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猿人洞重新对公众开放

周口店猿人洞重新对公众开放

周口店猿人洞重新对公众开放

周口店猿人洞重新对公众开放

周口店猿人洞重新对公众开放

周口店猿人洞重新对公众开放

周口店猿人洞重新对公众开放

(化石网报道)据北京青年报(刘婧):洞壁投影 再现远古生活场景

昨天(21日)上午10点半,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历经7年论证3年施工之后,重新向公众开放。重新开放的猿人洞上边撑起了3700余平方米的保护棚,保护猿人洞不受风雨侵蚀,洞内也进行了新的“改装”,将高科技和遗址融合起来。

现场

洞壁做屏幕 让“北京人”活起来

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周口店遗址,探访了竣工后首次向公众开放的猿人洞。北青报记者在远处看到,具有3700平方米的保护棚像穿山甲一样,“身上”的鳞片相互交错。在每个叶片上边还覆盖着一层绿色植物,顺着叶片倾斜的方向垂了下来,与周围的树木融为一体,没有任何违和感。

“大约在70万年前,一群猿人沿着河流长途跋涉迁徙,翻越高山,穿过森林,他们发现了这个自然形成的洞穴,并在此定居安家……”刚一进猿人洞,就听见这样的介绍,原来这个声音和北边洞壁的宣传片是同步的。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北边洞壁用激光投影的方式将“北京猿人”的生活场景还原了出来,很有画面感。在洞内西剖面,时而有一只海龟游过,时而又有一只猛虎奔来。原来,西剖面13层堆积物也用了激光投影的技术,让70万年中,每个层位出土的不同动物化石“活”了起来。声、光、电结合,裸眼感受周围的3D效果,置身其中让观众有一种大片既视感。据了解,依托文化遗迹(洞壁)作为屏幕,这在国内遗址发掘保护展示中还是第一次。

置身洞内,向上望去,猿人洞已经封顶,但顶部并非是黑压压一片。光线会随着叶片交错的空隙斜射进来,这个空隙能保证洞内的通风透气。同时,北青报记者发现,重新开放后的猿人洞还新增了观景平台,置身在高处的平台上,猿人洞一览无余,洞壁上保留的探方痕迹经过百年雨水冲刷依旧清晰可见。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保护棚主体钢结构,保护棚防石玻璃钢吊顶也“触手可及”。

亮点

无人机测量 3D建模 825块叶片对号入座

猿人洞保护棚覆盖面积达3700余平方米,南北跨度77.5米,东西跨度54.5米,最大高度达35.7米,通过内外两层屋面的叠合设计隔绝雨、雪、冰雹、阳光等自然因素对遗址本体的直接作用。

猿人洞项目的施工负责人袁继祥告诉北青报记者,在钢结构上插入叶片时,每片都有自己的尺寸和倾斜角度。由于依山而建,地势不平缓,钢架在完成沉降后,会导致标高及坐标数据的变化,“直接根据设计单位给的标高及坐标嵌入这些铝板,就会产生累积误差”,造成相邻铝板之间产生交叉的问题,所以嵌入铝板前,需要使用无人机“从下往上飞一圈”。

据了解,保护棚采用空间单层网壳钢结构,分为内外两层叶片。外层420块铝板叶片不仅为猿人洞遮风挡雨,而且设有种植槽,采用全自动灌溉技术保证植被健康生长;内层405块防石玻璃钢吊顶和洞内岩壁浑然一体。为了避免相邻叶片之间产生的交叉问题,所有叶片嵌入前均需使用无人机测量数据并进行3D建模,排列铝板位置,由此决定叶片尺寸和倾斜角度,随后对所有叶片统一编号对号入座,保证工程有序进行。

讲述

建棚方案历经7年论证

“从2008年就开始对猿人洞的保护方案进行论证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馆长董翠平告诉北青报记者。在文化遗址上“动工”不是一件小事。一旦开始施工,“棚子”倒塌或上边的材质掉落,不仅不会对文物本体起到保护作用,反而是一种破坏。

在论证过程中,专家之间也出现了争议:这个棚子是建还是不建?是建整个还是只做一半?2008年,遗址管理处开始向社会征集保护方案,前后经过专家深入论证的方案就有四五套,最终选定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方案》。2015年10月,正式开工,猿人洞停止对外开放。

今年是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一场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展览——“百年记忆”历史回顾展也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将通过照片、展板190件(组)、实物55件(组)系统展示周口店遗址的百年变迁。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原馆长袁振新、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馆长董翠平,三位周口店遗址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讲述周口店遗址的“前世今生”,并利用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在展厅循环播放,带领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周口店遗址。同时,在展厅特设触摸屏,给观众带来更加完美的参观体验。

相关报道:周口店猿人洞工程竣工开放 新增观景台可俯瞰全貌

(化石网报道)据北京晨报(王歧丰):中秋节到来之际,市民出游又多了一个去处。昨天,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重新对外开放。此前历经7年论证3年施工,保护建筑工程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增加了保护棚的猿人洞外观充满了现代感,而且新增观景平台,可以让观众全方位领略猿人洞盛景。

保护棚与自然融为一体

昨天,增加了保护棚的猿人洞正式对外开放。3700余平方米的保护棚,可以隔绝雨、雪、冰雹、阳光等自然因素对遗址本体的直接作用。据房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蕾介绍,从2008年开始对猿人洞保护方案进行论证,2015年10月正式开工,猿人洞停止对外开放。到今年9月21日重新开放,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经过了7年论证3年施工。

曹蕾表示,猿人洞保护工程的一大亮点,就是还原了山体原貌,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为实现对遗址的全面保护又不喧宾夺主,保护棚采取成熟的绿植屋面形式,整体铺设屋顶绿化,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入遗址环境之中,隐伏于树木掩映之下,使新建的保护建筑与遗址浑然一体。

而且保护棚采用空间单层网壳钢结构,分为内外两层叶片,外层420块铝板叶片不仅为猿人洞遮风挡雨而且设有种植槽,采用全自动灌溉技术保证植被健康生长。内层405块防石玻璃钢吊顶和洞内岩壁也紧密融合。

工程数据全程监测确保安全

曹蕾介绍,在施工方面,鉴于是在文物本体上直接施工,且是永久性保护设施,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委托专业机构设计并实施工程监测系统,针对施工中的振动,对建成后的基础沉降、结构受力、结构变形等进行监测和数据分析,以确保保护设施安全稳定。

另外,遗址管理处通过深入探讨研究,完成了猿人洞内的展示项目。展示项目在确保遗址本体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依托文化遗迹作为屏幕,采用裸眼3D宣传片的形式,介绍地质变迁、猿人洞的形成过程以及猿人洞发现、发掘、研究的经过。在西剖面还通过形象生动的激光投影,展示了不同年代土层动植物化石信息,更加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猿人洞的动植物变迁。

观景平台全方位俯瞰猿人洞

为切实增强观众对猿人洞的整体认知,体会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的独特魅力,此次保护工程还在猿人洞上方新增了观景平台。置身平台即可俯视猿人洞,洞壁上保留的考古探方痕迹经过百年雨水冲刷依旧清晰可见。抬头仰望保护棚,防石玻璃钢吊顶“触手可及”,可对保护棚主体钢结构进行近距离观察。

北京晨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还获得了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中国钢结构金奖。

中秋将至,又逢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建馆65周年,纪念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系列活动暨“百年记忆”历史回顾展也同步开展。观众通过参观展览,可以详细了解周口店遗址的前世今生。

相关报道:周口店猿人洞戴“钢盔”重新开放

(化石网报道)据北京日报(陈强):今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现100周年。历经7年论证、3年施工,9月21日,加装了保护工程的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重新开放。今后,猿人洞将免受日晒、雨淋、风蚀等自然力的破坏。

周口店遗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目前世界上同时期材料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猿人洞,则是周口店遗址中最重要的一处地点。

昨天的北京,碧空如洗,站在龙骨山下向猿人洞所处的方向望去,南北跨度77.5米、东西跨度54.5米、覆盖面积达3700余平方米的钢制保护棚已然横跨在猿人洞上,十分壮观。覆盖着绿植的保护棚,犹如一顶巨大的“军用钢盔”,未来,随着表面绿植的生长,这顶“钢盔”将与龙骨山在形态上融为一体,还原山体原貌。

进入已经关闭了3年的猿人洞,仿佛穿越回了几十万年前。新安装的两台裸眼3D设备,搭配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在洞内的石壁上播放宣传片,介绍着猿人洞的形成过程以及发现、发掘、研究的经过。站在猿人洞内向上望,最大高度达35.7米的保护棚,因为内顶表面采用了岩石纹路的设计,与周围历经岁月洗礼的岩石相得益彰,并不突兀。

沿保护棚外台阶拾级而上,即到达了新增的观景平台。在这里,不仅能一览猿人洞盛景,保护棚也变得“触手可及”。

“保护棚由825块叶片拼接而成,分为内外两层。”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工作人员介绍,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相邻叶片之间产生的交叉问题,所有叶片嵌入前均需使用无人机测量数据并进行3D建模,让叶片“对号入座”。同时,遗址管理处还针对施工中的振动,建成后的基础沉降、结构受力、结构变形等进行监测和数据分析,以确保保护设施安全稳定。

猿人洞保护棚已荣获中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中国钢结构金奖。

相关报道:周口店遗址举办“百年记忆”历史回顾展

(化石网报道)据北京日报(陈强):即日起至12月31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举办“百年记忆”历史回顾展,纪念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

展览以时间为轴,结合实物展品和纪录片,充分展示周口店遗址自上世纪20年代至今,发现发掘、考古研究、遗产保护、文化交流、建设发展等方面的历程。

悠悠岁月,百年回眸。周口店遗址管理处希望通过“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三大亮点,带公众领略周口店遗址的前世今生。

其中,190件(组)照片、展板,55件(组)实物让遗址的百年变迁“看得见”。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原馆长袁振新、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馆长董翠平,三位周口店遗址不同时期代表性人物的讲述,让遗址的前世今生“听得到”。展厅里特设的触摸屏,则让展品和口述所未涉及的故事与趣闻“摸得着”。

相关报道:周口店遗址猿人洞经过修缮重新开放

(化石网报道)据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尹星云):历经7年论证、3年施工的周口店遗址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日前完工,今天,猿人洞重新对公众开放。

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洞,是周口店遗址中最重要的一处地点,位于龙骨山的东北坡。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发掘以来,长期遭受日晒、雨淋、风蚀等自然力的破坏,为使猿人洞得到有效保护,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使之世代传承,永续利用”的保护要求,猿人洞被搭建覆盖上了面积3700余平米的保护棚,保护棚南北跨度77.5米,东西跨度54.5米,最大高度达35.7米,采用空间单层网壳钢结构,以覆盖所需最小面积及高度进行体量设计,以最小化对遗址本体的干预,通过内外两层屋面的叠合设计隔绝雨、雪、冰雹、阳光等自然因素对遗址本体的直接作用。

“保护棚由825块叶片组成,分为内外两层”据周口店遗址工作人员介绍,外层设计有种植槽,随着槽内绿植的生长,保护棚将与龙骨山在形态上融为一体,还原山体原貌,而内层表面采用了岩石纹路的设计,与周围历经岁月洗礼的岩石相得益彰,并不突兀。

与此同时,为纪念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百年记忆”历史回顾展今天也在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

周口店遗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较有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在国际古人类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周口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