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徐星访谈:科学,无处不在

全国政协委员徐星访谈:科学,无处不在

徐星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作恐龙主题科普讲座

(化石网)据《人民政协报》(记者 谢颖):编者按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与美好生活”。近年来,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喜爱,体现出人们旺盛的科学文化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云南大学教授徐星多年来关注科普工作,参与国内外一些科学博物馆的策划和建设,并围绕相关问题调查研究、履职尽责。本报记者就推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建设专访徐星委员。

沉浸式体验科学文化

文化周刊:您从何时开始关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发展?缘起是什么?

徐星:这与我的专业相关。我从事古生物学研究,在这个领域,不少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本身也是专业的研究机构。比如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有中国古动物馆,美国的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是顶尖的古生物学研究机构,是很多新方法、新成果的发源地。同时,古生物学又是科学普及一个很重要、很受公众喜爱的领域,比如很多儿童和青少年对恐龙感兴趣。所以,在致力于科研的同时,我很早就开始做科普工作,写文章、作讲座,同时作为专家也参与了一些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建设,对博物馆的规划、展览展陈设计、展品制作等进行评审。

文化周刊: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在您看来,一个好的自然科学展览是什么样的?

徐星:随着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展陈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上,好的自然科学展览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针对主题选择相关的知识点。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展品来体现这些知识点。展览是用展品说话的,比如古生物学方面的展览,有精美的化石等展品就很有说服力。最后,展览的表述和形式要生动。我们常说,做科普不是简单的事,要让观众对科学感兴趣,你的表现形式就必须有意思,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感。

现在,在传统展陈的基础上,自然科学类展览更强调训练科学思维和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展览,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中的科学逻辑、科学方法,获得科学思维的训练和提升。此外,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也为科学博物馆赋能,比如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等,使展陈方式有了更多的可能。

文化周刊: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不少自然科学博物馆成为人们青睐的“打卡地”,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对于科学普及和文化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徐星:科学普及有很多种形式,博物馆属于场馆式科普,与书籍、音频、视频等方式相比,因为直接接触展品,沉浸其中,体验感和互动感更强一些,也因此比较有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大家可能知道,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在谈到自己如何走进科学领域时,都提到自己小时候在博物馆看到某个展览或展品,因此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科学博物馆的这种特点是它的优势,对科学普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令人高兴的是,公众对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热情越来越高。我在上海、天津等地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作科普报告,参与的观众很多,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专程从外地赶来,这充分反映出公众对于科学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

从博物馆的角度看,也是热情高涨。几天前,我在广西桂林参加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和第三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在会上,我为参加培训班的博物馆管理人员授课,跟他们也有不少交流,感受到他们想把博物馆事业做好的积极性,希望博物馆能在科学文化普及、促进社会发展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让博物馆惠及更多民众

文化周刊:今年“两会”,您提交了《关于加强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建设推动全民科学普及的提案》,提出推动多种形式、多元化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建设,您为此做过什么调研?

徐星:前面我介绍了传统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优势,但同时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一般来说,国内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单个规模大,数量有限,从地理分布上看,它们大多位于大中型城市。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数量有所增加,但总体上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更是远远无法满足全民科普的需求。

我在国外访学做田野工作时,去过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住在当地人家里。比如在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我注意到“家庭博物馆”的现象,人们在家里陈列一些物品,并且做简要的说明,这其实就是一座微型博物馆。现在,我国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小微型自然科学类博物馆,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两会”前夕,我专门去了位于广州一家商场里的民营科学博物馆调研,那里展示了极地动物、恐龙化石等,很有特色。

科学普及的核心在于普及,这意味着全民共享,要有更广泛的辐射面,使科学文化无处不在。如何让场馆科普触及更多的老百姓?仅靠公立博物馆是不够的,还要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建立一个覆盖面广、受众多、吸引力强和科学性高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体系。

文化周刊:如何推动这个体系的建设?

徐星:一方面,从大中型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来看,要进一步增加数量,发挥它们科学普及的主战场作用。尤其是增加中小城市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数量,将其作为当前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推动;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多种形式、多元化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建设,如民营博物馆和小微博物馆,鼓励在大型商业体和旅游度假区等人流密集区,以及社区、校园等地建设多种形式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为民营和其他企业化运作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各类优惠政策,在专业人才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给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和深远影响,借助和利用技术创新发展,能够推动博物馆科普教育资源由集中式分布转向分散式分布,使大中型博物馆的优质科普资源转移和分配到小微博物馆,惠及更多民众。

文化周刊: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有怎样的阐释空间?

徐星: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除了物质生活的富足,还有精神生活的需求,其中,科学文化非常重要,这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更好推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让科学触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全民科学普及的目标,为科技发展和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民政协报》 ( 2023年05月22日第 09 版)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