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首次发现奥陶纪末大灭绝前微体舌形贝型腕足动物

凯迪期非铰合类腕足动物古地理分布与华南两种代表性化石

凯迪期非铰合类腕足动物古地理分布与华南两种代表性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舌形贝型亚门腕足动物是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的重要组分,也是古生代演化动物群中非常独特的一部分。但由于它们个体通常很小且数量稀少,研究相对薄弱。对于华南凯迪期的微体舌形贝型腕足动物,至今未见正式发表的文献。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陈迪在黄冰研究员指导下首次报道并系统描述了一个华南凯迪期的深水微体舌形贝型腕足动物组合,这也为研究奥陶纪末大灭绝前非铰合类腕足动物的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地学学术刊物Papers in Palaeontology。 

此次研究的岩石样品采自滇东北永善县万和剖面的宝塔组、临湘组和大渡河组,时代属于凯迪中晚期。永善地区位于华南古板块的西缘,环境较为开阔,广泛沉积灰岩、泥灰岩,这为舌形贝类提供了良好生存条件。样品经酸泡处理获得微体舌形贝型腕足动物,共鉴定出9属13种。 

为研究全球深水微体舌形贝类的组成和古生物地理分布模式,本文首次建立了全球凯迪期舌形贝型腕足动物数据集,数据主要来自于波罗的卡、阿瓦隆尼亚、澳大利亚-冈瓦纳、Boshchekul岛弧和华南古板块上的10个采样点或采样地区,涵盖舌形贝型亚门中的5个超科 (舌形贝超科Linguloidea,平圆贝超科Discinoidea,乳孔贝超科Acrotretoidea,管洞贝超科Siphonotretoidea和神父贝超科Paterinoidea),共计40属。 

通过定性分析和NMDS (非度量型多维尺度变换分析) ,结果与铰合类腕足动物类似,凯迪期深水微体舌形贝类的分布同样具有一定的地理分区性。通常古地理位置上离得近的,往往拥有更多相同的属。但也有例外,比如华南与波罗的卡、阿瓦隆尼亚、澳大利亚-冈瓦纳的距离,相较于华南与Boshchekul岛弧的距离更远,但却拥有更高的相似性,这可以用古海洋环流或是环境差异来解释。Boshchekul岛弧当时位于北半球洋流系统中,而华南当时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靠近冈瓦纳大陆西缘,位于南半球的环流中。同时,波罗的卡和阿瓦隆尼亚古板块也在这个南半球洋流体系中,所以与华南有较高的相似性。与Boshchekul岛弧相比较而言,华南与澳大利亚-冈瓦纳古板块的相似性更高,可能是因为腕足动物沿着大陆海岸线迁徙,也可能是因为华南与Boshchekul岛弧的古环境差异更大。 

论文相关信息: Chen, D., Huang, B., Li, W.J., Li, R.Y. and Rong, J.Y. (2021), Late Ordovician (Katian) linguliform microbrachiopods from north-eastern Yunnan, South China. Papers in Palaeontology, https://doi.org/10.1002/spp2.1407.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奥陶纪 腕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