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钟情古生物事业 热心科学传播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钟情古生物事业 热心科学传播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钟情古生物事业 热心科学传播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钟情古生物事业 热心科学传播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网:在我们的星球几十亿年的演变过程中,无数的物种诞生了,同时,也有无数的物种湮灭。沧海桑田,岁月赋予了这些物种一种神奇的存在方式——化石。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奉献一生,只为寻找化石秘密;他们默默无闻,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孜孜不倦地还原地球过往的印记。近日,由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联合新华公益推出的“平凡化石故事·非凡贡献人物”活动,将发掘这些在古生物化石发现、科研、修复、宣传、艺术展示、文化传承以及保护等方面做出不朽贡献的人物,揭开这些人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50多岁的“西北硬汉”,地道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先找矿,后寻油,直到1996年他来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才找到自己最钟情的化石。为此耐得寂寞,踏遍千山万水,他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汪筱林。

新疆哈密,收获比“哈密瓜”更香甜

2014年6月,《细胞》旗下的《现代生物学》以封面文章发表了汪筱林团队在新疆哈密发现的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雌、雄哈密翼龙个体及首枚三维立体保存的翼龙蛋化石。这一发现被认为是“翼龙研究200年来最令人激动的发现之一”。在哈密翼龙中发现了头饰大小和形态所代表雌雄两性的特征,这在翼龙,甚至脊椎动物化石的研究都是很罕见的。

2017年12月,《科学》杂志又发表了汪筱林等关于哈密翼龙蛋与胚胎发育的重要成果,除了大量的骨骼化石之外,还发现了200多枚蛋化石,而且首次发现16枚3D翼龙胚胎,揭秘了翼龙生命史。这一研究成果被国外同行评价为“认识翼龙繁殖的关键进展”,当之无愧地被评为“2017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之首。

自2006年以来,汪筱林和团队在新疆哈密的戈壁滩上持续野外考察10多年。他们一直靠着两辆“晃晃悠悠”的老旧车,奔波于环境恶劣的戈壁大漠。住地与野外一来一去近7个小时的路程,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没有信号、车陷沙河、皮肤晒伤、嘴唇爆裂、缺水干燥……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再寻常不过。

“说走就走的野外科考”是汪筱林多年科研工作的日常。有付出,方得收获。

历数汪筱林的履历:在《自然》和《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著160多篇;研究命名了近60种翼龙、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研究成果多次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十大进展及美国《发现》杂志全球百条重要科学新闻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特聘研究员,中国首位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等等。

黑龙江嘉荫,埋下了古生物学兴趣的种子

汪筱林生性好动,酷爱大自然,一直向往地质队员般四处奔波的生活,并最终将兴趣爱好与职业完美结合。他从出生地甘肃天水考到吉林长春,横跨多半个中国。在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地学院)完成了本科学习后,又考取了本校沉积岩石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校博物馆工作,后来还担任博物馆副馆长。

在筹备长春地质学院40周年校庆时,学校希望能发掘并装架一具恐龙化石给校庆献礼。于是,汪筱林作为主力在黑龙江嘉荫进行了3年的野外恐龙科考和发掘。1992年,博物馆如愿向学校献上了“生日贺礼”:经汪筱林和同事们亲自修理、复原和装架,一具长七八米的鸭嘴龙化石展现在地质宫博物馆的展览大厅。古生物的“种子”就此在汪筱林的心里种下。于是,他考入了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研究的最高殿堂。

辽西,热河和燕辽生物群大发现

到研究所后,正赶上启动辽西热河生物群项目,汪筱林加入进来,这一干就持续20多年。

2002年前后,汪筱林与周忠和在辽宁锦州义县野外考察,期间他们发现了一件“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一枚椭圆形的化石。经研究,这竟是世界上第一枚翼龙蛋与胚胎!在2005年主持野外发掘期间,他发现了翼龙演化的关键缺失环节——悟空翼龙这一全新的翼龙类群。

汪筱林成为“辽西热河生物群课题组”的骨干成员及野外队长,和同事们一道在辽西开展了轰动世界的野外科考发掘和重大古生物发现。他们相继在北票、朝阳、阜新和内蒙古宁城等10多个地点发现大量鸟类、带毛恐龙、翼龙、两栖类等化石。

辽西的神奇不止于此。在辽西及相邻周边的冀北、蒙东南考察时,摆在汪筱林等众学者面前的疑问是:热河生物群分布范围究竟有多大?于是,从2004年开始,汪筱林带队开始西进甘肃酒泉马鬃山和玉门等地区。在那片荒漠戈壁,他和同事们考察和发掘数年,发现的大量标本材料也证实热河生物群一直延伸到了河西走廊一带。

山东莱阳,用科学为地方发展助力

莱阳,不光盛产莱阳梨,还是我国古生物学家最早发现恐龙、恐龙蛋、翼龙、昆虫和植物化石的地方。新中国第一条恐龙——棘鼻青岛龙在这里发现,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也在这里诞生。2008年以来,汪筱林带领科考队在莱阳连续10年野外科考。他们发现了平原恐龙峡谷群,在老一辈地质工作者曾经工作过的区域又新发现了数十层含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层,发现了新的重要化石地点,发掘出千余件恐龙骨骼及恐龙蛋化石,研究命名了杨氏莱阳龙等。

为了保护和利用这一古脊椎动物研究的经典地点,汪筱林及其团队协助地方申请并建设了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和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大厅中央展出的正是近年来他们发掘的恐龙骨骼所组装成的四具恐龙骨架;他们多次组织和接待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古生物夏令营在发掘现场和野外进行化石寻找,采集和修复等,为莱阳市的恐龙及古生物科普工作做出积极贡献。2017年,在杨钟健院士诞辰120周年莱阳分会场纪念活动上,汪筱林被莱阳市政府聘为地质公园首席科学家和博物馆名誉馆长。

汪筱林还积极推进研究所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在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和哈密博物馆建立了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科考(普)基地等;在哈密成功举办“飞翔白垩纪——中国翼龙展”。他还协助当地政府申报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化石产地。为莱阳、哈密甚至辽西、宁城古生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做出巨大的努力。

过去和未来,将科研创新和科普教育进行到底

汪筱林长期担任野外科考队长,即钟情于野外,又醉心于青少年科普教育。他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科普教育活动,把科普活动带到野外科考和发掘现场,让青少年朋友们感受古生物学和大自然的魅力。自2001年以来,他还持续10多年担任海峡两岸大学生古生物夏令营副营长,以及室内授课老师和野外考察领队。他还是许多中小学少年科学院名誉院长和科学辅导老师,指导同学们在地球和生命演化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探索。为此,中国科学院授予他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汪筱林认为,研究好、保护好、利用好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及其遗址,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造福子孙万代,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科学家的责任和义务。更何况化石发现、发掘、修理、保护、研究到最后在博物馆装架展出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不能着急,只有耐住性子才会有好的成果。所以,他始终在坚持和坚守。

创新要耐得住寂寞,不论过去还是未来,正是这一精神,指引着汪筱林和他的团队在科研创新和科普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生物 汪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