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专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

重庆专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

重庆专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

重庆专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

重庆专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

(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张嘉 翁弋然 陈善培 李佳卓):他是巫山猿人、蓝田猿人和县猿人的发现者,90岁 依旧奔波在野外发掘一线,从恐惧到魂牵梦绕,只为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重庆专访》对话古人类学家黄万波,看一位耄耋老人从青丝到白发的坚守。

我们采访黄万波教授的这天是周一,也是重庆自然博物馆的闭馆日,但已经即将年满90岁的他,还是雷打不动地出现在了办公室里。

黄教授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很好,连医生都看不出他的年龄。他说自己保持年轻的秘诀,就是一直都要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采访当天,还刚好赶上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实践周,黄万波教授给同学们做了现场讲解。

巫山猿人下颌骨化石,是1985年黄万波教授带领团队在重庆巫山龙骨坡的重要发现。在此之前,学界普遍认为,人类在亚洲的起源只有几十万年,这一发现,把东亚人类演化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

重庆电视台记者 翁弋然:

当时怎么想到巫山,怎么找到龙骨坡这个地方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重庆自然博物馆特约研究员 黄万波:

就问老百姓哪有龙骨,其中有一个男士他就告诉我了,他是一个赤脚医生,他在那儿挖过。五月份,玉米刚冒了一点红帽,后来他说在地里一起找去啊,我就进到了地里头。那个小骨头渣子好多,当年那个地方全是挖龙骨的,捡在手里头我一看。你要说心情的话,那个都说不出来,我在书上写了,像出海的珍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1932年,黄万波出生于重庆忠县。1954年,从长春地质学院大学毕业的他,却被意外地分配到了当时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

翁弋然:

当时,您觉得这个专业是对口的吗?

黄万波:

我们在长春地质学院,当时国家需要有一部分人,去找矿、找石油。所以我当时学的就是勘探,毕业以后为国家找煤、找油,就是这个目的。我们当时到北京来的大概好像是30多个同学,人家都分配走了,都是到地方去了,最后就剩下我一个中科院。当时同学们了听了一愣,你怎么到中科院去了?就说,将来成了老学究了,我也觉得很纳闷。当时,是叫做统一分配,服从分配,就到了中科院。那时候,坐的是那种三轮车,到了以后进到传达室。他说,今天晚上你就住在研究所。睡不着,好像屋里头有蛐蛐叫似的,更睡不着。然后那有很多标本柜,我就拉开一看把我吓坏了,全是现代人头,是研究人类学的嘛,马上关上。

翁弋然:

就没有想到之前很害怕的东西,这一辈子都要跟它打交道。

黄万波:

对,从害怕,最后跟它打交道,还离不开它,这是很有意思的,人生就是这样的。

就这样,从最初的恐惧到深爱,从喜马拉雅山脉到东非大裂谷,从发现蓝田猿人、和县猿人到探寻巫山猿人,黄万波一生都在跟化石打交道,一直在寻找着古老人类起源的足迹。但30多年过去了,巫山猿人仅仅只有一块“带两颗牙齿的左侧下牙床”,学界对于其是人是猿的界定还有一些争议。这块“心病”,黄老始终无法放下,37年来,他有空就要回到发掘现场,希望找到更多巫山猿人的人类骨骼证据。

黄教授说,现在自己还是想要到野外,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只要到了目的地就会有所收获。

就在去年,黄教授还到丰都进行了70多天的野外发掘,找到了一些熊猫、犀牛、大象等动物化石以及一些石器,为他判断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参考。

翁弋然:

因为,我想肯定很多人也问过您这个问题,可能甚至在30年前您退休的时候,就有很多人问您,已经干了一辈子了,就应该休息了。

黄万波:

是。因为现在怎么说呢,就是作为我的年龄来讲,今年年底就真正满90岁。可是对于我的事业来讲,我觉得不到90岁,还长着呢。我自己也确实感到有点分秒必争,所以为什么每天我上班,必须得来,我还有几本书还要继续写,还有好多疑难问题没有解决,就希望我能够利用我身体好嘛,跑野外。我总觉得巫山龙骨坡那个点,它不是孤孤零零的,肯定还有。所以,怎么说,按照我的年龄来讲,希望我能在离开之前找到第二个龙骨坡,这样对于我们来认识我们中华民族,认识我们中华文化的摇篮。说不定,它的意义远远要大于我们原来想象的,咱们自己有一套独立的系统。

翁弋然:

那您希望未来我们中国的古生物研究,或者说中华文明的探源,您希望它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黄万波:

我相信这一点。就是我们现在取了好多段,要把它连起来,5000年,再往前走一点,一点一点把它连起来,完全是一条线。这样的话,在我们这个民族之林,你才能够立得住。而且从现在,拿我们重庆地区来讲的话,不断地有新发现。以前,我认为好像都差不多了,没想到不断地就有新的出来了,这是我寄予很大的希望。还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年轻的朋友们能够爱上我们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希望他们能够有心情、有兴趣投入到这门学科来。

如今,这块“巫山猿人左侧下牙床”化石静静地躺在重庆自然博物馆“重庆厅”,成为了这里的“镇馆之宝”。

而它背后的故事在跨越200万年之后,仍在继续…...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黄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