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最新发现距今2亿年的原始蜻蜓化石

   原蜻蜓目化石

原蜻蜓目化石

原蜻蜓目化石层位

原蜻蜓目化石层位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南京6月15日电(王珏玢):记者15日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科研人员领衔的团队,在我国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最新发现一枚距今2亿年的原始蜻蜓化石。这种新发现的原始蜻蜓翅展宽度达到210毫米,与成年人手掌长度类似,是目前在我国发现的第二大蜻蜓化石。

据悉,此次新发现的这类原始蜻蜓属于蜻蜓总目下的原蜻蜓目,生活在距今2亿年前三叠纪晚期。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它的单翅长101至102毫米,仅略小于此前在内蒙古发现的单翅长107.6毫米的赵氏修复蟌蜓,是我国目前已知的第二大蜻蜓类化石。从形态看,它的翅膀尤为细长,翅膀上的纵脉特化,横脉非常密集,是一种新的远古蜻蜓。这种独特的翅脉系统,让科学界建立了一个新科:中国三叠蜓科。科研人员将这种新发现的原始蜻蜓命名为林氏中国三叠蜓,以纪念中国著名古昆虫学家林启彬教授。

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张海春介绍,林氏中国三叠蜓所属的原蜻蜓目支系,代表了古生代巨型蜻蜓和现代蜻蜓的形态学“链接”。从3亿多年前诞生起,蜻蜓总目昆虫总体上经历了体型由大到小的变化。目前发现个头最大的古生代“巨蜻蜓”,翅展最大达710毫米,生活在距今2.8亿年前的早二叠世,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昆虫。但随着大气含氧量的降低,以及翼龙、鸟类、蝙蝠等捕食动物陆续出现,灵活性欠佳的巨型蜻蜓逐渐灭绝。现生蜻蜓多数翅展在30至90毫米之间。

此项研究得到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香港大学基金资助。相关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上。

相关报道:我国学者发现大型蜻蜓类化石 这是一种新的远古蜻蜓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光明日报南京6月15日电(郑晋鸣、徐晓阳):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海春领衔的“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在我国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发现一枚距今2亿年的三叠纪大型原蜻蜓目化石,是我国目前已知的第二大蜻蜓类化石。

“这块化石的发现让科学家找到了一个新的远古蜻蜓,也是目前为止,我国在2亿年前这个时间段发现的最大蜻蜓。”张海春告诉记者,此次新发现的这类原始蜻蜓属于蜻蜓总目下的原蜻蜓目,翅展宽度达到210毫米,相当于成年人手掌长度。它的单翅长101至102毫米,仅略小于此前在内蒙古发现的单翅长107.6毫米的赵氏修复蟌蜓,从形态看,它的翅膀拥有独特而古老的脉络,是一种新的远古蜻蜓。

张海春说,由于蜻蜓化石保存非常困难,和之前发现的蜻蜓化石一样,只有翅膀部分得以相对完整地保留。“可以看出,它的翅膀尤为细长,翅膀上的纵脉特化,横脉非常密集。这种独特的翅脉系统,让科学界建立了一个新科:中国三叠蜓科。”该团队成员、香港大学博士研究生郑大燃告诉记者,团队将这种新发现的原始蜻蜓命名为林氏中国三叠蜓,以纪念中国著名古昆虫学家林启彬。

“林氏中国三叠蜓所属的原蜻蜓目支系,代表了古生代巨型蜻蜓和现代蜻蜓的形态学‘链接’。”张海春介绍,从3亿多年前诞生起,蜻蜓总目昆虫总体上经历了体型由大到小的变化。目前发现个头最大的古生代“巨蜻蜓”,翅展最大达710毫米,生活在距今2.8亿年前的早二叠世,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昆虫。但随着大气含氧量的降低,以及翼龙、鸟类、蝙蝠等捕食动物陆续出现,灵活性欠佳的巨型蜻蜓逐渐灭绝。现生蜻蜓多数翅展在30至90毫米之间。

该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已正式发表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上。《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6日 06版)

相关报道:准噶尔盆地发现三叠纪大型原蜻蜓目化石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二叠纪末期的生态危机造成了三叠纪初期昆虫多样性和丰度的急剧降低,直到中-晚三叠世昆虫才走出低迷,进入辐射期。昆虫纲蜻蜓总目受二叠纪末和三叠纪末灭绝事件的影响尤为明显,其中的原蜻蜓目出现于晚古生代晚期,在中-晚三叠世进入辐射期,但于三叠纪末灭绝。原蜻蜓目的Triadophlebiomorpha支系代表了古生代巨型蜻蜓和现代蜻蜓的形态学“链接”,然而关于该支系的身体结构和生物古地理研究较少。

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海春研究员主导的“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对陆相三叠系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考察和化石采集工作,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发现了一些新的昆虫化石产地和大量昆虫化石,对这些昆虫群的系统研究将有助于恢复三叠纪昆虫的复苏和辐射过程以及追溯部分现生昆虫类群的起源。

最近,该团队成员、香港大学博士研究生郑大燃等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深底沟剖面上三叠统白碱滩组发现了一枚保存较好的大型原蜻蜓目化石,因其具有独特的翅脉系统建立了一个新科:中国三叠蜓科(Sinotriadophlebiidae fam. nov.),归属于Triadophlebiida支系。我国中生代陆相地层虽已发现大量蜻蜓类化石,但多产自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属于蜻蜓目;仅在陕西铜川中-上三叠统铜川组由该团队发现了一枚破碎的原蜻蜓目化石。该新科化石是我国第二枚中生代原蜻蜓目和三叠纪蜻蜓总目化石,同时也是我国中生代目前已知的第二大蜻蜓类化石(单翅长101–102 mm),略小于内蒙中-晚侏罗世的赵氏修复蟌蜓(前翅长107.6 mm)。

深底沟剖面白碱滩组发现了大量的昆虫、哈萨克虫、鱼、植物和孢粉化石。白碱滩组孢粉植物群主要继承了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上段的孢粉植物群特征,与上三叠统郝家沟组孢粉植物群接近。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白碱滩组与盆地南缘和东缘的黄山街组(Carnian期)至郝家沟组(Norian–Rhaetian期)可以对比,因而白碱滩组时代为Carnian–Rhaetian期。Triadophlebiida支系中除中国三叠蜓科以外的其他类群仅记录于吉尔吉斯斯坦的Madygen组(Ladinian–Carnian期)。本研究表明深底沟的新昆虫群时代可能为Carnian期,与Madygen昆虫群存在密切的联系。

本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香港大学基金资助。 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英国Nature出版集团Scientific Reports上。

论文信息:Zheng, D.R., Nel, A., Wang, H., Wang, B., Jarzembowski, E.A., Chang, S.-C., Zhang, H.C., 2017. The first Late Triassic Chinese triadophlebiomorphan (Insecta: Odonatoptera): bi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Scientific Reports, doi:10.1038/s41598-017-01710-7.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蜻蜓 准噶尔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