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散记

贺兰山“太阳神”岩画

瑞典Skane马车岩画

近来我连续参观了两处有名的岩画,一处是新疆的康家石门子岩画,一处是宁夏的贺兰山岩画。

康家石门子岩画位于天山北麓的呼图壁,岩画刻在一座巨大山崖的下方距地约10米处,画面约一百平方米,主要内容为成排的大小不一的人像,也有一些动物和武器的形象。人像上身多呈倒三角形,不少男性突出阳具,还有些图像分明表现的是交媾场面。据认为这幅反映生殖崇拜的岩画是三千年前塞人的作品。贺兰山贺兰口岩画距银川不远,岩画分布在一条峡谷的两侧,分散然而数量众多。常见的图案有人像、人脸、手印、动物、武器,还有一幅人面像据说是表现太阳神。这些包含有祭祀、射猎、交媾、放牧和巫术活动的岩画被认为是不同历史时期由不同的游牧民族凿刻的,最早者为史前,较晚者已可见西夏文。此外,我在瑞典南部的Skane还参观过一处在北欧较为有名的岩画,岩画刻在森林中横卧的一块巨大岩石上,最突出的图像是马车,其中一处图像还被认为是马车拉着太阳循环于天空。另外,岩画中还有突出阳具的人和武器,以及许多在天山和贺兰山岩画上所不见的舟船图像。

三处相距遥远的岩画有一些共同的图像,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古人具有一些共同的信仰,如太阳崇拜和生殖崇拜。但除此而外,对于许多画面的具体含义就很难解了。

相对于地下出土的古迹,岩画被发现和认识的历史相对较短。现在我们已知道,在岩壁或洞穴中磨刻或彩绘的图画在有人类活动的非洲、欧洲、亚洲和南北美洲都有广泛发现,其内容多以动物、人像和神灵像等为主,表现了古人狩猎、祭祀、战争、巫术等活动的场面。岩画是人类最早的艺术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一类重要和独特的考古资料。如果未经损坏,那岩画相对于地下出土的遗存会更多地保持着它们被制作时的原貌。更重要的是,岩画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直接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精神世界,以及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正因为如此,岩画尤其是在西方考古学界很受关注。

不过,要准确理解岩画的含义并进而认识古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却绝非易事。因为岩画不像地下出土的考古资料那样有明确的地层关系或各种共存关系,很多岩画时代久远,创作它们的民族尚未掌握文字,从而岩画上也不会留有明确的年代信息。更重要的是,岩画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因而解释岩画的难度远甚于解释那些人们从实际生活中留存下的遗迹遗物。因此,对岩画的解释更多地要依靠对相关理论的构建。在西方,对于岩画有“为艺术而艺术”“狩猎巫术”“性符号”等各种理论。但显然不可能有某种单一的理论足以说明遍布各地的各时代的岩画,即使一种理论对某一地区或某一类别的岩画来说是合理的,但恐怕也不能据此对其中的每一幅作品都作出具体、明确的解读。尤其是,无论我们在构建一种理论或是猜测一幅具体作品的含义时,所凭借的都是我们自身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而这可能与古人相去甚远。

为了更为合理地理解这些远古的遗存,学术界也在不断进行种种尝试。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尽可能判明岩画的时代、建立岩画与附近相关遗址和遗物的联系、推断创作岩画的民族。只有将岩画放在一个我们有所了解的文化背景中,才可能对岩画表现的内容有较为合理的认识。比如南非山区的岩画,据说大多是由以采集狩猎为生的布须曼人创作的。布须曼人相信巫师能传递超自然的力量,通过进入梦境般的恍惚状态而同神灵世界相连。而岩画上许多人像正是一副神情恍惚的模样。进入恍惚状态的巫师还会体验到一系列的幻觉,如可以看到光的锯齿形、波纹形、螺旋形的形状,还可以看到他们认为重要的动物形象甚至他们自身(保罗·G·巴恩:《考古的故事——世界100次考古大发现》第22页,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这就可以解释岩画中大量存在的类似图形。在国内,比如针对天山地区的岩画,有学者提出居住遗址、墓葬和岩画是古代游牧文化聚落的基本要素,对这三类遗存需要进行综合研究(王建新等:《东天山地区早期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考古》2009年第1期)。再比如对于内蒙古阴河流域的岩画,也有学者在寻找它们和兴隆洼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等的关系(田广林:《内蒙古赤峰市阴河中下游古代岩画的调查》,《考古》2004年第12期)。

还有学者认为岩画是原始人凭借着某种特殊的情感、运用原始思维镌刻出的,它们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山川、河流,甚至太阳、月亮构成统一体,因而强调对岩画进行实地考察时的体验和最初看到岩画时的所感所想。我在实地参观几处岩画时,心中确实都生出一些异样的感觉。比如在康家石门子,山崖在猎猎山风中是如此突兀、巍峨,让人顿感自身的渺小,也便不由得相信山体上的那些画像一定被注入了某种庄严神圣的情感。的确,关注岩画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或可使我们相信很多岩画不只是对当时日常生活的简单表现,但面对岩画时的个体的体验和感受毕竟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如果缺乏合理的理论、科学的方法和可靠的文化背景,那么对岩画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或许比解释或猜测更为重要。

一些远古民族相信岩画具有神秘力量。有趣的是,16世纪西班牙传教士在南美发现岩画对于土著居民所具有的宗教和祭祀意义时,便有意识地破坏了这些岩画,甚至在岩画的突出处刻上十字架,以表示基督教的优越性,或试图以此粉碎岩画形象的精神力量(保罗·G·巴恩:《考古的故事——世界100次考古大发现》第232页)。如此看来16世纪的西方殖民者也有几分相信岩画的精神力量。但在今天,岩画的力量却在于它吸引着我们进入古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施劲松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