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金钉子”扎根教坛57年——记全国最美教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鸿福院士

地学“金钉子”扎根教坛57年——记全国最美教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鸿福院士

地学“金钉子”扎根教坛57年——记全国最美教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鸿福院士

地学“金钉子”扎根教坛57年——记全国最美教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鸿福院士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龚雪 通讯员 陈华文 徐燕):9月10日晚,由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2018年“寻找最美教师”评选结果揭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鸿福院士入围,是我省唯一当选者。为此,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殷鸿福院士。头发花白,戴着黑框眼镜,今年83岁高龄的他,睿智儒雅,和善可亲。

殷鸿福1935年生于浙江,本科、硕士均就读北京地质学院,1978年到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前身)工作。他首次发现“金钉子”,一辈子从事地学科研,是我国地球生物学的先驱者。他已扎根讲坛57载。

在国际地学界,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的“定位”,俗称“金钉子”,长期以来都是研究热点。殷鸿福带领研究团队跋山涉水,在经过充分论证基础上,2001年,浙江煤山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认为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定址中国,是载入科学史册的学术成果。

殷鸿福院士也像一颗“金钉子”,深深扎进地球生物学。他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古生物地理学,创立了古生物地理学、生态地层学、生物成矿学、生物地质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地球生物学这一新学科体系。他推动地学和生物学交叉融合,带领团队创建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地质科研紧密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在他建议和积极推动下,2017年11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有关科研院所,主导并启动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

在教学和科研中,殷鸿福到过世界屋脊、茫茫戈壁、云贵高原、西南边陲、秦岭山区、南海之滨,住过帐篷和条件极差的小客栈,这一切都是为了采集第一手资料。近年,每年9月,殷鸿福都会对大一本科生上《普通地质学》这门课。“他讲课十分严谨、细致。”“经院士一点拨,我对好多问题豁然开朗……”本科生们如此评价。他还培养了约50名博士和硕士、5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殷鸿福院士生活简朴,经常骑一辆旧自行车往返于家庭、教室、实验室之间,却捐出个人积蓄42万元成立基金助学。如今,殷鸿福依然坚守在科研教学一线。“问道争朝夕,治学忌功利。风正一帆远,树直百年材。”9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教师节座谈会,殷鸿福院士这样寄语学校中青年教师。

相关报道:用实干和奋斗践行诺言 83岁殷鸿福院士获评“全国最美教师”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长江日报(记者 杨佳峰 通讯员 陈华文 徐燕):“新中国地质教育的亲历者,用实干和奋斗践行诺言,用‘金钉子’精神立德树人,谱写人生华美篇章。”10日晚8时,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主办的2018“寻找最美教师”评选结果在央视揭晓,8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鸿福教授获评“全国最美教师”。

殷鸿福自1952年以来一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求学、工作。他先后倡导和开创了古生物地理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提出了中国的地球生物学学科体系和发展战略;他领导科研团队克难攻坚,使浙江煤山被确立为全球地质年代划分的一个标准——即“金钉子”。他是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地质教育家、拥有国际级的影响力。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诸多奖项;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被誉为中国地学教育的“金钉子”,新中国地质教育的亲历者。

“问道争朝夕,治学忌功利。”面对全国电视观众,殷鸿福用十个字概括了自己的从教之道并与广大教师共勉。殷鸿福解释,面对教学和科研之道一定要只争朝夕,全力以赴;治学做学问要为人师表,切忌急功近利。殷鸿福表示,“问道务须争朝夕,治学切忌急功利”,这既是他常常对学生们的勉励,也是对他本人的自勉。

在近60年的人才培养中,殷鸿福院士长期坚持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每年坚持为大一学生讲授《普通地质学》。在科学研究中,他领导国际工作组使全球古、中生代界线层型定址中国,是一项国际领先成果。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古生物地理学,为我国板块活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学科建设中,他紧跟时代、瞄准前沿,推动了古生物学向地球生物学学科的转型发展。他协助推动了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并领导群体倡建了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了推动长江生态大保护,在他和其他专家学者的建议、推动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有关科研院所,于去年11月启动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投入经费10亿元,这是高校在长江流域科学研究中的“大手笔”。

殷鸿福院士桃李遍天下,已先后培养了5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所在的 “地史古生物学”团队,2008年入选国家教学团队;所在的“地质学教学团队”2018年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古生物学》《地史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链接:殷鸿福近60年培育三代地质人

连续多年来,殷鸿福都会给地质学专业的大一本科生讲授《普通地质学》这门课。许多本科生在听完殷鸿福院士的《普通地质学》后都这样评价,“他讲课十分严谨、细致,并且对学生特别热情”。他还一直是《科学方法论》全校研究生课的一名主讲人,深受欢迎,被邀在武汉诸高校演讲。

56岁的童金南是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也是恢复高考后首批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大学生。1982年,他开始在地大攻读硕士研究生,成为了殷鸿福的“开山弟子”。“老师的人格魅力和科学精神对我的求学以及今后的为人师都影响深远,他是我的一盏明灯。”童金南说。

出生于1983年的宋海军,2003年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时,对于地质、古生物等是陌生的。殷鸿福院士为新生们主讲《普通地质学》课程,让宋海军找到了方向。宋海军至今都清楚地记得殷鸿福在课堂上说:地质科学,是开启地球奥秘的钥匙,我们就是要找到这个钥匙。正是在殷鸿福的大弟子童金南的持续培养下,目前已经成为专业领域知名的年轻教授,是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王奉宇是90后,2014年毫不犹豫地报考地质学专业。从2015年下学期,他就选定宋海军作为“导师”,在假期自动出野外,发现了稀见的三叠纪腕足动物化石新属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上。不久前,他入选中国大学生2018年十大年度人物。

从童金南到王奉宇,殷鸿福培育了三代地质人,“接力”谱写了一曲薪火相传地质之歌,在校内外传为佳话。

相关报道:殷鸿福院士获评“全国最美教师”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武汉晚报(记者 杨佳峰 通讯员陈华文 徐燕):“新中国地质教育的亲历者,用实干和奋斗践行诺言,用‘金钉子’精神立德树人,谱写人生华美篇章。”9月10日晚8时,2018年“寻找最美教师”评选结果央视揭晓。8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鸿福教授获评“全国最美教师”(上图)。此前,在2018年“寻访荆楚好老师”评选中,他还获得“荆楚好老师”唯一的特别奖。

殷鸿福院士1935年3月15日生于浙江舟山,1952年以来一直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求学、工作。他先后倡导和开创了古生物地理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提出了中国的地球生物学学科体系和发展战略;他领导科研团队克难攻坚,使浙江煤山被确立为全球地质年代划分的一个标准——即“金钉子”。他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等诸多奖项;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被誉为中国地学教育的“金钉子”,新中国地质教育的亲历者。

“问道争朝夕,治学忌功利。”面对全国电视观众,殷鸿福用十个字概括了自己的从教之道并与广大教师共勉。颁奖台上,他与自己的“60后”到“90后”学生站在一起,四代地质人的精神传承让台下掌声雷动。

在57年的人才培养中,殷鸿福院士因材施教、认真教学,甘做照亮学生的“引路人”,长期坚持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每年坚持为大一学生讲授《普通地质学》。他协助推动了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并领导群体倡建了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推动长江生态大保护,在他和其他专家学者的建议、推动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有关科研院所,去年11月启动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投入经费10亿元,是高校在长江流域科学研究中的“大手笔”。

在近60年的教学生涯中,殷鸿福院士桃李遍天下,先后培养了5名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所在的“地史古生物学”团队,2008年入选国家教学团队;所在的“地质学教学团队”2018年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古生物学》《地史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入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今年共有10人入选“全国最美教师”,1个教师团队入选“最美团队”。“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自2015年启动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湖北省目前有三名教师获评“全国最美教师”,除今年的殷鸿福院士外,还有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摩峰小学赵芸逸(2016年)、武汉盲童学校张龙(2015)。

相关报道:2018“全国最美教师”殷鸿福院士:千里跋涉探地学 无私奉献育新人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何可 吴宝洪 宛宇):10号,2018“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揭晓,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殷鸿福荣获“全国最美教师”称号。下面,一起了解这位上榜的武汉教师。

今年暑期,殷鸿福教授依旧进行着野外地质考察。即便已是80岁高龄,野外教学依旧是他带学生的必修课。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殷鸿福:到野外你才知道,事情比你课堂上复杂得多。

不忘初心 投身地学寻求真知

1952年高考,殷鸿福选择了几乎无人问津的冷门专业——地质学。1956年毕业后,他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研究地质古生物的科学家开始翻山越岭,科学考察,首次论证了华北有三叠纪海侵,为西部矿产勘探和开发提供了翔实依据。

瞄准前沿 首创地球生物学

殷鸿福也是我国倡导古生物地理学分支学科发展的最早学者之一。1982年,刚从美国回国的他最早向国内介绍用古生物地理论证微板块和地体的活动,并于出版专著《中国古生物地理学》,近年来,他大力倡导生态地层学分支学科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殷鸿福:推动地球生物学,我就希望把这门国际上前沿的学科,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发扬光大。

匠心育人 桃李满天下

殷鸿福不但学术扎实,更把精神投入育人之中。他对学生论文的每一个概念、每一个表述,都认真斟酌,反复推敲。在昆仑、秦岭、祁连的崇山峻岭中,到处留下他和学生们采集地层古生物样本的足迹。

殷鸿福的学生 赖旭龙:一下子腿软,左膝盖就磕在那个石头上,把髌骨搞断、韧带都断了。

1961年到2018年执教的57年间,殷鸿福培养了60余名硕士、博士,其中不乏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等优秀人才。

2017年11月,中国地质大学启动“地学长江计划”,以地学优势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殷鸿福是该计划的倡导者和主要推动人之一,其学生谢树成也成为这项计划的首席科学家。

“地学长江计划”首席科学家 谢树成:他在学科发展上、学科建设上,站得很高的高度,就像我们武汉精神一样,敢为人先。

尽管年事已高,殷鸿福依然工作在科研和教育一线,大学生、小朋友,都很喜欢这位科学泰斗。

学生:我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殷老师的《普通地质学》,他在课堂上循循善诱,鼓励我们拥有创造性的思维,并且敢于提出质疑。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地学 殷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