稻作文化中很多延续至今的农耕信仰可以称得上是江西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陈化寨说,万年人民对水稻生产有着深厚感情,在水稻生产早期就发明了撒红花草肥田、打桩排泉、扎草人拒鸟、油茶籽壳磨粉防虫等原始的水稻栽培管理方式,其中扎草人拒鸟现在在部分山区仍然存在。

而且,目前万年很多地方还保留着“敬老有福,敬土有谷”、“开秧门”、“祭谷王”等农耕信仰,这些信仰不仅在维系农耕社会秩序、遵守道德规范、净化人们心灵、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万年稻作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万年贡米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在保护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前提下,万年近年来围绕万年贡米,着力发展绿色产业、有机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万年贡米的生产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 因此围绕贡米发展绿色产业、有机产业,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提升了万年区域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陈章鑫告诉记者,目前万年县已成功申报成为“中国贡米之乡”。

据陈章鑫介绍,万年贡米原名叫“坞源早”,是先民们经过上千年精心培育的地方晚籼优质稻良种,原产于裴梅镇荷桥、龙港等村,原产地面积300余亩。究其起源始于南北朝时期。而在公元1512年(明朝),为答谢皇帝建县之恩,当时万年知县将“坞源早”大米进贡给皇上,皇上吃后大加赞赏,传旨“代代耕作,岁岁纳贡”,故此得名。明末清初时期,万年贡米被赐为“国米”(当时四大国米为:江苏香梗、四川红米、陕西黑米、万年贡米),而万年贡米是四大国米中唯一一个在南方栽培的籼稻品种,因此倍加珍贵。

每两年举办一次稻米文化节

“作为万年稻作文化的发祥地,为保护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和万年贡米原产地,我们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万年仙人洞进行修缮和建设,对两遗址周边植被进行恢复;投入100多万元,广泛收集相关文物,建立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博物馆。”陈化寨告诉记者,为了保护万年稻作文化系统,他们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从2005年开始还每两年举办一次稻米文化节并先后举办了四届中国万年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在旅游节期间,万年还承办了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栽培稻与 稻作农业的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及“稻米产业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等与稻作有关的国际会议。

“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成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陈章鑫告诉记者,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开始推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而江西万年从1993年的农耕考古发现,明朝以后形成的向朝廷上贡的贡米制度和目前还保留的传统长芒稻种,使得万年县的农耕文化成为一个系统,2010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项目试点。 陈章鑫说,在今年12月3日举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交流暨万年稻作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来自联合国驻北京办事处项目部官员戴卫东对万年县的稻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肯定,戴卫东表示,希望能通过本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暨万年稻作文化遗产研讨会,促进农业文化遗产理念在中国得到更好的普及。


江西晨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