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化石的故事》:让科学宝藏“活”起来

《听化石的故事》,王原、葛旭、邢路达、谢丹、马宁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听化石的故事》,王原、葛旭、邢路达、谢丹、马宁编著,科学普及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胡珉琦):2017年底,许多观众被一档重现文物历史、讲述国宝前世今生故事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圈粉。可是,“国之重器”不仅仅存在于历史文化博物馆中。有许多人类探索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所遇到的“稀世之宝”,还太过安静地存放在科学博物馆中。

“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丛书”试图把观众带到科学的历史世界中去,认识和了解那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价值的珍贵遗存。最近,观众就可以跟随丛书中的第一本到中国古动物馆去“听化石的故事”。

“这是我一直想写的一本书”

中科院拥有各个学科博物馆30多个,这些博物馆不仅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还有学术研究的沉淀。现如今,科学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已经成为了它的主要职能之一,中科院如何把这些宝贵的科普资源进行一次集中的展示,发挥更广泛的传播作用?

2015年,在中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的动议下,“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丛书”出版被提上了日程。列入丛书第一辑的,是中国古动物馆、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中国病毒标本馆、国家动物博物馆和微生物所菌物标本馆。

“这些博物馆的背后,有科研实力非常强大的‘国家队’,也就是各个研究所作为学术支撑。因此,挖掘科学家的故事、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就成了这套丛书的特点。”丛书编委会副主任、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杨虚杰认为。除了科学性,她还希望丛书通过文学、艺术化的表现方式,呈现出藏品的独特性和科学之美。

这样的创作思路,与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的想法非常契合。

“这是我一直想写的一本书。”对王原来说,这个念头酝酿了近十年。

中国古动物馆是国内首家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演化论知识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现有展品近千件,而它所背靠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收藏近百年的标本多达23万件。

王原从2004年起担任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策划、写作、翻译了多本科普图书,却没有一本是为博物馆本身设计的全面的导览图书。

尽管他从2008年就开始陆续整理相关的展品资料,特别是在2013~2014年,博物馆全面改造期间,他深入参与了展陈的架构设计和内容撰写。可这本写给博物馆自己的书始终没有成形。

“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丛书”项目首先给了古动物馆一个契机。王原和博物馆其他四位在职的年轻科研人员、科普工作者,花了两年时间合作完成了内容策划和文本写作,丛书第一本《听化石的故事》率先与读者见面。

可以“听”的化石书

系列丛书首先作为具备导览功能的科普书,它的核心内容势必是围绕展品展开。对于《听化石的故事》创作者来说,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呈现哪些馆藏化石。

“不少博物馆常常会标榜它们所谓的‘镇馆之宝’,而中国古动物馆则所藏‘宝贝’太多,很难作出选择。”在为本书作序时,美国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教授苗德岁尤其提到了创作者的这个难处。

最终入选的60件化石展品,无疑都是真正的“稀世之宝”。比如世界上的第一条鱼、世界上最早会飞的鱼、世界最原始的龟、世界首次发现的翼龙胚胎、中国第一龙、世界最早的带羽毛恐龙、中国最原始的鸟、世界最早会飞的哺乳动物、地球上的第一只鼠……全世界的古生物学家们,都常常不远万里前来参观、研究这些化石。

苗德岁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本书,走进中国古动物馆参观、面对这些标本时,能牢牢记住这一点。

涉及具体的选择标准,王原表示,除了考虑化石的科学价值,还得有丰富的故事性,且具有比较高的观赏性。这些故事包括了发现、发掘、修复、研究、展出的过程,还有科学家轶事等等。“有物有人,内容才更丰满。”

这一标准也一定程度上对应了文本创作的要求——由每一件化石引出一个短小、精巧的故事,它不必面面俱到,但一定能突出每件化石标本的特色。

文字必须通俗易懂,能满足博物馆主要参观群体学生们的阅读需求,同时也能方便家长为孩子们转述这些故事。

而《听化石的故事》最大的特色,或者说与中国古动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过去创作出版的图书最大的不同还在于,这是一个本可以“听”的书。

书中收录了18位科学家,包括张弥曼、吴新智、邱占祥和周忠和四位院士讲述的 28 段原声音频。读者只需扫描相应的二维码,就能听到一线古生物学家娓娓道来的科研故事。

对于古动物馆的参观者来说,如果一面观赏化石,一面听着化石发掘者本人的讲述,也更容易对眼前的化石标本产生亲近感。

王原和责编团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图书突出科学家的角色身份,使这个群体不仅仅出现在文字描述中。

让导览书更丰满

每一个化石故事构筑了这本图书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素材内容,如何串联这些故事,需要创作者下一番功夫。

王原介绍说,编排这些内容的方法是按照分类和演化时间的先后顺序,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再到哺乳类、人类,各成一章。每一章中,同样按照分类和演化顺序,比如鱼类中,按照无颌类、盾皮鱼类、软骨鱼和棘鱼类、辐鳍鱼类和肉鳍鱼类的顺序介绍。而在每个亚类中,则按照时代顺序排序,比如无颌类中先介绍寒武纪的海口鱼,然后是志留纪的曙鱼,最后是白垩纪的中生鳗。

这样的排列与博物馆的展区划分规则是一致的。所以,阅读这本图书的同时,读者也方便在博物馆中寻找相应的展品。

但除此之外,创作者在这些化石之间还埋下了一条线索。这条线索由脊椎动物演化的九个“大事件”组成——脊梁骨的起源、颌的出现、由水登陆、羊膜卵的出现、重返海洋、哺乳动物的兴起、飞上蓝天、羽毛的演化和人类的起源。

这九大事件是脊椎动物演化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这些最新的解读内容,经过特殊的美术编辑设计,嵌入到60个化石故事中间,让读者更清晰地抓住5亿多年来“从鱼到人”的这段生命之旅。

作为图书主体内容的补充,王原还设计了12 个提供延展阅读的知识窗,特别是能满足读者疑问和好奇心的话题,比如“中国的侏罗纪公园”“恐龙灭绝了吗”“濒危的王兽”“走出西藏的披毛犀”“大灭绝5+1”等等。

为了呈现科学的细节之美,专业摄影师为60 件展出的化石标本和40 件库藏标本分别拍摄了高清大片,图书还搜集了70 张史前生物的全彩复原图。

无论是从阅读还是视听感受的角度,《听化石的故事》都能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从而把读者带到这座博物馆,打开他们认知生命与演化的视野。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