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银山智人遗址

解密银山智人遗址

据合肥日报:银山,位于巢湖市南7.5公里的银屏镇岱山村,是一座海拔不高的小山包,山的四周是连片的水田(俗称“大圩”)。因为靠近巢湖,四周的“圩”地容易受涝,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就群居在银山这座位于大圩中心的高地上。

如今为了保护历史,银山上那个发现20万年前人类化石的山洞已经封存,更多的化石暂时还埋在洞里,由山上的村民负责看守。当年不懂历史的村民们,曾将山洞里的远古化石当成中药和磷肥原料卖给药店和磷肥厂,恰巧被当地文化站工作人员发现,这才引来考古人员的发掘,银山智人终于露出了历史的“冰山一角”。

化石曾被村民误当磷肥卖

银山智人的发现,与当年甲骨文的发掘过程颇为相似。19世纪末,河南安阳的甲骨就是被村民们当成治病的中药“龙骨”来销售,被清末文人王懿荣发现,震惊中外的甲骨文得以发掘,从而传之于后世。上世纪80年代以前,银山智人遗址所在地存有大量动物化石,村民们误将这些化石当成磷肥原料卖给磷肥厂。直到银屏镇文化站一位名叫周少华的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些“黄石头”,他立刻向上级文物部门进行了汇报。由此,银山智人掀开了神秘面纱。

今年8月初,记者找到80岁的村民周年木,在他的带领下,穿过好几户民房,才在半山腰处找到了银山智人遗址。如今,洞口已经被黄土填埋。周年木介绍说:“为了保护洞内化石,所以不允许再开挖。”几番寻觅,周年木在洞口总算找到了一块黄色的石头。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就是这种黄石头,以前村民专门拣拾起来卖给磷肥厂,或者当成中药龙骨卖给药店。”细心察看,周年木指着石头上的白色印迹说,这就是动物骨头化石。

1982年4月、1983年10月和198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里进行了3次发掘,在银山西侧一洞穴堆积中发现一块不完整的人类枕骨、一块附连3枚牙齿的左上颌骨及3枚零星牙齿。根据化石形态特征,应属于早期智人。

洞穴堆积分为4层,人类化石发现于第二层,含大量灰岩角砾的棕红色砂质粘土层,伴出的哺乳化石有中国鬣狗、剑齿象、貘、犀、肿骨鹿等十多种动物化石。在其北侧另有洞穴产出早更新世动物群,包括桑氏短吻鬣狗、巨剑齿虎、豹、长鼻三趾马等。两洞穴的关系目前还不清楚。经测定银山地点伴生的动物骨化石样,银山人年代约在16万至20万年前,但根据对银山地点堆积物中钙板年代的测定,银山人年代应该在30万年前。

古人类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

银山早期智人化石及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是我省继和县猿人化石之后,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该遗址也是长江下游地区唯一一处早期智人化石地点,对研究中国人类起源和环境演化都有着重要意义。1984年,银山智人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住家离洞口最近的周成富,是银山智人遗址的看护人。周成富说,小时候他和小伙伴经常在山洞里捉迷藏,下雨时也经常有人进去躲雨。现在,山洞已被堵上。在洞口,可以看到一块上书“银山智人遗址”的石碑。

当年,从洞穴中出土了一块不完整的人类枕骨、一块附连3枚牙齿的左上颌骨及3枚零星牙齿以及十多种动物化石,随后遗址就没有得到后续开发,周成富和村民自发看护遗址。周成富说:“只要一开门,遗址的洞穴就会进入我的视野,有没有人来过,洞口是否被挖过,我都能发现。”对来此的陌生人,村民们也都会多加注意。

同时,在遗址主洞北侧还发现了一个副洞,那是在1986年的发掘中,在距主洞2米多远的地方发现的。副洞较小,是直接袒露在半山坡上的,洞口周边长满了杂树和一些灌木丛。

周成富指了指自家屋后的一块大石头,好几处动物化石的痕迹清晰可辨,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巨变。

小贴士

行:自驾,从合肥上绕城高速,走合芜高速,下半汤高速路口到巢湖市;也可从合肥滨湖新区沿着环巢湖旅游大道向东行至巢湖市。从半汤路行至巢湖路,沿巢湖路向南到巢无路,从巢无路南下至岱山桥左拐可直达岱山村。乘车,在巢湖市天湖商城公交站点乘坐4路公交车,到银屏镇政府下车。然后,再乘其他交通工具顺着巢无路向南,大约两三公里路程,至岱山桥左拐,即到。(中国化石网)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遗址 银山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