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创始人张伯声与他的赤子报国心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创始人张伯声与他的赤子报国心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创始人张伯声与他的赤子报国心

(化石网报道)据长安大学:张伯声(1903.6.23-1994.4.4),构造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1926年于清华学校毕业后,192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4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 “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的创始人。

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三伏天,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先生正在赶写一部专著,以总结自己30余年来的地球构造研究所得。天热难耐,那时家里尚无空调,开电扇会让图纸、稿纸飞起来,不开电扇则很快会汗流浃背。夫人灵机一动,在浴缸里放半缸凉水,浴缸上架一块木板,让先生坐在水里写作,果然效果不错。就这样熬过了三伏暑热,迎来了秋冬,他终于完成了对“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的一次总结性修改和提高,该学说后来成为中国五大地质构造学派之一,并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也成为他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的奠基性成果之一。这位“在浴缸里写书”的先生就是张伯声。

满怀兴学报国志 奋发读书为国强

张伯声1903年出生于河南荥阳,父亲是晚清举人,曾任河南省议员、荥阳县中监督和开封师范学校监督。父亲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对张伯声影响很大,他对自然、地理的最早认识便来自父亲。

1917年,张伯声考取了开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次年又考取了清华学校。清华园里的八年学习,使张伯声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理性青年,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也成为他一生奋发图强、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1926年,23岁的张伯声结束了清华的学习生涯,登上了赴美求学的客轮,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学习。留学期间,张伯声结识了中国地质学家谭锡畴,对地学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越来越认识到,若要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要进行工业化建设,地质学与开发矿业对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认真思考,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半年后,张伯声转入芝加哥大学完成本科学业,之后进入地球科学系研究生班,一头扎进了地球科学的海洋中。

除了上课,张伯声的多数时间都是在岩石标本陈列室度过的,观察标本、抄写注解、总结方法……一遍又一遍地观察与研究,几乎把陈列室的岩石和矿物标本翻了个遍,岩石矿物鉴定的能力大大提高。在野外实习时,张伯声做得最多的,不是观山游景,而是记录——把所见到的地质现象尽可能记录和描绘下来,以便回去后细心钻研。

他到芝加哥大学第五个学季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研究生的全部课程,芝加哥大学同意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他一心想学中国地质,便于1927年转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布莱克·韦尔德教授的指导下,张伯声系统钻研了地层—古生物学,并在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搞地质的人必须重视野外工作,不想去野外就不要搞地质,要搞地质就必须到野外去。

呕心沥血育桃李 踏遍青山寻真谛

1930年,张伯声因父亲生病匆忙结束了在国外的学习。回国后,他看到中国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而中原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却因为缺乏地质勘探人员而无法开采,便决心从事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地质人才。为此,张伯声放弃了再次出国深造的机会,到私立焦作工学院任教,主讲矿物学、岩石学、普通地质学、地质构造学等课程。受战事影响,张伯声先后辗转于上海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河南大学、北洋工学院、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大学等高校任教,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在西北大学安定下来。

1951年,为响应国家建设需求,张伯声率先在西北大学创办石油专修科。为了解决教材与教学计划问题,他带领教师编写石油专修科所需的各种讲义,翻译了大量石油地质专业的外文文稿,并根据国家需要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1954年,他们修订的“石油及天然气地质与勘探专业两年制专修科教学计划”被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指定为全国统一教学计划。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他为国家培养了2000余名石油地质人才,学生们牢记学校嘱托,肩负国家使命,转战祖国大江南北,为新中国开发石油、摘掉中国“贫油”帽子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学生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我国煤炭、石油、冶金、工程、地震、地质、教育战线的专家、学者。

张伯声在教学中除了注重理论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野外勘测能力培养。岩石学教授安三元回忆说,张伯声老师经常告诫学生:“一切地质结论都来自大自然,而且最终从自然界得到验证。人的思维只是从自然到自然之间的一个过程,不能代替自然界本身。所以,地质学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重视实践,而且更应该重视实践。”

张伯声经常带学生赴太行山南麓、王屋山、秦岭等地进行地质实习,手把手地教学生认识地质现象,指导学生开展专业调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生奋进为地学 开辟新说照后人

呕心沥血培养人才的同时,张伯声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孜孜不倦地探索地球科学奥秘。20世纪50年代,因国家需要,他多次赴秦岭山区和豫西地区进行矿产资源考察,发现了巩县小关铝土矿和平顶山超大型煤田,解决了我国冶金资源困乏与“北煤南运”的困境;他确定了陕西四川界上的“汉南花岗岩”的时代为前震旦纪,对研究秦岭构造具有深远意义;在河南嵩山地区首次发现太古界与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接触面,并将该不整合面所代表的地壳运动命名为“嵩阳运动”,这个名称一直被地质学界所沿用。

他多次对黄河流域进行地质考察,提出的黄土线及水积说为研究河流发育、黄土形成及新构造、第四纪地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张伯声在中条山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完成了《中条山的前寒武系及其大地构造发展》,结束了中条山前寒武纪地质上的长期争论,使人们对中条山前寒武纪构造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1959年,张伯声以《从陕西大地构造单位的划分提出一种有关大地构造发展的看法》为题撰写的论文,引起了地质构造学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他提出的“天平式运动”的大地构造观点,向地学界预示着中国一个新的大地构造学说的萌生。

1962年,张伯声在纪念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学家,宣讲了论文《镶嵌的地壳》,为进一步探讨地壳构造的历史发展及其运动变化的原因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随后的四年间,张伯声开展了地壳波浪运动、镶嵌构造形成的机制等一系列研究,从地球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系统建立了一套新的全球构造理论。这个理论站在四维角度用全新观点回答了许多关键性的地质构造问题:地球构造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是这种构造样式?它是怎样运动的?为什么会这样运动?它的动力源是什么?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符合逻辑的、严谨的全球构造理论——“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问世了。

1979年,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张伯声在会上提出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被国内外地学界所瞩目,与会代表公认这一学说是中国地质学界五大构造学派之一,世界地质学界则称其为“盛开在地质科学园地里的奇葩”。

张伯声创立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全方位系统论证了全球地质构造波浪运动的普遍性,这一学说的意义不仅仅在地学科学。它从地质学角度印证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推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形式是波浪状的。这为人们深入开展地质研究又打开了一扇思想的窗口。

1980年,为了发展西北的地质教育和地质科学事业,已是古稀之年的张伯声调任西安地质学院院长,带领着西北大学的部分教师及研究生支援西安地质学院建设。上任不久,他就在学院成立了中国地质构造研究所,并亲自培养地质构造硕士研究生。1981年,西安地质学院获批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此,学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1983年,全国首届地壳波浪运动与镶嵌构造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地院举行,来自全国的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代表参加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的地学科研成就。这次会议进一步提高了张伯声院士及其学说的声望和影响,这种高级别的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大大提高了学校在全国的学术地位。

黑格尔曾说:“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张伯声就是这样一位勇毅的求知者、开拓者,他站在哲学科学的高地严谨治学、潜心研究,在办学、教学、创立新说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不仅为我国地质高等教育事业和地球科学的飞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和精神财富。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地质学家 张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