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柿子滩旧石器遗址蚌饰品制作工艺

山西柿子滩遗址出土的蚌制品和鸵鸟蛋壳制品:1.S12A地点蚌饰品;2.S9地点蚌饰品;3.S9地点鸵鸟蛋壳;4.S29地点蚌饰品(宋艳花供图)

旧石器时代出土的蚌饰品零星分散、数量有限,目前国内、外很少有人对它们进行专门研究,尤其是其制作工艺。国内对蚌饰品穿孔技术研究的唯一的实践是20世纪90年代对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出土的穿孔蚌壳的实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山西大学考古系讲师宋艳花及其合作者对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不同地点的不同地层中出土的较为丰富的蚌制品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力求了解其蚌饰品的制作工艺及其技术发展轨迹。2011年最近期的《人类学报》刊发了该项研究成果。

柿子滩遗址位于山西省吉县,分布在黄河支流清水河流域沿河15km范围内的两岸二级阶地上,是中国目前距今2.5—1万年间现存面积较大、堆积较厚、内涵也较为丰富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1980年发现并进行了试掘,2000-2010年又对S14地点、S24地点、S9地点、S29地点和S12地点群等进行了发掘。到目前为止遗址中有3个地点出土有蚌饰品,共8件,其中有穿孔者5件,边缘有磨制痕迹但未穿孔者3件。

考古研究表明,柿子滩遗址的蚌饰品穿孔有“钻孔”和“磨孔”两种形式,存在三套完整的蚌饰品制作程序: 1)直接在完整扇形贝壳铰合部位的顶部磨制成孔;2)蚌片经周边打琢,然后中间钻双孔;3)先将蚌片周边磨光做成长椭圆形或菱形的毛坯,然后在其中长径的一端进行两面钻孔。修整边缘的方法为先打琢修整再磨圆。这种方法类似同层出土的鸵鸟蛋壳钻孔饰品,它是先将蛋壳片周边打琢做成毛坯,再于中心两面钻孔,最后修整边缘形成规整的近似圆形。其中第一种磨孔饰品均选择小型完整的蚌壳个体,顶部磨孔;而后面两种则先从个体较大的蚌壳上截取和制作蚌片,再实施钻孔,钻孔方法为两面对钻,以从内侧钻孔为主。

柿子滩遗址蚌饰品的制作方法出现时间早晚有别,同时也表现出来制作工艺的发展和逐渐进步。这样,目前柿子滩遗址发现的穿孔饰品中,磨孔蚌饰品最早出现在2.5万年前的地层中,而钻孔饰品最早出现于1.9万年左右的地层中,两种饰品一直到1.3—1.2万年前后依然存在。但无论是磨孔还是穿孔技术都表现出来早期穿孔粗大,晚期穿孔细小的总体趋势,反映出穿孔技术水平的进步;而钻孔工具从普通石片到压制而成的细石叶的应用,反映出来时代越晚蚌饰品的生产和制作就越专业化;从钻孔饰品的制作程序上,较早时期的饰品毛坯只是稍加修琢,晚期饰品边缘都经过打磨,形制越加规整。

山西博物院石金鸣研究员说,“蚌饰品是人类特意选用蚌质材料,磨制或穿孔制作而成的,用以穿系佩戴的人体装饰品。因此,蚌饰品的制作工艺研究有助于分析人类饰品制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同遗址之间饰品制作工艺的比较有助于分析不同地区人类艺术行为的差异性变化与人类的文化交流”。

该项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的资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旧石器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