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然博物馆推出“恐龙时代的小精灵——昆虫化石展”

广西自然博物馆推出“恐龙时代的小精灵——昆虫化石展”

广西自然博物馆推出“恐龙时代的小精灵——昆虫化石展”

(中国化石网报道)据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陈蕾):昆虫是当今动物界最为繁盛的一个类群。在中生代,它们曾是恐龙的邻居,拥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就连地球历史上的几次生物大灭绝都没有摧毁它们。今年国庆期间,广西自然博物馆推出的“恐龙时代的小精灵——昆虫化石展”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展览通过古老的化石讲述神奇的生命演化,展期将延续至10月28日。

此次展览是广西自然博物馆与北京自然博物馆首次开展合作交流展,共展出439件标本,406件化石,33件现生标本。作为记录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的直接物证,一件件化石向观众展示了昆虫是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尤其是众多古生物类群曾经的繁荣。

在自然博物馆里,新推出的化石展引得孩子们兴奋地围在展柜前,边看边叽叽喳喳地分享新发现。而大家最感兴趣的话题莫过于如何在野外采集昆虫化石。其实,野外采集昆虫化石并不容易,除了要艰苦地跋山涉水,还要有适当的野外装备。透过讲解员的讲解,大家知道了在页岩和灰岩等沉积岩露头的地方较容易发现化石,尤其页岩是寻找昆虫化石比较理想的场所。

此外,采集的化石标本要及时清理,每件化石都要贴上标签、编号,做好与之相对应的卡片索引。标签或卡片上应注明化石名称和岩组底层、产地、采集日期等,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准确信息,并让更多的人能够透过化石了解几亿年前的世界。

科普小百科

昆虫界的高手们

昆虫最早出现于4亿年前的泥盆纪中期,一开始没有翅。到了3亿年前的石炭纪时期,许多昆虫长出了翅,比鸟类提早了1.5亿年的时间飞向天空。如今,昆虫仍然像它们的祖先一样,在天空、湖泊、陆地等众多领域繁衍生息。除了是世界上最早会飞的动物,不同的昆虫种类均拥有各自的特殊技能,可谓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1.迷你建筑师——毛翅目

毛翅目因身体和翅面多毛而得名,又因成虫外形像蛾类,俗称石蛾。昆虫学家通常认为,石蛾是蛾和蝴蝶的祖先。最早的毛翅目化石发现于二叠纪早期(距今约2.8亿年)。毛翅目的幼虫叫石蚕,拥有巧夺天工的建筑技术,能以各种材料建造出形状奇异、精巧别致的移动小房子。

2.水质检验员——襀翅目

襀翅的意思是“折叠的翅”。襀翅目昆虫通称为石蝇,是一类水生昆虫,最早出现于早二叠世(距今约2.6亿年)。石蝇的前胸为方形,静止时它的翅呈折扇状,平叠于胸腹背面。由于石蝇在水边生活,对水体污染非常敏感,因此它们成了小溪和河流水质的指示昆虫。

3.跳高界冠军——同翅目

同翅目因其前翅质地相同而得名。同翅目种类繁多,最古老的同翅目昆虫出现在早二叠世(距今约2.75亿年)。同翅目家族中的沫蝉已经取代跳蚤成为自然界新的跳高冠军。身长6毫米的沫蝉跳跃高度可超过70厘米,相当于一个人跳到200层楼的高度。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昆虫 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