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墨西哥的侏罗纪被子植物果实化石——墨西哥迪尔切果

墨西哥侏罗纪被子植物果实化石的形态及其细节

墨西哥侏罗纪被子植物果实化石的形态及其细节

(化石网报道)据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被子植物是当前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植物群。离开了被子植物,人们就无法生存。被子植物的来源和历史是植物系统学家关注的重点,而想要弄清楚相关问题,离不开化石证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古植物学家都在努力寻找历史上的第一朵花。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员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系统》(Biosis: Biological Systems)上发表论文,报道了来自墨西哥的侏罗纪被子植物果实化石。这是首次在欧亚大陆之外发现早期被子植物化石,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独立研究北美的早期被子植物果实化石。 

新报道的化石被命名为墨西哥迪尔切果Dilcherifructus mexicana gen. et sp. nov。之所以这么命名是因为化石的标本是由早期被子植物研究领域著名学者大卫·迪尔切院士在墨西哥采集的。1968年,年轻的迪尔切随着自己的导师西奥多·德雷佛雅斯院士参加了一次美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的会后考察,其间收集了一些侏罗纪植物化石标本,其中就包括这枚墨西哥迪尔切果的模式标本。2017年,王鑫走访了美国几所科研机构,在佛罗里达自然历史博物馆发现这枚标本并进行了研究。 

该化石出自墨西哥瓦哈卡州特索阿特兰市以南9英里处西莫恩地层的一处露头。化石是嵌在淡黄色粉砂岩中的炭化压型化石。通过相机和立体显微镜研究发现,果实呈圆形,有一个顶端和一个基部的凹陷,长10-13.6毫米,宽10-13毫米;包括一个种子和一个封闭的果皮,果皮表面光滑,种子在果实里面,呈圆形,长约8毫米,宽6-9毫米。顶端凹陷处有一个长76微米、宽30微米的宿存花柱。外果皮的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或矩形,长20-60微米,宽13-38微米。气孔长25微米,宽5.4微米,被大约五个表皮细胞包围,开口方向与邻近的表皮细胞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将其认为是被子植物果实而非种子,主要是因为通常被硬的种皮包裹的种子的瓤是很难在化石中被观察到的;只有其内部的种子比外部包裹层更硬,在压扁时才可以被看到,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被子植物的果实中。 

研究表明化石属于侏罗纪时期,虽然被子植物的起源比其要早得多,但它在北美的出现代表了被子植物在侏罗纪就已经广泛分布。这一信息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被子植物的历史和相关假设。 

相关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原标题:被子植物走向新大陆)

论文信息:Wang Xin, The currently earliest angiosperm fruit from the Jurassic of North America, Biosys: Biological Systems, 2021, 2(4): 416-422, doi:10.37819/biosis.001.04.0160. https://eaapublishing.org/journals/index.php/biosis/article/view/160/229.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被子植物 化石 侏罗纪